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盘行情走出“V”型反转,投资者对权益市场的热情正在逐步回暖,发行端也一扫之前的冷遇,新基金正紧锣密鼓排队“上架”。不过,在今年以来成立的八百多只新发基金中,竟然没有一只是灵活配置型基金。前几年还是机构扎堆发行的品种,今年年内却是零新发,“灵活配置”怎么了?
券商中国记者经采访后发现,由于产品设计中灵活配置基金的仓位配置过于灵活,会使产品定位产生模糊,往往令投资者难以把握。此外,由于前几年的“野蛮生长”,灵活配置型基金的持营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成为了近年来基金清盘的主角。随着基金市场的不断规范,明确的风险收益特征将会成为基金发行的“硬指标”。
在基金交流社区,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经常遭到基金持有人对投资风格与基金名称不一致的质疑。一类持有人认为灵活配置型基金不够灵活——“基金的名字叫‘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能不能发挥一下‘灵活配置’啊!”、“一直重仓一个行业,压根就没有灵活配置”。另一些持有人则恰恰相反,认为手中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太灵活——“前段时间买的时候还是偏权益的,怎么一下变债基了,怪不得最近都不跟着涨了。”
事实上,灵活配置基金指的并不是对行业和个股的“灵活配置”,而是对仓位的“灵活配置”。灵活配置基金是混合型基金的二级分类,市场通常将基金产品名称中带有“灵活配置”和产品招募书中股票仓位在0-95%之间的基金定位为“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由于股票仓位的调节范围较大,一只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可以在权益基金和债券基金之间来回切换,这类产品时常因投资风格不明确、不稳定而引发关注。
灵活配置基金是基金市场中不容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Wind数据显示,基金产品表述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范围在0-95%之间的基金合计逾1200只,基金全称中有“灵活配置”的基金合计有1300多只。除了产品数量众多,不少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的业绩表现也不错,如今年以来主动权益排名前二的基金、2021年主动权益排名2-5名的基金均属于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
不少公募基金行业人士也认为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对市场造成了较大混乱与干扰。“该类产品在基金招募书中有很多表述不清晰的地方,如仓位在0~95%之间调整的依据是什么?定位不明确,名称也极易引发误解。”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一位基金评价人士表示,灵活配置型的主要问题就是产品设计的股票仓位太灵活了,它的仓位在0到95%之间变动,对于持有人来说,你并不知道某时某刻基金经理的仓位在什么水平。在实操过程中,这一方面给监管的监督工作带来了不便,另一方面也使投资者难以把握,投资者对产品的预期容易和实际情况相背离。比如,一名投资者以获取高收益为目标,抱着买入权益基金的心态买入了一只灵活配置型基金,基金经理却在后续的某个时点大幅降低了权益仓位,配置了更多的债券标的。对于基金经理来说,这是或许是出于防范市场风险的考虑,但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个产品和他原来的预设就不太一样。
“不仅如此,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业绩基准不同、仓位波动较大,在分类评级时,这类基金如何分类,一直也都有争议,没有统一的标准”。她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曾在2015年至2016年间“野蛮生长”,扎堆发行,虽然监管早在2018年就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规范,但是目前已形成了巨大存量市场,好在市场在逐渐自我纠正。
目前市场上“灵活配置混合型迷你基金”不在少数,Wind数据显示,有超过2000只基金的规模不足2亿元,而灵活配置混合型是数量最多的类型,合计有569只,占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总数量的近四成。
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也成为了近年来基金清盘的主角,今年以来,已经有20只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宣布清盘,占比17%。2017年至2021年,分别有24只、193只、37只、16只和46只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宣布清盘。2018年,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的清盘数量占当年清盘基金总数量的比例一度高达45%。
不过,更多的公募基金仍希望在能力范围内,尽力去“保壳”。一位基金从业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除了清盘,基金公司往往通过修改基金合同、调整基金经理等方式拯救这类“迷你基金”。比如今年二季度,几只灵活配置混合型“迷你基金”的基金经理更换成有市场有号召力的基金经理后,基金份额较上一期翻了几十倍。
此外,也有税务从业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一些空仓的迷你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也可能被用来避税。“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几乎是市场上唯一可以零仓位运作的公募基金产品,资金在基金产品宣布分红前买入基金,分红部分就可以免税。”
