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2023年展望:权益市场或将“满血复苏”

吴君、任子青 2023-01-09 08:29

2023年A股“开门红”,其中,沪指实现四连阳,周涨幅达2.21%。展望新的一年,不少私募都对经济复苏充满信心,并认为尽管短期仍有压力,但政策方面积极进取,助力实现稳增长。此外,在私募看来,今年权益市场投资大有可为,股市或将呈现显著的结构性机会,后市重点关注内需重启带来的消费、医药等低估值板块机会,以及先进制造、新能源等长期方向。

看好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

“2022年,受疫情、俄乌战争、通货膨胀、美联储加息等多重因素影响,股市遭遇重大冲击,不仅沪深主板、创业板、科创板满盘皆墨,除煤炭外的其他各板块也悉数下跌,投资者承受不小损失。2023年,宏观经济环境总体将好转。”

紫阁投资表示,“受通胀及加息影响,欧美经济今年面临衰退风险,我们面对的外部宏观环境承压,出口增速可能下滑。但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人流、物流、商流恢复,经济活力有望重启。去年底,针对稳地产连放三支箭,加上一系列稳内需、新基建政策,市场普遍预期今年GDP增速将回升至5%左右。”

明世伙伴基金总经理郑晓秋分析,今年中国将开启经济复苏之路,但过程可能一波三折,复苏最大驱动力源于内需。一是疫情防控政策转向后,两三个月内消费会有比较明显、快速的复苏,同时服务业、商品的通胀也会逐步抬升;二是政策加码,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高层对于今年经济增长的困难进行客观定调,对稳增长给予相对积极的定位,财政政策将发挥重要作用,货币政策也会保持相对宽松基调。但今年外部主要经济体大概率会陷入衰退,会在外需方面制约国内经济复苏的高度和节奏。另外,内需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为居民收入下滑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很难在短时间内修复到疫情前水平。“对于复苏的节奏,我们认为,年初还处于政策效果的积累期,由于2022年二季度基数较低,上半年复苏的斜率会比较快。今年下半年才是真正考验复苏成色的时点,全球经济是否会进入衰退及地产能否触底反弹,都需要关注。”

睿亿投资研究总监熊林表示,2023年整体经济环境转向积极有利的局面。一方面,随着第一波感染高峰过后,居民逐步康复,经济社会活动将回归正常,有利于生产和消费活动的恢复;另一方面,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家逐步加大地产和消费政策支持力度,预计地产投融资和销售等数据将企稳改善,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同时,互联网平台经济、教育、医疗等政策方向正逐步转向。“从海外来看,进入2023年,预计全球通胀水平将逐步回落,同时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但全球经济衰退概率上升,中国经济有望在全球整体衰退环境中实现逆势稳增长,人民币也有望从持续贬值转变为持续升值。”

鹤禧投资称,今年宏观经济压力较大,尤其是在欧美大概率陷入衰退的背景下,高基数下的出口压力尤其大,参考海外情况,消费的恢复程度不容乐观;而地产相关投资,2月开始有望在基数效应下有所好转,但最终还要看需求端恢复的情况。

致顺投资则认为,虽然今年国内宏观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但也要看到,今年经济工作总基调是积极进取的,扩张取向的宏观政策环境是提振信心的必要条件,因此,今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总的来说,2023年不仅是提振信心、开启信心之年,也可视为中国经济新一轮周期的起点。”

今年权益市场投资大有可为

对于今年的市场走势,不少私募保持相对乐观,认为随着利空因素出现反转,市场信心将逐步恢复,并呈现显著的结构性机会。

“近期地产金融政策出现显著回暖信号,信贷、债券、股权三箭齐发,在保交楼、保需求、保主体的大环境下,房地产市场将逐步从底部回升;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逐步回归正常,经济修复动能进一步增强。”相聚资本表示,2023年市场将有望扭转过去一年的颓势,重新踏上“满血复苏”的上涨之路,市场整体的Beta收益叠加选股的Alpha收益,让2023年权益市场投资大有可为。

熊林认为,今年整体市场机会大于风险,随着国内宏观经济逐步复苏,资本市场信心也将逐步恢复,当前整体估值水平仍然较低,有很大修复空间,但也需要预防疫情反复导致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以及海外滞涨压力超预期的可能性。接下来主要关注:一是国内疫情进展,以及居民康复后的消费意愿和出行活动情况;二是国内宏观政策持续落地,包括对消费、地产和民营经济等刺激鼓励政策;三是海外通胀和美联储加息进展,以及海外宏观经济状况。

