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三川智慧(300066.SZ)发布了2021年度报告。财报显示,2021年,三川智慧实现营收9.37亿元,归母净利润1.89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3亿元。截至2021年底,公司产品的总体市占率已高达10%左右,总体市场份额位居全行业第二位。
为让投资者进一步了解公司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等情况,4月12日,三川智慧举办了2021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强祖,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童为民,独立董事郭华平以及董秘、副总经理倪国强出席了会议。
智能水表贡献过半收入
智慧水务业务稳步推进
目前,三川智慧的主要业务包含了水表销售和智慧水务两大板块。2021年,公司在两大业务板块内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具体来看,水表销售方面,作为国内首家以水表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水表特别是智能水表依然是三川智慧的主要收入来源。财报显示,2021年,智能水表销售共贡献了5.13亿元营收,收入占比高达54.75%,在去年大宗原材料价格飞涨的背景之下依然保持了39.04%的毛利率。
三川智慧是行业内最早研发、生产、销售智能水表的企业之一,当前在售的产品包含了NB-IoT物联网水表、超声波水表、电磁水表、无线远传LoRa水表、智能卡式水表、光电直读水表等多种类型,产品技术成熟、性能稳定,能够满足客户不同种类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三川智慧还自主研发了多感知物联网水表,满足海外客户需求。财报显示,多感知物联网水表,集超声波传感器、水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为一体,能够实时感知水量、水质、水压、水温等多种参数,可实时判断当前水质的优劣,对超低超高水温进行预警,对管网压力进行检测,及时发现爆管或渗漏事故。
不仅如此,多感知物联网水表还可以实现海量数据存储,能够循环存储多达120月结数据、120天日结数据、50条故障记录以及2000条事件记录。“该产品的成功开发与量产,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整体研发实力,同时也为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云智联平台开发完成并上线运行。”三川智慧表示。
而在智慧水务方面,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和云智联平台是三川智慧主要的智慧水务产品,特别是公司去年自主研发的云智联平台。据悉,云智联平台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的水务移动互联网+SAAS服务平台,它能够连接所有设备,打通所有内外系统,涵盖水务所有业务(包括生产运维、管网运维、营销客服等),实现数据挖掘分析与共享共治。2021年,三川智慧的水务和软件销售合计贡献了8026.93万元的销售收入,占比约8.57%。
“云智联平台的推出,标志着公司软件产品在标准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智慧化水务综合服务能力,为公司实施智慧水务战略奠定核心系统框架。”三川智慧指出。
高额研发投入构筑技术护城河
携手国资实践营销新模式
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三川智慧在研发及渠道拓展方面做出的努力。
技术方面,财报显示,2021年三川智慧的研发投入高达5738.12万元(含研发费用5354.61万元和资本化支出383.51万元),同比增长8.85%,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12%。技术人员方面,截至2021年末,公司共拥有技术研发人员275人,占比19.45%,相较去年不论是在数量还是占比上均有所提高。
经过不懈的努力,仅去年一年,三川智慧就新增专利129项(包括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17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同比增长89.7%;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52项,相较去年更是直接翻了三倍。截止2021年末,公司共计拥有有效专利360项(其中甬岭水表74项、爱水科技4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其中甬岭水表11项、爱水科技1项),拥有软件著作权334项(其中三川国德44项、甬岭水表10项);参与起草、修订国家或行业标准共计38项。
而在渠道拓展方面,财报显示,早在去年年初,三川智慧就开始针对水务行业集团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聚焦城乡一体化区域市场实施主体,通过与区域内国有投资公司、大型水务集团合资合作等方式,稳定和拓展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先后与山西万家寨及河北建投所属企业签署了合资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合作双方形成更加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三川可以凭此拓展合作方现有的市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司借助合作方的影响力更好地拓展周边区域市场,建立起营销新生态,提升公司水工产品及智慧水务软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三川智慧表示。
行业需求持续旺盛
业绩增长未来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智能水表还是智慧水务业务,都有十分广阔的成长空间,这就为三川智慧之后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融入传统行业,国家大力鼓励智慧城市、“互联网+”概念,并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项支持政策。供水作为城乡生活及生产的基础,也被列入了重点智慧化行业。
在此背景下,行业相关的政策利好不断出台。以发改委及水利部在今年1月印发的《“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例,《规划》中曾明确指出,要加强智慧水利建设,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再以《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城镇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为例,两份文件明确了“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定价原则及定价成本构成范围与核定方法,要求供水企业精简人员、精准计量,降低管网漏损,实现水务管理的精细化,从而降本增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对此,三川智慧指出,“智能水表是智慧城市、智慧水利建设的基础设施,2020年水表整体销售数量约为7200万台,智能水表约为2200万台,占比约为30%。智能水表的单价在280~320元,机械水表的单价在50~60元,若智能水表当年销量占比能提高5%,则对应当年水表整体销售额将增加8~9亿元”。
与此同时,三川智慧还表示,“基于供水企业减员增效、降本增效、控制管网漏损以及计量器具列入定价成本项目并且可按法定年限进行折旧的要求,为智能计量终端和智慧水务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CIS)
2022-04-13 21: 07
2022-04-13 21: 04
2022-04-13 21: 01
2022-04-13 20: 10
2022-04-13 19: 45
2022-04-13 16: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