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2日晚间习近平主席宣布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到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开市,仅仅75天,致力于解决“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难题、落地资本市场改革实践的北交所就横空出世,再度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奇迹。
在北交所、科创板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奇迹之外,中国公募基金规模持续增长、权益类基金大爆发、公募等机构投资者的中长期资金入市,更是在近年来创下了发展奇迹。这场发力于资本市场投资端的改革,正在书写一组组亮眼的成绩单,正在汇聚一桩桩着眼于资本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积极成效,彰显了公募基金在资产管理大时代的“磅礴伟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公募基金总规模为23.9万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规模超过8万亿元,权益类基金近三年激增近6万亿元,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公募基金持股市值6.2万亿元,其中,持有A股流通市值5.7万亿元,占A股流通总市值比例8.31%,公募等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
引入中长期资金方面,截至2021年9月底,各类养老金、保险机构、外资(含QFII/RQFII、沪深港通)、各类资管产品合计持有流通市值占全部A股流通市值比例为24%,较2019年初增加13个百分点。机构投资者已然成为促进市场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带动A股价值发现和定价功能不断提升。
近三年规模激增6万亿元 权益类基金实现爆发式增长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公募基金总规模为23.9万亿元,权益类基金规模超8万亿元,分别较2019年初增长10.8万亿元和近6万亿元,增幅分别为83%和266.8%。权益类基金占比也从同期的17%提升至34%,实现了快速增长。
近年来权益类基金的大发展,令基金从业人士倍感振奋。
“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监管机构各项改革发展举措推进和居民理财需求提升,共同推动了权益类基金‘大爆发’。”泰康资产副总经理、公募事业部负责人金志刚告诉中国基金报记者。
在金志刚看来,权益类基金规模的爆发式增长,首先是因为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新经济”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为权益类基金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众多优质的投资标的;其次,资本市场的改革创新和监管机构的各项改革举措为推动权益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第三,在行业监管上,证监会近年来持续引导基金管理人等专业机构坚持回归资管本源、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最后,随着2019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居民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加强,对权益类基金的投资理财需求也显著提升。
易方达基金总经理刘晓艳表示,近两年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相对出色,赚钱效应显现,规模快速增长,这本质上是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参与分享了十八大以来国家各方面深化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反映了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注册制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改革的广泛认同,以及对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信心,根本上还是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信心。
“过去几年,权益公募基金的投资回报非常理想,投资者购买便利,得到的服务也越来越专业,这是过去几年权益类基金高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说。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胡立峰认为,市场基础、专业基础、投资者基础、资金基础等四大因素,共同推动了权益类基金的大爆发。
胡立峰具体分析了权益类基金大爆发背后的原因:一是股票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为股市整体的投资性提供了一定基础;二是公募基金专业投资能力建设不断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的投资研究体系不断演进;第三,股民向基民角色的转换;第四,资管新规以来,打破刚兑,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下降,理财资金投资方向调整,为权益类基金的大爆发提供了资金基础。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行业人士都提及监管在权益类基金大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胡立峰看来,权益类基金大爆发的“四大基础”背后,监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承担了重要角色。比如,在市场基础建设上,监管部门持续努力,狠抓上市公司规范持续经营发展;在专业基础建设上,监管部门持续提高基金公司投研专业能力建设,也明确了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根基是投研专业能力;在投资者基础建设上,监管部门通过投资者适当性、加大销售机构监管,保护基金投资者合法利益;在资金基础上,监管部门鼓励社会各类资金通过公募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同时,倡导公募基金各类型产品差异化发展,加强对摊余成本法固收类基金的监管,为权益类基金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刘晓艳分析,一方面,监管部门围绕注册制改革,统筹推进交易、退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等关键制度创新,推进各领域各环节的监管改革,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另一方面,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完善基金监管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了以行政监管为主、自律监管为辅的监管执法体系,公募基金的公司治理、合规管理、风险控制水平显著提升,同时,提升价值发现和投资专业化水平,更好满足了投资者投资理财需求。
