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个人养老金”搜索率暴增,“养老”成为时下热议的重要民生问题。在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作为社会的有生力量,面对养老问题,当代中国青年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为此,上投摩根基金联合蚂蚁理财智库共同发起了“2022当代青年养老规划大调查”,旨在通过调研深度了解不同年龄段的青年关于养老规划的共性及个性,探索在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前后,群体性养老意识发生的微妙转变,引导和培养健康的养老理念,和年轻人一起收获理想中的“未来”!
核心观点
青年养老的认知与行动有待统一
调查显示,虽然90.3%的国内受访青年认同养老要越早准备越好,但仅有16.6%的人已经在配置相关的资产。同时,超六成的青年认为,想要保持不错的晚年生活水平,一两百万就刚刚好。
未来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出台,将进一步唤醒当代青年的养老意识和热情。
青年们要把个人的养老规划重视起来,借助“复利的力量”,通过钱生钱的方式,才能积累足够的养老资本。
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其中涉及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推动国内养老体系发展和个人进行养老规划的重要手段。
青年一代对“个人养老金制度”了解多少?
在参与调查的受访青年当中,有66.8%的人表示对此并不甚了解。在逐步了解以后,愿意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青年有19.6%的人更看重个人养老金制度未来或将出台的税收优惠,还有32.3%认为养老也是理财投资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自己多积累一份养老储备。
90后愿意每月放多少钱到账户?
在了解相关养老制度之后,青年群体参与养老投资,提前进行规划的动力将显著提高。
“个人养老金”出台后,公募基金关注度明显上升
青年们在选择养老投资产品方面相对比较谨慎,更注重的还是平台是否靠谱,“背靠大树好乘凉”,反而淡化了产品业绩的重要性,呈现明显的锚定效应。
作为养老产品的供给方,金融机构有责任和义务顺应新的传播媒介和形式,为当代青年的“退休生活”贡献应有的力量。一方面为广大青年群体提供更具有公信力的养老资讯,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教育陪伴工作、降维普及养老知识,推广先进养老理念。
结 语
从调查可知,在满足政策导向的养老投资标的中,公募基金产品受到了重点关注,青年人对此的投资意愿也增长最快。这或许是因为公募基金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选择,在资产配置方面也具有专业优势,同时,大型公募基金平台的实力也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得以验证。
当然,作为构成养老产业的重要参与方,公募基金公司和第三方财富管理平台应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握住养老财富储备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坚持通过多种途径做好青年投资者教育工作,大力开展养老金融投资教育,普及养老理财观念,培训早投资、长期投资、专业投资的科学投资文化,努力为广大青年做出正向的良性引导。
(CIS)
2022-09-16 14: 35
2022-09-16 14: 34
2022-09-16 14: 33
2022-09-16 14: 15
2022-09-16 13: 50
2022-09-16 13: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