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倒V”行情后,四季度油价如何演绎?

邬梦雯 2022-10-05 09:30

各抒“所”见


2022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始终被地缘及宏观两大因素影响。2月末,随着俄乌地缘政治冲突拉开帷幕,欧洲对俄展开一轮轮的制裁,国际原油市场出现结构性供不应求,价格大幅走高,并在3月初创下年内新高。而后,随着俄乌政治冲突进入常态化、持久化阶段,地缘因素对于油市的边际影响趋弱,市场开始交易宏观逻辑。为应对高企不下的通胀率,美联储开启自1990年以来最激进的货币紧缩行动,美元指数一路走高,打压全球风险资产,国际原油开始走弱。经历了前三季度的“倒V”走势,当前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基本回到俄乌冲突前的水平。那么,四季度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因素有哪些?地缘和宏观仍将主导油价的走势吗?为此,期货日报记者对新湖期货副总经理兼研究所所长李强进行了专访。


前三季度国际油市由地缘和宏观两大因素主导

回顾前三季度国际原油市场的表现,李强认为,主要分为上半年以及第三季度两个半场。上半年的原油市场主要交易三个逻辑:美联储加息下的商品资产影响、俄乌冲突下的供给端影响以及疫情在国内消费端的影响。年内原油价格出现过两次高点,第一个高点出现在3月初,市场担心俄罗斯受制裁,俄油出口大幅下降,Brent盘中冲刺140美元/桶。第二个高点出现在6月中旬,消费旺季预期带动汽油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带动原油价格上涨,Brent盘中冲刺125美元/桶。

时间进入下半年,市场开始交易宏观面的变化。李强表示,市场对于政策进一步紧缩以及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增强,全球石油产品需求预期下滑,但供应中断风险存在,且油品期货流动性缺失,因此,在油价振荡下行的同时波动也较大。

“从内外盘关系来看,内盘原油走势基本跟随外盘原油价格变动,由于国内需求较弱,SC贴水Brent,这与多数商品的内外盘倒挂是一致的,反映内外经济不同的周期结构。但在7月底到9月中上旬,内外盘出现了明显的劈叉,外盘偏弱,内盘明显走强,这主要由于国内原油仓单较少,同时,运费的上涨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近期,随着SC仓单的增加,内外盘价差基本回归至合理的区间。”李强介绍说。

事实上,今年以来,美联储已加息5次,合计300个基点,这是美联储自1990年以来的最激进的货币紧缩行动。在美联储继续加息的前景下,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这也成为今年油市下半场的主导因素。

对此,李强认为,美联储连续大幅度加息本身不具有常态性,其本质是为了对抗高通胀,美债长短利率倒挂也反映了这点。政策面通过紧缩压制消费实现供需平衡本身就是衰退的一种表现,这自然会导致包括能源消费实现再平衡。其中,消费走低,价格一定程度承压符合正常的逻辑。而价格的弹性则仍需要看供给端的变化,如果产油国相应降低供给,则可能形成供需两弱,价格调整并不一定流畅的局面。

当下,美元强势、叠加经济衰退预期,打压全球风险资产,但原油的基本面依然有不确定影响。李强表示,在这一格局之下,主要分析框架仍延续由大到小。他进一步解释说,首先要分析大的宏观以及大类资产的影响,供需关系放在次要位置,除非供需关系出现质变的影响。

“因此,我们总体上认为油品资产可能仍会面临向下的压力。但由于在能源结构、地域结构分化以及供给端的不确定性,这类向下的压力呈现在行情上可能未必表现得很流畅。如果出现极端的供给端变化,甚至可能会给原油带来阶段性的强势。”他表示。

四季度国际油市仍将面临复杂局面

展望四季度,李强表示,原油市场的宏观面和产业面均面临较为复杂的局面。

“由于美联储‘鹰’派加息,大多国家被动加息,全球大多数国家处于政策紧缩态势,叠加经济下行带动消费走弱以及当前的消费淡季现实,这对原油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压力。11月下旬开始冬季消费旺季到来,特别是市场对于冷冬预期强烈,而供给端‘北溪’管道遭到破坏,以及消费端对高价天然气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形成了一定的利多因素。其中原油对于天然气的替代效应预计可以在70万桶/日左右,欧洲地区40万—50万桶/日,同比增加30万桶/日,东北亚地区10万—15万桶/日,同比增加5万桶/日。”李强介绍说。

不过,李强表示,需要注意的是,供应端仍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俄乌冲突的影响仍在持续。欧盟对俄罗斯实施第六轮制裁,海运出口减少90%,2022年12月及2023年2月欧盟对俄罗斯原油和成品油制裁将落地。IEA月报预计俄罗斯供应或减少200万桶/日。9月29日欧盟委员会宣布第八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增加对俄罗斯个人和实体的制裁清单,全面禁止俄罗斯商品在欧盟市场销售,同时还将公布为俄罗斯石油设定限价的法律基础。俄罗斯原油出口量及产量的下降量还需要进一步等待制裁的实施。

OPEC+政策影响引发市场关注。据李强介绍,三季度市场关注OPEC+的增产,四季度市场则更关注OPEC+减产的政策。IEA月报认为,OPEC剩余产能,即在90天内能达到并能维持较长时间的产能,主要集中在沙特、阿联酋、尼日利亚及伊拉克四国,2022年8月四国剩余产能分别为126万桶/日、72万桶/日、35万桶/日及16万桶/日,共251万桶/日;总的OPEC+19个减产国剩余产能303万桶/日,非OPEC国家中哈萨克斯坦剩余产能40万桶/日;利比亚、委内瑞拉剩余产能19万桶/日;OPEC+总的剩余产能共322万桶/日。尽管存在一定的剩余产能,但实际产量主要由其政策决定。

“OPEC+9月5日会议上表达会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进行产量调节的决心。10月5日将召开下一次产量政策会议,近期各产油国和大多机构积极呼吁OPEC+回归减产,以遏制价格下跌。目前市场期待OPEC+减产100万桶/日或50万桶/日。”李强介绍说。

此外,李强表示,此轮美伊谈判前期进展较为顺利,但近期消息较少,市场仍在等待伊朗回复,美国财政部网站公布了与伊朗相关的新制裁措施,制裁集中在为石油贸易提供便利的实体上。预计短期达成一致意见仍有一定的难度。另外,今年美国进行大规模抛储,截至目前已经完成1.65亿桶,美国SPR库存大幅下降至1983—1984年水平,后期大规模抛储可能性不大,市场需重点关注收储情况。近期美国仍处于飓风季,飓风对原油生产和炼厂加工设施的影响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当前,欧洲能源危机愈演愈烈,后期是否会引发全球范围的能源危机呢?对此,李强认为,欧洲的能源危机进一步扩散,目前来看这样的判断还为时过早。他解释说,因为本轮欧洲的能源危机本质上就是能源呈现的地域结构性再平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紧缩的欧洲能源会导致部分区域供应过剩。本轮能源危机不是总量的能源危机,而是结构性的能源危机。尽管这样的区域性的能源危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外溢,特别是外溢至与欧洲关联度较大的一些国家,但当下仍未有迹象显示能源危机会蔓延至全球范围,除非俄乌问题进一步恶化,则会通过非经济层面的因素扩散。

图片

李强:新湖期货副总经理、研究所所长、首席分析师,新湖期货董事会秘书。金融学硕士。曾任上海证券报上海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数据部分析师,环球财讯版面编辑。加入新湖期货研究所后,先后担任研究所有色金属行业和宏观经济研究员,产业二部总经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新湖期货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