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一则“药明生物被美国商务部列入未经核实名单(unverified list)”的消息传出,引发A股药明康德跌停,港股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全线大跌。整个CXO板块也再次陷入颓废,凯莱英、泰格医药、康龙化成等纷纷杀跌。
尽管公司发布声明,指出公司业务运转不会受影响,但股价并没有大的起色,重仓CXO的医药基金产品也再次摁在地上摩擦。
其实在今天暴跌之前,药明康德的市值已经比高峰时跌去了40%左右。借“进入名单”来杀跌,似乎只是基金卖出、泡沫褪去过程中的一环。
CXO曾经是医药板块最后的倔强
在行业政策、基金规模增长、疫情反复的三股力量下,过去几年医药板块轮动速度快得惊人,个中的投资逻辑,一边在速成,一边就在速朽。
2017年,两票制落地执行,药品零加成政策出台,新一版医保名录发布,旨在降低药品费用的新医改箭在弦上。在医药板块颓废的环境下,作为国内医药研发大厂的恒瑞一枝独秀。
可惜大家没开心多久,就碰上了2018年的超级熊市,加上国家医保局正式挂牌成立,“灵魂砍价手”所到之处,药价无不打骨折,医药公司内在价值发生颠覆性改变。
从基金公司的角度来说,投资逻辑的起点,是机会成本比较、供需格局变动。对于它们来说,集采力度加大的话,靠医保支付的公司就属于时间的炮灰,只有靠自费的业务才有资格成为时间的朋友。
因此,自费+供需格局良好的眼科、牙科、生长激素等消费医疗公司就成了基金新宠,一度出现了“集采有多狠,医美有多猛”的局面。再加上疫情带动的口罩、疫苗、检测,2019年启动的医药牛市足足持续了2年。
大牛市让一批医药基金经理成了名将,名气、规模双丰收。
例如,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大手笔买入爱尔、通策、长春高新等消费医疗股的葛兰,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的规模,从2018年底的9亿,飙升到2020年底的102亿,然后在2021年一季度几乎翻倍,达到195亿。
到了2021年的时间点上,后来的新医药基金经理,或者新发的医药基金,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医保vs自费”,而是“新钱如何才不会给老钱抬轿子”。
这驱动了规模较小或新发的基金,凭借调仓灵活的优势去寻找新投资领域。
这一次,在海外疫情蔓延、医药生产供应链重启的背景下,做医药研发与制造外包服务的CXO公司普遍迎来业绩高景气阶段,顺理成章吸引了医药基金的流入。
医药投资主线,也就此走出了一轮从原料药创新药——医疗器械——疫情相关——消费医疗——CXO,逐步扩大然后只剩下局部CXO上涨的完整过程。
到去年三季度,表面上看,似乎是医药抱团抱到了CXO,但实际上最早一批买入CXO的基金经理,其实是对供需关系、对市场博弈最敏感的人。
但是,当CXO这种本质上跟富士康没什么差别,靠外国大厂订单,堆人头赚加工费的公司,也到了几百倍市盈率,并且头部基金也来买入的时候,医药板块连最后的倔强也没了。
医药板块的低迷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近期,德邦证券发布了一份研报[1],里边分析了公募基金对医药行业的配置状况——
(1)2021Q4的公募基金对医药的配置比例,已经到了近四年来的新低,10.8%。仅次于2017年二三季度时的6-7%。比2018年医保局启动集采+大熊市时候的比例还低。
(2)2018年大熊市期间,机构配置医药的比例反而很稳定,在结构上不断告别“时间的炮灰”,转向创新药、消费医药等“时间的朋友”。
(3)医药行业基金重仓占公募基金比例达到新高,34.9%,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
这意味着,基金经理正在撤离医药板块,但基民对医药基金依然热情似火,不断买入,让医药基金在重仓股上的持有比例越来越高。
这个,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看看支付宝里边,每周的基金买入/定投排行榜上谁排第一就知道了。
也就是说,在机构层面,配置比例已经接近历史低谷,在下跌中,就像2018年,有部分基金腾挪调去了中药板块;但在基民层面,还热火朝天,参照历史,只有等散户也不折腾了,才可能是底部。
因此,CXO估计还要低迷一段时间。
在走向低谷的过程中,不妨戴副OK镜,看看困在生长激素里的重仓基金们。
参考资料:
[1] 德邦证券,《2021Q4 公募医药配置处于近四年低点,医药进入配置性价比较高区间》
2022-02-09 00: 30
2022-02-09 00: 29
2022-02-09 00: 25
2022-02-09 00: 23
2022-02-09 00: 18
2022-02-08 22: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