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对经营业绩造成了重大影响,这是赖小民时期累积存量风险的集中体现,也是公司发展史上永远要汲取的惨痛教训。公司将痛定思痛,引以为戒,努力把教训转化为经验和转型攻坚动力。”中国华融董事长王占峰8月30日如是说。
延迟发布年报近5个月后,8月29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融”)发布2020年度业绩公告和2021年中期业绩公告,8月30日,中国华融召开中期业绩发布会,会上,对于外界关注的公司去年净亏损超千亿、公司风险化解情况、引进战略投资者最新进展等问题,公司管理层一一作出详细回应。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华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1029.23亿元,尽管去年净利润亏损超千亿,但这主要是由于华融“全面审视评估风险,当期确认资产减值损失1077.55亿元”所致。然而,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总额460.63亿元,同比增长0.8%;实现净利润16.24亿元,同比增长105.0%,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亿元,表明经营保持总体平稳。
集中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同时,中国华融也迎来“白衣骑士”,中信集团、中保投资、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远洋资本成为中国华融的战略投资者。另据王占峰在会上透露,除上述5家拟引进战略投资者外,还有很多投资者对中国华融表示出浓厚兴趣,其中既包括中资机构,也包括外资机构。公司将继续跟有意向的投资者进一步沟通、对接,未来可能还有新的战略投资者加入。
未来或还有新战投加入
2018年赖小民案发对中国华融来说是重大转折点。中国华融从前期激进扩张进入持续化解风险阶段。一组前后对比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华融前后的巨大变化:
1、2017年末,集团期末合并口径资产总额1.87万亿元,较2014年末增长211%;非金子公司数量达到27家,较2014年末增加18家。
境外业务扩张尤为突出,2015-2017年境外直管机构新增7家,国际业务资产总额由2015年末的604.51亿元增至2017年末的2747.64亿元,增长355%。
2、截至2021年6月末,累计压降风险资产敞口超过千亿;2018-2020年,公司共计提拨备超过1500亿元,进一步夯实了资产价值。集团直管非金子公司由27家压缩至11家。
2018-2020年公司共立、改、废制度900项,全面、科学、规范的新华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经过自2018年以来三年多时间的“化险瘦身”,中国华融近日迎来新的战略投资者。8月18日中国华融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远洋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投资框架协议。5家公司拟通过认购该公司新发行股份的方式对其进行战略投资,潜在战略投资倘获实施将有效补充公司资本,进一步夯实可持续经营的基础,保证其满足监管要求。
王占峰指出,本次引战增资,充分表明了投资者对中国华融、对不良资产行业未来发展的长期看好。本次引战增资,是中国华融高质量发展向纵深推进的重要起点。公司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聚焦发展战略,集中优势资源,做强不良资产主业,加快转型步伐,持续风险攻坚,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内部管理,提高发展质量。
“新华融建设三年来,能够取得这一阶段性成果来之不易。三年来,公司新一届管理层带领全体员工不等不靠,付出了艰苦努力,在化险瘦身、回归主业、完善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结构性、趋势性的变化,为本次引战增资及后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必要条件。”王占峰称。
另据王占峰透露,除上述5家拟引进战略投资者外,还有包括中资、外资在内的很多投资者对中国华融表示出浓厚兴趣,未来可能还有新的战略投资者加入。
净利亏千亿所因何事?
