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 | 理解货币政策,从了解央行的目标与八大工具开始

2021-09-28 19:45

上课啦~

价值投资之父、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曾经说过,“市场短期是一台投票机,长期来看是一台称重机”。也就是说,股价从长期来看是由公司的实际价值决定,依赖于公司的业绩与盈利;而短期来看则是一群人“投票”的结果。今天就要和大家介绍一下影响投资者中短期“投票选择”的重要因素——货币政策

一、定义解释

提到货币政策,有两点需要重点了解。第一点,是政策实施主体——中央银行。所谓货币政策,就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去调控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作为A股市场投资者,大家关注比较多的必然是我国央行,即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比如前段时间比较热门的“降准”政策。而在其他各国央行中,美联储是当之无愧的“网红”了,比如就Taper落地一事,全球市场都在保持密切关注。(注:Taper可以说是量化宽松QE的反向操作,收紧货币政策,逐渐退出QE,收回流动性)


需要了解的第二点便是货币政策目标。目标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一个一个来解释。首先,最终目标是央行希望最终可以达到的一个目标或效果。我国央行采取多重目标制,即大家常说的“4+2”货币目标体系。其中的“4”具体是指,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大体平衡。而“2”则是从中长期动态角度入手,中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央行还需要肩负起推动金融改革和开放、金融市场发展的任务。


央行在确定了自己的最终目标后,就需要思考通过什么方法实现,毕竟不太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就会出现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操作目标,是距离央行最近的目标,央行可以直接通过货币政策影响,可控性较强中介目标,则介于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受操作目标的影响。由于各国情况不一,或者说一个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金融环境会有变化,央行的调控方式也必然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数量型和价格型。数量型货币政策下,中介目标一般是货币供应量,往往会锚定M2、社融等指标。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则主要利用价格变量,比如利率、汇率。

例: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简图

图片

例: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简图

图片

二、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确认了上述目标之后,便来到了最后一步——选择操作工具。中国人民银行的官网列举了八大工具,分别是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接下来,就挑选几个提及频率较高的工具为大家介绍~


公开市场操作(OMO),央行通过和市场交易对手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吞吐基础货币从而实现相应目标。从交易品种来看,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又可以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

正回购

,央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逆回购则相反,央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央行放水),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再卖出给交易商(央行回笼资金)


由于货币政策调控需要,人民银行在2013年1月创设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俗称酸辣藕,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其本质是超短期逆回购主要是7天以内。大家经常听到的量化宽松QE,其实就是央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者近似零利率政策之后,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中长期债券,增加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也可以说是属于公开市场操作范畴。


既然提到了酸辣藕,就不得不提另一样美食——麻辣粉。其全称是中期借贷便利,英文简称MLF,由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9月创设。MLF采取质押方式发放,期限一般为3-12个月,主要是向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投放中长期资金,可以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大家经常听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就是以MLF利率为基础加点形成的。之后银行又会以LPR利率为基础,加点形成企业贷款利率。因此央行通过调节金融机构中期融资成本,引导其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实体经济部门提供低成本资金,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中央银行贷款,主要包括再贷款与再贴现。再贴现是央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举个例子粗略理解一下贴现,假设你和别人做生意,对方给你开了一张欠条,承诺在未来某日付款。这张欠条就是商业汇票,其签发需满足一定条件。如果在票据到期前你急需这笔钱,你可以把这张票据打个折转卖给银行,这个过程就叫贴现。所谓再贴现则是商业银行在到期前,将这张商业票据再转给央行以获取流动性再贷款,则是指央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通过这一工具可以投放基础货币。


本文内容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