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叮咚买菜宣布完成7亿美元的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DST Global、Coatue联合领投,今日资本、红杉资本、CMC资本、Tiger Global Managemen等老股东持续跟投。此外,叮咚本轮融资还新引入了Aspex Management、3W Fund、Mass Ave Global、APlus Partners等国外风险资本。值得一提的是,此轮融资是目前为止,生鲜即时零售赛道中最大的一笔融资。
也有业内揣测,不出意外,这应该是叮咚买菜上市前的最后一次融资。
未盈利却继续发力供应链
成立于2017年的叮咚买菜算是生鲜赛道里的后起之秀,通过前置仓配货,叮咚买菜实现了最快29分钟配送到家的服务模式,而这一模式也是所有生鲜电商赛道当中能够给予消费者群体更好的购物体验的模式。所谓“前置仓”模式,即把产品存放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附近的“前置”仓库,从这些仓库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得益于前置仓通常覆盖的半径为3公里以内,因此订单能够实现在30分钟的送达时间。
2020年全年期间,叮咚买菜的前置仓点位与城市拓展速度飞快。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的一年间,叮咚买菜新开仓数超400个,目前总仓数接近1000个,还新进入了北京、南京、广州,以及安徽、四川等重要省市。尤其在疫情爆发期间,得益于前置仓模式快速的送货体验,叮咚买菜的单量在这段时间内得到了爆发。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3月期间,叮咚买菜日订单量增长了3-4倍,订单单量相较正常时期上涨30%。
但是,叮咚买菜至今未曾宣布盈利。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曾表示,公司经营一年以上的前置仓,日均单量在1000单左右,客单价达到65元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盈利。梁昌霖在2020年初曾表示,2019年上海地区的老仓达到盈亏平衡,2020年要实现上海周边整个地区盈亏平衡。
事实上,生鲜电商难以盈利的原因与供应链制约有很大的关系,想要盈利就必须在供应链上突破。而叮咚也已经清楚自己该往什么方向努力,即加大供应链投入。2020年,叮咚买菜已经开始有目的地往供应链投入倾斜,包括签约供应商、自建生鲜供应地、引入供应链人才等,此轮融资则是方便其继续加码。更重要的是,叮咚买菜内部也肯定了供应链能力对生鲜企业的重要性。今年2月份,叮咚买菜副总裁丁懿曾表示,供应链数字化是在未来较长时间段生鲜电商聚焦的重点,企业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先进供应链优势,将为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探出一条新路子。而叮咚买菜的本轮融资,资金也将主要用于新区域的拓展、供应链投入及团队建设。
被传上市寻求“输血”
从叮咚买菜本轮融资的投资机构来看,红杉资本、今日资本等国内的几个投资机构基本都属于熟悉大消费产业赛道的顶级机构,国外的几家机构也曾投资过中国的电商、零售赛道,如顶级海外机构DST Global,曾投过阿里、京东、小米、字节跳动、美团等中国互联网公司。
早在今年2月,叮咚买菜就被传出将要上市的消息。根据此前彭博社披露的消息,叮咚买菜本次上市地点大概率会选择美国,而本次新参股的国外机构名单,也恰好印证了这一点。与此同时,业内普遍认为,美股投资人对具有创新模式的消费互联网公司未来的成长性,通常持有更开放的态度,这使得美股市场会给予这类公司不错的估值和定价。
显然,前置仓模式是一种相对较重的模式,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对叮咚买菜而言,尽快上市,对其当前及未来1-3年的发展至关重要。从过去的融资情况来看,诞生于资本热捧“前置仓”模式的年代,叮咚买菜仅在2018年一年,于5月、7月、9月、10月、11月和12月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完成了6轮融资。但在2019年7月B+轮融资之后,就没有任何官方确认的融资动作了,彼时B+轮融资的金额也没有披露。但在2019年年初,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曾在一个公开媒体活动上表示,公司账面上还有20亿人民币的现金。
对于此次叮咚买菜的融资金额,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因为按照一般机构持股在30%-40%左右的比例,意味着叮咚买菜的市值定价为150亿人民币左右,这个数字与叮咚买菜2020年GMV非常匹配。叮咚买菜自己的目标为2020年实现200亿元的GMV,但据相关机构测算,叮咚买菜实际GMV应为2019年(50亿元)的300%。可见,这个融资及其背后的估值,叮咚买菜会在上市之前,留出合理的溢价空间。业内人士认为,叮咚买菜若能成功上市,对后期类似的企业上市,会是一个积极的参照坐标。
2021-04-09 10: 07
2021-04-09 09: 51
2021-04-09 09: 32
2021-04-09 09: 12
2021-04-08 20: 11
2021-04-08 1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