关于A股市场可能出现的主线,郑晓秋分析,首先,参考2012年的情况,当年在价值蓝筹暴动后,开启了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超级牛市,在今年也有可能出现。成长投资方向比较关注科创板的机会;其次,在经济回暖背景下,价值投资方向主要是与央国企估值重构相关机会。此外,还有一类投资主线是周期领域,目前大部分品类的周期品种处于供给失去弹性的状态,库存水平处在极低位置,低库存是最大的安全边际。“我们认为,今年的市场仍以结构性特征为主。从节奏上看,在上半年尤其一季度经济不太好的状态下,成长股或有主要的表现窗口,后续随着经济变化,迎来包括周期及央国企估值重构的契机。”

但也有私募提醒,需要关注潜在风险。鹤禧投资称,从历史看,出口下行、经济周期复苏初期,A股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尤其是中美经济周期错位、国内疫情防控和地产政策大幅调整的背景下,今年有望迎来外资的明显流入,H股优势更大。但也要关注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低于预期,以及新型且有较大破坏力的毒株等风险。

紫阁投资表示,今年宏观经济总体将触底反弹,货币政策保持宽松,财政政策强调加力提效,市场面临的流动性环境较好,且估值水平处于历史较低位置。相对而言,更加关注刺激内需和恢复信心政策的力度与效果,这是今年市场的主要矛盾。另外,投资风险主要在于针对消费、地产的刺激政策效果不足,企业和居民信心恢复不够,以及新冠病毒会否发生变异。

从风险的角度,郑晓秋称,宏观流动性宽松的时间长度已经累积较长,需要紧盯今年宏观流动性的变化是否会出现边际和方向性的变化。触发的因素是经济复苏、通胀水平,海外资金流动性的变化。另外需要关注风险偏好的变化,今年全球经济衰退大背景,可能会拖累全球风险偏好。

致顺投资认为,首先,未来政策、宏观环境对市场的影响作用会远超过去,重点关注财政政策方面的积极程度、加力提效的具体措施,同时也关注货币政策如何稳健和精准有力,如何在总量和结构性方面都发挥效能。

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

重点布局消费、新能源、医药等

投资布局方面,私募普遍看好消费、新能源、医药等板块的机会。

熊林认为,未来一年,随着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积极,市场信心将逐步恢复,有望实现估值修复。当前在投资操作上,仍以持股为主,维持中高仓位,配置思路主要集中在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领域,重点关注港股和顺周期方向,同时新能源赛道由于经历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也逐步跌出了比较好的机会。

“很多影响因素在今年都发生了方向性变化,因此,对今年的市场充满期待。保守来看,今年市场会是结构性的复苏牛。”郑晓秋表示,基于对今年初市场相对乐观的判断,近期公司产品整体保持中等偏上仓位。在配置思路上,仍保持均衡布局,短期而言,宏观稳增长、疫情修复等方向是重点,同时也会对高质量发展的国家安全、自主可控等方向做适当布局。主要看好医药、广义安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高端制造等五个领域。

致顺投资认为,今年市场将呈现显著的结构性机会,近期组合仓位保持高位。疫后复苏的消费板块确定性最强,因为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存在向长期趋势修复的内生性动力。另外受产业政策环境的支持鼓励,企业的资本开支、设备更新换代、技术升级等需求也将明显释放。因此,将重点关注与疫后复苏相关的餐饮旅游消费,与居住改善相关的家居家装消费,与经济复苏相关的银行、建材、交运和上游大宗品等投资机会。

相聚资本表示,鉴于对春季行情的看好及未来一年整体乐观判断,投资中将以非常积极的仓位来应对。此外,考虑到未来可能是价值和成长交互演绎的行情,配置中既会有“新半军”等成长股,也会加入与经济相关的消费板块,进行均衡配置。“在近一段时间的调整后,高端制造的估值已经来到合理位置,从中长期看已具备一定的成长空间,看好新能源光伏、电动车产业链中的锂电池、海风以及军工板块。另外,医药板块在2023年始终有机会,短期看好医疗器械的投资机会,医疗服务也具有恢复性行情的可能。”

鹤禧投资对今年的市场也比较乐观。该机构表示,过去两年盛行的景气度投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更多是产业链深度研究时代,而在大消费等领域,需要把握结构性成长的机会。当前会偏均衡一些,除了海风、大储等高端制造业中的个别环节,也看好港股、免税和医药。在仓位方面,作为专注成长股投资的机构,当前持仓偏成长,但考虑到市场整体还是存量博弈,成长股的筹码结构并不好,仓位保持在五六成。

紫阁投资表示, 2023年的主要矛盾是一切都在变好,而股指所处的位置低于2022年初期,因此,应该摆脱“伤疤效应”,以积极心态把握市场机会。目前保持中高仓位水平,配置方面主要考虑经济复苏和估值具备吸引力等因素。一是关注内需重启、经济回升带给消费、医药、低估值板块的机会;二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能源车、科技硬件等领域的长期机会。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