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非常魔幻,面对越发难以捕捉的潮汐变化,没有人再能信誓旦旦地给出正确答案。
正如瑞·达利欧在《原则》中所说,“最重要的事并不是预知未来,而是知道在每一个时间点上如何针对可获得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回应。”对于最迫切希望看清未来方向的年轻人,在被变幻不定的趋势大潮裹挟着往前走时,更需要找到闯过人生成长关卡的“密钥”。
近日,在“投给你想要的未来—嘉实基金秋季校招清华专场宣讲会”上,嘉实基金董事长赵学军博士结合自身经历,就年轻人关心的成长路径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话题与清华学子做了面对面的分享。在赵学军博士眼中,年轻人走向未来,更决定未来的走向。
以下内容是我们对赵学军博士演讲的提炼整理,以飨读者。收获完整版成长建议,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看视频。
做一名既会绘制蓝图 又能下生产线的工程师
每个人的成长路径都不太一样,而成长路径上的选择决定我们面对世界的方式。我本科学电子工程,工程师出身,工程师的特点是什么呢?第一,做任何事情要有蓝图。第二,绘制好蓝图后,还能下到生产线,做好每一个“螺丝钉”,管控工程的品质。“知行合一”的工程师特点深刻地烙印在我做事的底层逻辑上。走路的姿态,会决定一个人前进的方向。
在成为工程师后,从做外贸到做期货,我参与创办了北京商品交易所,再到后来成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有幸从一个更宏观层面来研究经济和金融。在求学和工作的前十年,我是在不断地选路。之后,就在金融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到了现在,成为一个恰好在金融业里深耕的工程师。在重要的人生节点一定要做抉择,选择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追随自己的内心,才能获得与其他人不同的视野和能力。
成事者只奔高点,不奔热点
现在年轻人面临的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时代。在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确定性的时代,我们依然要做确定的事情。什么是确定的事情?就是专注于有长期价值的事,这是对自我操作系统的迭代升级。对于嘉实而言,第一,要做听得见炮火的研究,要在投资的最前沿做研究,第二个,所有的研究只奔高点,不奔热点,在高点和热点之间选择高点。
对于年轻人,走出学校的那一刻,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对的地方,慎用你所学的结论,以往的光环都是你前进的包袱,都是造成你不能够成功的因素,一定要脚踏实地,去最基层,最有需求的地方。
做事业既要有理想,也要接地气。所谓有理想,就是不要急于达成目标。尽管压力山大,我依然建议还在校园的年轻人至少拿出一年半的时间留给理想,做那些“最没用“的事才是最有用的。我在研究生期间,读了很多的书,我很多的能力积累就是来自那个时候。做金融,就是要接地气,扎根一线,真正地认知客户和市场的需要,敢于奋斗和承担责任,才能有所成就。
向未来看 不要向回看和向容易的看
前面说到的两点,成长的抉择和做事的原则,其实都源自你面向世界的心态。对于即将走出校门的年轻人,需要静下来心来思考世界到底在发生什么变化,年轻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姿势拥抱变化。
我觉得面向未来很重要,年轻人之所以是“后浪”,是因为你们眼里有更远的未来。面向未来才能成就自我,年轻人一定要向未来看,不要向回看和向容易的看。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是一个高速增长的朝阳行业,值得优秀的人去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