窦玉明认为,权益类基金的大爆发,与监管部门这几年卓有成效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监管部门大力整顿证券市场,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和财务造假,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存量上市公司质量,并落实注册制改革,引入更多优秀的公司上市,这是权益基金得到大发展的根本基石;二是推动打破刚性兑付,让各类资产管理产品统一监管,公募基金的优势凸显;三是支持公募基金员工持股,鼓励建立长期考核机制,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四是在基金销售和服务环节引入更多参与者,并颁发了多个基金销售和投资顾问的牌照,鼓励良性竞争,打通整个财富管理的产业链,大大促进了权益类基金的发展。
在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方面,证监会近年来动作频频:一是加大权益类基金的创新力度,相继推出科创主题基金、国企改革ETF等创新权益产品,以及养老目标基金、FOF、MOM等配置类产品;二是实施基金管理人分类监管,优化基金外部评价评奖机制,强化长期业绩导向,引导行业机构着力提升权益投资核心能力;三是推进基金销售改革,强化长期激励约束,规范“赎旧买新”现象;四是稳步推进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提高投资者收益水平,改善投资者投资纪律,培养买方中介力量等试点效果初步体现。
在投资者端,权益类基金大发展,更加彰显了公募普惠金融的角色和定位,也为广大基金投资者带来长期良好的投资回报。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底,公募基金有效账户数11.9亿个,近五年权益类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16.6%,超过同期上证综指年均涨幅12个百分点,累计向投资者分红超3.3万亿元。
“面向未来,权益类基金在投资运作上必须继续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做资本市场价值发现的专家,打造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可以预期,权益类基金规模快速增长的态势未来有望持续,权益类基金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比例也将继续提升。”金志刚称。
公募持有A股流通市值占比8.31% 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
权益类基金大发展,推动公募基金在A股市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公募基金持股市值6.2万亿元,较2019年初增长4.7万亿元,增幅达310.9%;其中,持有A股流通股市值5.7万亿元,占A股流通股总市值比例为8.31%,较2019年初增长4个百分点。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行业人士表示,权益类基金的发展壮大,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刘晓艳认为,权益类基金作为A股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其专业投资能力发展有利于注册制的推进,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从而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的作用。另一方面,公募基金整体上治理机制相对健全有效、运作透明规范,同时门槛低、费率低、产品线丰富,是很好的普惠金融产品。公募凭借深厚的投研实力、较好的长期投资收益,成为满足普通投资者理财需求、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有效途径。
刘晓艳也期待,国内公募基金能更有效发挥资产定价功能,将居民储蓄转为投资,合理配置在未来经济发展转型的优质企业上,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而且,可以帮助广大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成果,以良好的业绩和优质的服务回报投资者的信任与托付。
窦玉明也表示,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权益类公募基金连接两端,一端是上市公司,一端是广大基金投资者。权益类基金大发展,把更多资金分配给优秀的上市公司,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同时,这些优秀上市公司的成长带来基金净值的提升,回馈给广大持有人,真正起到了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我们期望未来公募权益类基金的规模继续不断提升。”窦玉明表示,目前,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在我国融资结构中占比很高,公募权益类基金的发展可以提升直接融资的比重,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更重要的参与者。同时,公募基金主要定位于服务大众,使命是争取让大众获取更好的长期投资回报,这对于我们国家下一步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重大,让大众可以更多地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金志刚也认为,权益类基金大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资金“活水”,为优质上市公司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来源,更促进了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专业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秉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中长期资金比例不断提升,更有助于平抑市场波动,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
胡立峰表示,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为股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通过公募基金的专业投研能力,发挥公募基金对上市公司价值发现、挖掘和调整,客观上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进而通过股市资源配置,对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他认为,权益类基金未来发展值得期待,第一,要更加明确权益类基金的特点、特征,突出权益类基金的本色,加强基金产品规范化建设,尤其是明确权益类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下限;第二,各类金融产品适度分工,公募基金发挥投资专业作用,权益类基金作为各类资金参与股市的基础产品,为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保险产品等提供基础性的权益配置服务;第三,加大投资者适当性工作,希望投资者认识到权益类基金的特点、特征,立足长期投资,减少短期短线进出。
此外,在权益类基金的创新中,养老目标基金、FOF、MOM等配置类产品在为居民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助力养老第三支柱的发展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为资管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旨在提升投资者体验、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痛点的基金投顾试点,也在助力权益类基金长期更好发展方面,不断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数据显示,全部公募FOF管理总规模超过1800亿元。其中,183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已成立128只,存续规模1053.52亿元,持有人户数295.13万户,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1.87%;107只普通FOF获批,已成立57只,存续规模769.61亿元,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2.65%。
