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投资顺风顺水的私募大佬葛卫东,在今年三季度再落一子。
三季报显示,葛卫东出手买进高镍正极材料龙头容百科技,持有464.42万股,期末持股市值达到了3.91亿元,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尽管该股今年跌幅达到33%左右,但为何私募大佬敢于出手,我们一起来看看。
10月20日晚间,科创板公司容百科技披露了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8亿元,同比增长208.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8亿元,同比增长67.32%;扣非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94.26%;还有,基本每股收益为2.05元。
公司表示,新能源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与动力电池持续景气,下游需求旺盛,公司订单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随着公司新建产能逐步释放,产销量较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叠加售价提升,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净利润方面,公司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通过持续加强供应链建设及提升生产运营能力,实现盈利能力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容百科技在第三季度出货量环比增长30%以上,市占率保持行业首位;9月出货量超过11000吨,其成为全球首家单月销量破万吨的三元正极材料企业。前三季度,全球三元出货占比超过磷酸铁锂,公司坚定看好高镍路线,高镍将会成为动力电池最主流的材料。
但是基金君也留意到,容百科技在今年第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为1.82亿元,同比下降超20%,也是近两年来单季度盈利首次出现下降。
公司解释,第三季度受镍钴锂原料价格波动及客户库存政策调整等偶发性因素,影响盈利。四季度,下游市场进一步延续旺盛需求,预计高镍正极销量环比增长约60%,单吨盈利将恢复至前三季度的平均水平,公司在高镍方向积极的产能布局得到了市场的有效验证。
葛卫东出手加仓近4亿元
容百科技今年股价跌33%
从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来看,私募大佬葛卫东首次现身容百科技的股东榜,持有464.42万股,占流通A股比例1.66%,期末持股市值达到了3.91亿元,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同时,华夏、易方达、创金合信旗下公募基金、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北向资金)也增持了容百科技。
从股价表现来看,容百科技在今年三季度股价先是一度冲高至168元/股的高位,此后出现大幅调整,到季末跌至84元/股附近,或许葛卫东是在股价震荡之际积极出手的。
截止10月21日收盘,容百科技报收77.70元/股,最新总市值为350亿元。整体来看,该股今年走势如过山车,10月14日一度创出年内新低,跌至68.33元/股,近期有所反弹,今年总体的跌幅达到了32.62%。
葛卫东在期货圈是名副其实的大佬级人物,他以期货投资起家,做得非常成功,人称“东邪”,他现任上海混沌投资董事长,2021年公布的胡润百富榜显示,葛卫东以225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榜单第296位。近年来,50多岁的葛卫东将更多精力转向股票二级市场,积极布局新能源、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云计算、新消费等新兴成长赛道的上市公司。
葛卫东这两年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让他赚得盆满钵满,包括挖掘了全球锂电负极材料龙头贝特瑞,曾经多个季度持有新能源锂电材料的盛新锂能。
容百科技布局下一代新产品
据了解,宁波容百科技是新能源材料行业的一家公司,专业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9年7月22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是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之一。公司已同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天津力神、孚能科技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国内外主流动力电池厂商提供产品性能稳定、制备技术成熟的三元正极材料。
尽管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但容百科技表示,四季度,下游市场进一步延续旺盛需求,预计高镍正极销量环比增长约 60%,公司在高镍方向积极的产能布局得到了市场的有效验证。随着公司原材料结算价格趋于稳定,产能逐步释放,预计四季度单吨盈利将恢复至前三季度的平均水平。
容百科技也称,坚定看好高镍路线,一方面高镍产品可以技术升级到超高镍材料,另一方面高镍材料在下一代固态、半固态等新型电池中会继续得到广泛应用,高镍材料将会是全球动力电池主流材料。
同时,公司也认为,锰铁锂是磷酸铁锂的下一代升级产品,兼顾较高能量密度和较低成本的优势,未来有望替代磷酸铁锂在动力电池市场中50%以上份额。公司目前是全球唯一一家实现锰铁锂大规模量产的企业,产能扩建和动力客户开发进展显著。
另外,高锂价背景下,公司推出战略级新品——钠电正极材料,钠电产业化将会对锂供应链产生冲击。作为新型电池材料,钠电材料的盈利能力相较传统材料有显著提升。公司钠电正极材料综合开发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全面布局了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白及聚阴离子三个技术方向,并已与几十余家下游客户完成送样验证。公司从高镍龙头升级成为平台化、集团化的正极材料综合供应商,应用领域涵盖高中低端动力、小动力、储能以及数码市场,供应链管理能力将逐步增强,在产业链上拥有更强的话语权。
此外,容百科技的国际化战略快速推进,目前新能源车在欧洲和北美的渗透率远低于国内。公司在韩国布局正极产能,产品出口欧美市场享受零关税政策,韩国基地产能稀缺性优势突显。正极材料行业将从分散逐步走向集中,公司同步推动国内国际市场快速发展,将拥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2022-10-21 22: 18
2022-10-21 22: 00
2022-10-21 17: 43
2022-10-21 16: 39
2022-10-20 10: 11
2022-10-20 1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