对此,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王桦宇律师认为,现行税收政策对不同类别的基金实施了一定的差异化政策。比如,公募基金等特定基金在一些非保本业务上因为不具有利息或利息的特性,而在增值税存在优惠政策;同时,国家对投资者从证券投资基金分配中取得收入等情形,也会有一些暂不征税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在商业逻辑选择上选择了某种基金交易安排,并附随性地产生了节省税负的后果,此种情形下不属于税法上应予调整的业务事项。如果基金设立、运行或者特定交易本身的主要目的是基于税务考虑特别是避税因素,则此种避税可能会受到税务机关的关注,甚至可能会产生纳税调整的可能。
近期,公募基金发行回暖,新基金发行速度有所加快。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已有102只新基金定档在8月发行,同时,也有多家基金公司宣布旗下新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全年来看,2022年合计新成立870只基金,发行份额共8715.43亿份,其中以偏股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居多。
值得注意的是,占据市场份额较大的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年内竟无一只新基金发行。一般而言,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被归类为权益基金,Wind数据显示,处于运作期的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数量合计超1500只,数量占权益基金近三分之一,总资产净值高达1.53万亿,是权益基金中重要的一部分。
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发行停滞不前,而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规模却在持续高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合计有250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和174只股票型基金成立,这2个类型的基金总数量双双突破1900只,今年均有望超过2000只。
实际上,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被冷落的端倪早已显现。2019年至2021年,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发行数量已经开始锐减,分别只有51只、55只和29只新基金成立,在此之前,2017年和2018年分别有288只和182只灵活配置混合型新基金成立。
对此,沪上一位公募产品部人士表示,现在监管鼓励基金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明确,投资风格不漂移。灵活配置的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定位有些模糊,所以不怎么获批。上述基金评价人士也表示,现在监管部门有要求,基金产品的风格要清晰。这里的风格清晰与否,指的并不是行业主题方面的分类,而是仓位方面的分类,即基金主投的到底是哪个类型的资产。“从基金评价的角度,更清晰的分类也有助于我们筛选出同一风格下的优秀产品,毕竟不同资产承担的风险和预期收益的差别是很大的。”
一位基金销售人士表示,“对于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现在已经不怎么将‘灵活配置’作为宣传的重点,关于产品仓位的描述主要根据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进行区别对待”。
不仅如此,监管层面也希望通过加强对“灵活配置”型新发基金的规范,加强产品的工具属性,给投资者更好的预期。最近一年,“灵活配置”的字样已经不再出现在新发基金产品的名称中。
以今年1月发行的一只一年定开式基金为例,该基金在产品招募书中表示,股票资产(含存托凭证)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30%-80%。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在最初申报时,名称中有“灵活配置”,获批后,产品名称中已无“灵活配置”几个字。
除了名称规范,监管也要求新发的基金产品明确股票仓位比例,如去年获批的多只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都在产品招募书中明确了股票仓位变动的依据。一只产品在招募书中提到,本基金股票及存托凭证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范围为0-95%,本基金将基于国内外宏观经济、货币政策、资本市场环境等因素,主动判断市场时机,对股票资产进行积极灵活配置。具体而言,将根据股票市场估值水平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变化趋势来决定股票资产的配置比例,如(1)沪深300指数的风险溢价水平处于过去十年的后20%分位,同时未来一年A股上市公司(除金融石化行业)平均预测盈利增速能够提高,股票资产及存托凭证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50%-95%;(2)沪深300指数的风险溢价水平处于过去十年的前20%分位,同时未来一年A股上市公司(除金融石化行业)平均预测盈利增速将出现下滑,股票资产及存托凭证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45%;(3)除上述两种情况以外,基金股票资产及存托凭证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40%-90%(不含40%),本阶段本基金股票资产配置的重点是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
2022-08-15 09: 56
2022-08-15 09: 52
2022-08-13 00: 18
2022-08-11 08: 26
2022-08-11 10: 34
2022-08-11 09: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