基金投顾方面,已有60家机构纳入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合计服务客户294万户,服务机构资产规模553亿元,盈利客户占比60%,复投率接近50%。
专业机构投资者持有A股流通市值 占比近三年猛增13个百分点
在引入中长期资金方面,截至2021年9月底,各类养老金、保险机构、外资(含QFII/RQFII、沪深港通)、各类资管产品合计持有流通市值占全部A股流通市值比例为24%,较2019年初增加13个百分点。
中长期资金入市和机构投资者占比的抬升,对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健发展意义重大。
窦玉明认为,中长期资金稳定持续流入,伴随机构投资者占比持续提升,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加稳定的资金来源,减少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投资氛围,践行理性投资、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
在刘晓艳看来,第一,机构投资者相对更加专业,带动更多资金投向优质、新兴行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也为投资者创造丰厚回报,更好实现投、融资端良性循环发展。
第二,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近年来,以公募、保险和外资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成为A股市场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并成为促进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压舱石,带动A股市场价值发现和定价功能不断提升。
第三,有助于A股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对于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倡导责任投资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胡立峰也认为,中长期资金和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意义重大:第一,资本市场买方力量进一步壮大,对上市公司形成强有力的约束;第二,资本市场开始惠及社会各方面,近几年公募基金的回报、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年金与养老金投资收益可观;第三,机构投资者的壮大,为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各项改革提供了较为专业的参与主体。
金志刚表示,中长期资金入市和机构类投资者占比提升,对于新经济长期发展也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由于对科技创新类企业的投资,要求投资者具有更高的行业专业感知力、更为细致与及时的跟踪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了研究投资的门槛,机构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发现企业潜在增长价值,促进科技创新企业健康发展。
他分析,截至2021年三季度,主动偏股公募基金主要投资的行业包括医药生物(15%)、消费升级(14%)、电子(13%)、电气设备(13%),均是符合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转型方向,投资于优质企业也带来了良好的回报,更好地助力融资、投资的良性循环。
据记者梳理,近年来,证监会通过科创板和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推动提升保险资金、年金股票投资比例,支持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完善陆港通,配合外汇局取消QFII/RQFII额度限制等举措,大力培养了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和提升了中长期资金的比例。
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成效显著 基金业态呈现积极变化
2019年以来权益类基金大发展、引入中长期资金等资本市场重要改革举措的背后,是证监会大力推进投资端改革的总脉络。
梳理近三年监管层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措施,总体思路如下:一是以提升基金公司等资管机构专业能力为依托,增强权益产品吸引力,发展投资顾问服务,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将散户投资者的短期交易性资金转化为资本市场的长期配置力量。
二是以纾解政策障碍为重点,打破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瓶颈,吸引银行理财、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境外专业投资者积极投资股票市场。
三是以优化基础性制度为根基,提升交易便利性,降低投资成本,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着力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
监管层的投资端改革举措也带来了资本市场的积极变化,各家机构都有切身的感受。
刘晓艳感受到的行业变化,既有公募基金投研平台建设的日渐完善,也有基金产品种类与时俱进日渐丰富;既有投资者结构持续改善,也有市场投资理念明显提升,还有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信任日渐增强。
她说:“近两年公募基金规模快速提升,离不开广大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而这些信任和支持,根本上还是对资本市场和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信心。”
金志刚表示,作为公募基金行业的一份子,大家深切地感受到证监会在投资端各项改革措施带来的积极成效,见证了公募基金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对资本市场和基金行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也在共同努力,积极顺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基金投资者更加理性,资产配置和长期投资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投资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公募基金行业的共识。
据胡立峰观察,投资端各项改革措施的成效明显,从行业健康发展角度,可以感受到的积极变化主要有:第一,股市主流投资机构崛起并确立,市场有了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这样的“主心骨”;第二,近几年股市整体波动性保持平稳,股市大起大落的内在驱动因素在减少;第三,形成了以上市公司内在价值、产业发展、行业变动、科技创新等为主题的投资文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过去“鸡犬升天”式的股市炒作恶习,通俗地说,就是股市的专业性在提升。“很多股民感觉到炒股难度在加大,这也是积极变化之一。”
2021-11-22 08: 00
2021-11-22 15: 03
2021-11-22 14: 46
2021-11-22 14: 43
2021-11-22 14: 34
2021-11-22 14: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