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庆长假期间海外市场正常开市交易,相比于长假前的跌跌不休,海外市场在长假期间先反弹后下跌:万得数据显示,10月3日至7日,道琼斯指数上涨1.99%,标普500指数上涨1.51%,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73%;欧洲方面,同期间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1.41%,法国CAC40指数上涨1.82%,德国DAX指数上涨1.31%,欧洲STOXX50指数(美元)上涨1.29%;亚洲方面,日经225指数同期间上涨4.55%,韩国综合指数上涨3.22%,恒生指数上涨3%。
资料来源:Wind资料日期:2022/10/3~10/7
在其它资产方面,受OPEC+减产影响,布伦特原油长假期间上涨超15%,创下自今年3月以来的最大周涨幅;美元指数持续走强,全周上涨0.5%;10年期美债上涨5.2%,来到3.89%的水平,2年期美债则上涨2.7%。
海外股市深跌反弹后盘整
长假期间海外股市呈现深跌反弹后盘整。自美国8月CPI公布降幅不及市场预期后,欧美股市就进入暴跌模式,即使美联储9月会议升息3码未超预期,市场仍未止血。标普500指数在9月30日创下今年以来最低点3585.62,随后在10月3日至5日出现连续3天的上涨;欧洲STOXX50(欧元)指数也在9月29日创下今年低点,但随后三个交易日也出现连续上涨,显示虽然欧美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升高的衰退机率对股市不利,但市场一旦出现新低,仍有不少长期资金入市低位承接。
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基本面数据弱化但并尚未进入衰退:美国劳工部10月6日公布数据显示,经调整后的初领失业金人数为21.9万人,较前值增加2.9万人,也高于市场预期的20.3万人,创下近四个月的最大增幅,但以绝对数值来看仍处于历史低位;10月7日公布的9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6.3万,低于前值31.5万,但高于预期值25.5万;9月失业率3.5%,低于前值,也低于预估值,显示就业市场尚未明显受到经济走弱的影响;数据发布后,市场反因相对良好的就业数据而出现大跌;最新的芝商所FedWatch工具显示,11月美联储会议升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18.9%,升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81.1%,显示市场仍然对美联储加快紧缩的担忧大于对经济进入衰退的疑虑。
资料来源:CMEFedWatchTool资料日期:2022/10/7
市场的担忧自有其来由。美联储今年以来的强硬鹰派立场,令人不禁回想起上世纪的“沃尔克时刻”的历史经验:沃尔克自1980年末到1982年间急速升息10个百分点,而造成当时标普500指数下跌约27%的情况;而截至10月7日,标普500指数今年以来已下跌超23%;但回顾历史,在沃尔克逐步开始放松升息步伐后,标普500指数在其后约8个月的时间里反弹了43%。因此,未来市场表现的关键点在于美联储会将利率维持在中性水平之上多长的时间,或许需要等到美联储明确发出暂停升息的信号后,股市才能出现较持续的反弹。
资料来源:Wind资料日期:1980/11/1~1983/11/30
OPEC+决议减产,油市再起波澜
OPEC+组织10月5日举行例行会议,宣布将自11月起每日减产200万桶,这是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最大的减产幅度,国际油价也应声上涨;由于本次的减产协议将持续到2023年12月,或造成欧美通胀进一步下行的速度放缓;不过,由于不少OPEC+国家短期内无法有效提高产能,前期在协议增产期间其实也一直无法达到设定目标,因此本次实际减产规模可能仅约每日100万桶左右,实际影响或需要打上折扣,加上欧美在连续升息后,经济衰退机率已有所上升,或造成四季度及明年原油需求急剧下降。上投摩根认为,OPEC+组织本次减产计划或在为转弱的经济预做准备,油价存在短多长空的可能性。
美联储隔夜逆回购创新高
10月5日,美联储隔夜逆回购(RRP)规模创下2.4万亿美元历史新高。隔夜逆回购操作是美联储维持联邦基准利率维持在目标区间附近的手段之一,本质上该操作类似短期贷款。在美联储加速升息后,股债市场均出现较大动荡,愈来愈多的机构开始寻求具有一定回报,但风险更低的投资工具,因此,RRP开始受到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青睐。目前隔夜利率也超过3%的水平,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通常RRP规模上升,代表着机构更倾向持有现金资产以对冲经济的不确定性,所以对股票资产而言,可能并不是好消息。
展望未来,在OPEC+组织决议减产后,对年内欧美期望通胀出现的快速下行增添了一定压力,而尚称稳健的美国就业数据,则提高了美联储续鹰的可能性,同时高企的美元则或加剧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美联储逆回购操作则吸引了大量风险偏好转向保守的投资人;本周即将迎来美国最新的CPI通胀数据,如果数据再度超出预期,欧美股市或可能继续震荡向下,但未来市场如果再创新低,则或是中长期较好的入场布局点。
而展望长假后的A股表现,我们并不悲观。首先,长假期间日经225指数、韩国综合指数及恒生指数等亚洲主要股指均出现3%以上的上涨,呈现与欧美市场脱钩的情况,欧美股市在长假后期下跌的情绪应不致蔓延至A股市场;第二,虽然国内整体经济回升动能仍然偏弱,但A股盈利增速全年大概率可呈现正增长;另外,A股整体估值处于低位,股债相对回报率已低于均值减二倍标准差之下,其中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的股债利差更达到历史90%以上的分位数,显示权益资产相对更具投资价值。
整体而言,目前A股市场尚需等待风险偏好改善。上投摩根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最快的阶段大概率已经过去,主权信用风险下行、中美经济基本面收敛将带动人民币资产的金融条件改善,信用有望迎来边际扩张;四季度市场的风格或更多是收敛而不是逆转;在行业方面,可关注具有外需韧性的中国供给替代(如化工/有色)和中国竞争优势板块(如光伏),以及低渗透率技术革新后的内需改善(如AR/VR),以及内需企稳后的刚性消费(如白酒/消费医疗/免税)。此外,CPI-PPI剪刀差收敛、成本缓解和盈利改善的中游制造业等,也有一定的受益机会。
风险提示:上述资料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或发售或邀请认购任何证券、投资产品或服务。所刊载资料均来自被认为可靠的信息来源,但仍请自行核实有关资料。投资涉及风险,不同资产类别有不同的风险特征,过去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前请参阅销售文件所载详情,包括风险因素。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
2022-10-10 10: 45
2022-10-10 11: 30
2022-10-10 11: 10
2022-10-10 10: 46
2022-10-10 10: 16
2022-10-10 1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