尽管中国华融在过去三年都在化解风险、肃清流毒,但2020年年度业绩延迟数月发布,以及最终公布的数据显示净利亏损超千亿仍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和担忧。
对于为何年报延迟披露以及2020年净利亏损超千亿,据中国华融总裁梁强解释,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对集中处置存量风险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在2019年海外业务整合基础上,由华融华侨在集团范围内整合分、子公司部分存量资产,进行集中管理处置。中国华融完成了华融华侨股权转让的立项审批,于2020年4月8日发布了潜在出售事项的公告。但至2020年末,该项转让未能按计划实施。华融华侨对集中管理资产进行了全面审视评估,确认了信用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二是对当期资产风险审慎评估减值损失。2015年至2017年快速增长的收购重组类项目和固定收益类项目于2020年集中到期,资产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当期市场影响交织,叠加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市场“爆雷”事件,客户履约能力受到较大影响,相关资产质量也较前期承压。经全面审视和评估风险,公司确认了信用减值损失。
三是部分子公司风险严重侵蚀了集团经营业绩。相关金融服务附属公司资管计划底层资产风险加速暴露。资产管理和投资分部中的部分附属公司风险资产劣变。经全面审视和评估风险,此部分子公司确认了信用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王占峰表示,2020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中国华融深入肃清流毒,坚持回归主业,加快业务转型,充分发挥逆周期金融救助功能。主业转型发展呈现积极进展,全年不良资产包收购规模超过1800亿元,收购重组业务规模稳定,重点业务领域实现新突破,问题企业重组占比持续提升,有效发挥了救助性金融功能。市场化债转股业务紧跟国家战略优化布局,六成以上投向科技创新、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
“但与此同时,原董事长赖小民任职期间激进经营造成的风险集中显现。”王占峰称,赖小民违规决定集团重大事项,越权越级插手具体项目,其个人及相关违纪违法人员不仅给公司造成直接损失,更严重的是污染了中国华融政治生态,带坏了风气,带坏了队伍。一些单位及人员上行下效,风险偏好激进,风险意识、合规意识淡漠甚至缺失,盲目投放,积聚了大量风险。赖小民案件发生前集团资产规模无序扩张,违规设立子公司,偏离主责主业。
不过,王占峰强调,2020年度亏损的历史成因清晰、风险识别和计量过程清晰、减值计提主体清晰,主要源于一次性大量确认减值,是赖小民时期累积存量风险的集中体现。公司2020年度业绩公告中表明,本集团对当期风险资产进行了全面审视、评估和减值测试,审计师严格按照审计准则要求执行了审计程序,对集团202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发表无保留意见,表明集团在2020年末时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价值是真实、公允的。
直管非金子公司压缩至11家,不良主业贡献度提升
在压降因前期激进扩张所积累的巨大风险同时,按照近年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回归不良主业的监管要求,中国华融持续压降非主业无优势资产,推进非金子公司和超层级附属法人机构清理,不良资产业务贡献度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非主业、无优势的非金子公司调整基本完成,集团直管非金子公司由27家压缩至11家,国际业务条线完成管理整合,金融牌照子公司布局优化进展顺利。”王占峰称。
随着非主业逐步压降,中国华融不良资产营业收入占比逐步提升。今年上半年中国华融实现收入总额460.63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不良资产经营分部上半年实现收入总额270.45亿元,税前利润57.67亿元,占集团税前利润总额的134.2%。
也就是说,2021年6月末,中国华融不良资产主业以集团50%左右的资产规模,贡献了134%的税前利润。不良资产主业收入占集团收入的比重,从2018年的60%大幅增长至2020年的79%。
不良资产市场需求广阔,深耕“大不良”领域
引战增资后的中国华融能否实现华丽蜕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良资产主业的发展前景。对此,中国华融认为,基于所处的不良资产行业,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总体来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具体来说,从不良资产行业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仍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和窗口期,市场需求是广阔的。
一是不良贷款规模持续保持高位,银行业金融机构处置需求持续上升。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79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867.73亿元,以四年左右的处置周期看,每年约有七至八千亿余额,公司在其中将以理性参与、合理定价来保持主营业务的基本盘。
二是非银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供给进一步增加,信托、保险、租赁、证券等非银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市场和空间仍然巨大。
三是实体经济内外部压力不减,特别是实体企业不良资产规模增大,企业应收账款、违约债是一个显见的不良资产巨额供给。
从公司自身看,中国华融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公司处于发展的调整期、修复期、恢复期,公司将在稳定基本盘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回归主责主业,继续围绕“化解风险、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强化基础”四项重点任务,加快存量攻坚和提质增效,增强内生动力。
“未来,公司将深耕‘大不良’领域,统筹推进主营业务转型升级。”中国华融称,既要做好传统不良资产一级批发市场、二级零售市场的参与者,更要瞄准困境资产、特殊机遇投资市场的整合者角色。加强渠道建设,深度挖掘、培育符合大不良业务的长期稳定的客户群。加强信用修复过程中业务策略的捕捉和价值挖掘过程中业务策略的调整。
“公司将主动适应行业发展变化并积极调整,由赚快钱向赚长钱、赚慢钱、赚辛苦钱转变;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服务更多的优质客户;从价差和利差即传统的两差收益向组合收益的转变,在价差、利差基础上努力探索增加管理费收入、服务费收入、弹性收益和超额收益。”中国华融称。
2021-08-31 15: 31
2021-08-31 15: 08
2021-08-31 14: 32
2021-08-31 14: 29
2021-08-31 14: 15
2021-08-30 13: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