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单买私募?冒用基金名义?监管提示诈骗风险,来看如何拆解骗子花招

​云中鸢 2022-05-03 11:03

近期,各类金融诈骗越发活跃了。

4月29日,深圳证监局发文称,近期接到多起反映不法分子冒用私募基金管理人名义,向投资者实施诈骗行为的投诉举报,并提醒广大投资者警惕伪私募骗局。

据悉,非法机构或人员冒用私募基金管理人或资深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名义,以拼单申购私募基金、下载注册虚假交易APP等方式骗取投资者资金,部分投资者资金受损。

券商中国记者还发现,除冒充私募管理人等金融机构外,还有不法分子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以开展流调工作等方式骗取个人银行卡号等金融敏感信息,甚至假借银保监局等监管机构之名,谎称P2P回款、账户被冻结、对保险消费者上门回访及帮助维权等实施诈骗,需要广大投资者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深圳证监局拆解伪私募骗局

通过梳理近期的投诉举报信息,深圳证监局总结称,非法机构或人员冒用私募基金管理人或资深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名义,骗取投资者信任,吸引投资者加入QQ、微信等通讯软件群聊,并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诈骗:

一是以拼单代为申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提供荐股服务收取指导费等事项为由,诱导投资者转款,骗取投资者资金;

二是诱骗投资者下载注册虚假交易APP或开设虚假的境外证券公司账户,要求投资者转入资金进行“交易”,但投资者申请取出个人资金时,须先缴纳相关保证金,投资者配合缴款后发现账户已被删除并被强制移出群聊。

“上述行为不仅触犯了国家法律法规,对相关被冒名的私募机构及基金经理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严重扰乱了私募基金行业秩序、损害了行业形象。”深圳证监局提醒广大投资者增强防范意识,并给出了三点防范方法:

一是遵守合格投资者要求。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应符合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等要求。任何“拼单”“凑单”、无需履行合格投资者评估程序、低于100万元投资门槛的私募基金投资行为均为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增强个人风险防范意识。投资者应自觉抵制“高收益无风险”“快速致富”“稳赚不赔”等噱头诱惑,保持头脑冷静,不受高收益诱惑而冲动投资。不轻信互联网信息或陌生人电话,不直接向个人银行账户、不明机构银行账户、不明软件划转资金。

三是谨慎核实私募机构信息。投资者在进行私募基金投资之前,可通过登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方网站(www.amac.org.cn)“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信息”栏目查询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备案的私募基金产品的基本情况;或通过主动与私募基金管理人联系确认产品销售的真实性,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深圳证监局强调,投资者如遇诈骗或发现涉嫌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线索的,请收集保存证据,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而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如发现不法分子冒用、盗用自身名义行为,也可通过公司官网、公众号等平台予以公告和声明,并及时收集保存相关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防范疫情防控期间金融诈骗

眼下,国内多地仍处于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而特殊时期也让不法分子嗅到了诈骗“商机”。对此,吉林银保监会4月16日发布风险提示,以提升消费者“涉疫”防诈防骗意识,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是谨防不法分子打着“流调”的幌子行骗。流调人员在开展流调工作时,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要求提供银行卡号、支付账号、付款码、验证码,更不会索要钱款或推销产品。消费者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切勿随意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谨慎网络转账。

二是注意防范线上采购生活物资时存在的诈骗行为,包括不法分子在微信团购群中发布虚假采购信息;冒充相关工作人员在业主群发布代缴燃气费信息等。消费者要通过正规渠道采购生活物资,转账前要认真核对对方身份,切勿点击未知链接,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等隐私信息。

三是仔细辨别收到的退费退货信息。不法分子声称因受疫情管控道路管制的影响,无法发货送货,需通过有关链接或二维码操作退费,进而窃取消费者个人重要信息。消费者要仔细辨别内容真实性,及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快递的配送情况,切勿盲目点击扫描来路不明的网络链接或二维码。

四是警惕非法“代理维权”活动危害。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部分消费者出现短期收入下降,在信用卡或贷款偿还、缴纳保险保费等方面存在压力。不法分子以“解决债务”“修复征信”“代理退保”为名义开办业务或发布广告,在收取高额代理费用后失联,并恶意使用、违法泄露或买卖消费者个人信息。消费者如遇相关困难,应当通过官方渠道与银行保险机构协商解决,确保个人权益不受侵害。

警惕不法分子冒充监管行骗

如果说假冒金融机构已是金融诈骗的“常规操作”,那么不法分子假借金融监管部门的名义招摇撞骗,就显得更加难以防范。

4月12日,海南银保监局提示称,近期收到消费者反映,一些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谎称账户被冻结、对保险消费者上门回访及帮助维权等实施诈骗。而海南银保监局、海南省公安厅、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也于3月印发通告,提醒消费者远离“代理退保”“代理维权”等不法行为侵害。

3月15日,广西银保监局发布公告称,近期有不法分子利用网站、微信群、QQ群、社交媒体账号等冒充中国银保监会、银保监局或金融监管局(办)的名义,号称“官方回款”渠道,引诱P2P网贷机构出借人缴纳保证金,企图对出借人实施诈骗,并提醒P2P网贷机构出借人提高警惕和辨识能力,不要轻信转账汇款。

而在去年9月,广东证监局也曾在公告中提到,有不法分子、涉非平台以该局向投资者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为由,要求投资者向指定银行账户汇款用以解冻账户。广东证监局强调,行政处罚是一项严肃的行政行为,需遵守严格的执法和公开程序,广大投资者应远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切勿被不法分子所谓“账户资金被冻结”等说辞迷惑,向来源不明的银行账户转账。

与之类似的是,中基协日前在4月8日发布通知称,有市场机构收到疑似私募中介服务机构人员宣称可提供“一站式解除私募基金管理人诚信信息及提示信息”服务的邮件。

经查,“祺瑞府”(又名番茄挂靠)、“腾博国际”、“宁本咨询”等机构声称可以提供“管理人登记备案代办”“私募机构注册落地”“私募机构买卖壳”“人员代寻挂靠”“提供通道、代持”及“团购审计报告、法律意见书”等违法违规私募中介服务。并在受到协会公开点名严正声明的情况下,仍继续从事违法违规中介业务,诱骗市场主体以其有渠道可以为相关机构消除不良记录为噱头招揽业务,获取中介费或服务费。

中基协强调,其从未委托任何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代办相关业务,从未收取任何费用,自律管理信息公示及消除均需经过严格程序认定,不存在人为干预。并鼓励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发现中介机构存在违规行为,或该协会工作人员存在索贿、渎职、泄露商业秘密等违法违规行为时,主动进行举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