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修订发布了《基金从业人员管理规则》(以下简称《管理规则》)及配套规则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投资管理人员注册登记规则》(以下简称《注册登记规则》),进一步规范基金从业人员执业行为,提高基金从业人员的合规意识和职业操守。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两项自律规则将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透明度,整肃从业队伍,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基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从业人员自律管理
促进基金行业良性发展
近日,中基协修订发布的两项重磅自律规则引发行业关注。
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林认为,这两项自律规则的出台都是对基金从业人员自律管理的进一步加强,有利于夯实行业机构对人员资格管理的主体职责,提高行业人员的专业水准和管理透明度,以促进行业机构的合规稳健运行以及基金行业健康、透明和可持续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
基金行业是人力资源密集型行业,人员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对行业的发展有直接影响。重阳投资总裁汤进喜认为,这次修订从业人员管理规则及配套规则,一是明确了从业人员的范围,拓展了从业资格取得的途径,方便了行业机构对人才的管理;二是压实了行业机构的主体责任;三是进一步加强对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方面的要求。
明世伙伴基金表示,对从业人员加强自律管理,不仅从行为规范方面进行了把控,也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行业门槛。因此,自律规则的出台有利于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投资者信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基金业协会发布重磅自律规则,对整个基金行业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也对一些行为不端的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格上富信产品总监崔波表示。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洪蛟认为,新规进一步要求基金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提高专业素质、防范道德风险,在人员任职、人员流动和信息公示等环节的自律管理,进一步规范其执业行为,有利于基金资管行业形成“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促进基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金诚同达(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高毅超认为,通过加强基金从业人员自律管理,规范基金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可以进一步提高基金从业人员的合规意识和职业操守,促进基金行业良性发展。
明确六项禁止性行为要求
丰富从业资格取得方式
《管理规则》修改完善的内容主要包括压实机构的从业人员管理主体责任、明确从业人员的禁止性行为要求、强化自律约束机制。其中,第三十条明确了从业人员不得有的六项禁止性行为要求,引发广泛关注。
崔波表示,六项禁止行为主要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上的强约束,禁止不公平对待投资者、禁止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禁止编造虚假信息、禁止干扰监督管理、禁止奢靡炫富、禁止违背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都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周林说,六项禁止性行为是重点新增内容之一,此前,中基协曾在2023年4月发布的《公募基金行业文化建设自律公约》中对公募基金行业提出类似要求,本次将其上升为行业自律规则,适用范围从公募基金行业扩大至包括私募基金在内的整个基金行业。
“与2022年版《管理规则》相比,本次修订明确了六项从业人员的禁止性行为要求,将行业自律公约上升为行业自律规则,引导从业人员加强自身文化道德建设、履行社会责任、遵从社会公德。”深圳卓德投资总经理周英龙表示。
高毅超认为,六项禁止性行为要求不仅再次强调从业人员应当守住法律法规的底线,还对其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提出更高要求,规范、引导从业机构和人员回归本心,以长远眼光做有利于投资者和基金行业的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除了六项禁止性行为外,《管理规则》还结合行业实际丰富了从业资格取得方式,为境内外基金专业人才合规从业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强化了自律约束机制,充分发挥自律管理措施和纪律处分的引导、威慑作用,对违规人员的追责做到一追到底。
《注册登记规则》明确规定基金经理不得随意离职。周林认为,这一规定则有助于保障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合法权益,稳定基金管理团队,避免投资者利益受到不必要的波动影响,有助于构建更加稳健、透明和可靠的行业环境。
“近年来,基金行业人才加速流动,随意离职、一走了之的情况时有发生,降低了行业公信力。”高毅超表示,《注册登记规则》适用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中的投资管理人员,但私募基金应当以此为鉴,规范自身行为。
2023-12-04 07: 31
2023-12-03 16: 10
2023-12-03 15: 45
2023-12-03 17: 26
2023-12-03 17: 51
2023-12-03 19: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