美股主动基金罕见战胜指数
2019-11-18 00:00       姚波

从2018年6月至今年6月,投资于美国中小型企业的主动选股者,在与指数追踪者的较量中取得了罕见的胜利,这促使投资界开始反思,市场仍需要主动管理的投资者,他们仍在为我们赚钱,尤其在市场表现不佳的时候,更能凸现主动管理能力的可贵。

近年来,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寻找交易所交易基金等投资工具,以获得廉价、被动的投资方式,他们的理解是,一旦计入费用,主动型基金经理的表现始终落后于基准。EPFR Global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投资于美国股市的被动型共同基金和ETF获得了1万亿美元的投资者净流入,而主动型基金则流出了1.5万亿美元。

但标准普尔全球数据显示,在截至今年6月底的12个月里,60%的主动管理型中小市值股票基金的业绩,好于扣除费用后的基准指数,同时其业绩也较近10年平均水平仅为3%的收益出现了大幅上升。这些数据来自标普指数对指数和主动管理指数的对比指数,它是被市场广泛关注的主动和被动基金之争的晴雨表。与此同时,56%的主动管理中型股基金同期表现好于基准,而这类产品过去10年平均收益为9%。

在主动型基金经理表现突出之际,又恰好是中小型股票表现不佳的时期,这强化了这样一种观点:在一个不断下跌的市场,积极主动投资比电脑驱动的被动基金做得更好。 截至6月的一年中,标普600小型股指数下跌4.9%,中型股上涨1.4%,远低于标普500指数同期10%的回报率。

一种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小型股基金增持了中型股,而中型股基金增持了大型股以提高回报,所谓的“主题漂移”所造成的假象。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与大盘股相比,由于更少的分析师关注中小盘股的财务数据,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超越大盘股的机会。2008年,巴菲特曾用50万美元作为赌注,与门徒合伙企业立下十年赌约:“任何一名职业投资人可选择至少5只对冲基金,在这段很长的时间内,职业投资人选择对冲基金的表现会落后于只收取象征性费用的标普500指数基金的表现”。

这场备受瞩目的赌局十年过后,尘埃落定,巴菲特赢了100万美金,或许在下一个十年,主动基金能够谱写另一个故事。

相关推荐

成也激进败也激进 绩优小私募业绩持续性存疑

2019-01-07

主动权益新基金年内平均收益7.6%

2019-09-16

主动量化基金年内业绩首尾相差超70%

2019-10-14

医药主题基金表现抢眼

2019-10-21

爆款基金深层次解密:市场在奖励追求长期业绩的公司

2019-10-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