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光伏、新能源产业链个股仍然保持强势,但是开年以来却没能跑赢猪肉股……
1月5日午后,牧原股份再次触及涨停。至此,该公司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超过93元的股价距历史新高99.01元也已十分接近。
这非个例。开年两个交易日,金新农、傲农生物、新希望等5只猪肉股涨幅超过15%,锂电板块的细分龙头赣锋锂业、格林美同期涨幅尚不过16.11%、14.74%。
究其原因,在于近期生猪价格出现了阶段性反弹,部分地区猪价重返35元/公斤以上的高位,如养殖大省山东生猪价格已经连续五周反弹。
反应到相关上市公司销售数据上,去年12月销售价格环比也呈环比提升的趋势。
以牧原股份为例,该公司生猪销售价格从11月的26.32元/公斤,提升至12月的30.15元/公斤。
叠加12月当月放量明显,销量大增至264.1万头的影响,公司12月盈利能力会明显高于去年10月、11月。
需要指出的是,包括牧原股份在内多家生猪养殖企业12月都出现了大幅放量的迹象。
截至目前,新希望尚未发布12月的销售数据,但是公司却在12月27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之前提到的今年全年预计出栏800万头,截止到今天已经完成了,预计在年底会略高于800万头。”
照此推算,新希望当月生猪销量应在136万头以上。
换言之,12月份相关上市公司在生猪价格阶段性回升及销量增长的带动下,盈利能力出现了阶段性回升。
但是,就二级市场走势而言,当月各家公司却延续跌势。
据统计,纳入Wind生猪板块的24家上市公司中,16家公司去年12月出现下跌,跌幅中位数为-4.5%。
个别公司更是出现腰斩,牧原股份2020年7月高点为99.01元,同年11月跌至67元;新希望2020年9月高点为42.2元,同年12月最低跌至20.5元。
基本面在好转,股价却在走低,猪肉股“性价比”再次凸显。
叠加近期光伏、新能源等热点板块短期出现阶段性上涨,部分资金开始重新介入养殖板块,进而带动猪肉股年后集体走高。
只是,从行业层面而言,目前可见的发展趋势并不利于相关企业2021年业绩的继续提升。
首先,全国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农业农村部近期数据显示,国内生猪产能存栏量已恢复至往年90%左右水平。
其次,2020年生猪价格维持高位,相关上市公司利润基数较高。牧原股份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近210亿元,三季度单季净利润过百亿,全年净利润有望超过300亿元。
上述背景下,若2021年猪价下滑,相关养殖类上市公司将难以保持超过50%的利润率水平,势必会对当年利润规模造成影响。
虽然部分猪企给出了“以量补价”的策略,如新希望“(2021年)内部考核目标2500万头”,但是销量增长对利润的带动,远不及产品价格。
截至目前,牧原股份尚未给出2021年的销售计划,“2021年的出栏规划取决于2020年的建设和猪场交付情况,预计在2020年年报中披露。”
价格运行趋势下,本周猪肉股的集体反弹能否持续仍是未知,即便2021年相关公司利润仍然可以增长,但是增幅将远远无法与2020年相比。
至于,二级市场会否因板块轮动等因素继续拉涨猪肉股,则是未知。能够确定的是,生猪养殖业盈利巅峰已经过去,景气度大概率向下运行……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此次康隆转债爆拉很直接的逻辑就是该券流通盘异常小,而这恰恰是可转债“妖券”炒作的一个加分项。
在去年初,可转债曾经掀起了一轮“妖券”炒作之风,重点以低于1亿元余额的标的为核心。
“‘妖券’炒作有几个特征,价格暴涨、换手率异常之高,更重要的是转股溢价率冲至难以理解的高度。而康隆转债均满足这些特征。”上述私募基金人士表示。
公司最新公告也对风险进行了提示:“康隆转债”近期价格波动较大,1月4日换手率771.47%。截至当日收盘,公司可转债收盘价格为258.98元/张,当日涨幅达20.89%;转股溢价率为103.07%,纯债溢价率为202.81%,存在较大的估值风险。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妖券”暴涨并不可持续,数次表现均是以短期炒作为主,随后进入震荡走低状态。
近期颁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作为可转债领域的最为重要的基础规章制度,对于市场炒作采取了高压态势。
管理办法明确要求,证券交易场所应当加强对可转债的风险监测,建立跨正股与可转债的监测机制,并根据可转债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监测指标。可转债交易出现异常波动时,证券交易场所可以根据业务规则要求发行人进行核查、披露异常波动公告,向市场充分提示风险,也可以根据业务规则采取临时停牌等处置措施。
知情人士透露,未来交易所监控细则也将很快配套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