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后!三亚放大招!北京、广州最新通报!

李智 2022-11-23 20:35

上海之后,三亚也出手了。

刚刚,三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进一步加强省外来(返)三亚人员健康管理,要求所有省外来(返)三亚且“健康码”为绿码的人员,将在“健康码”“地点码”等展示界面显示“来琼未满3天”的标记提示;抵琼满3天后“健康码”仍为绿码的取消标记提示。抵琼未满3天的人员,不得去餐饮酒吧、超市卖场(包括菜市场)、休闲娱乐(包括歌舞厅、卡拉OK、影剧院、网吧、密室剧本杀、游艺厅、棋牌室、洗浴等)、文体设施(包括图书馆、健身房等)等室内人群聚集场所。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扫码测温等管理措施。

通告全文如下:

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通告2022年第245号)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为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查验管理

各类公共场所要进一步从严管理,对进入人员在严格落实测温、扫“地点码”的同时,要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或“地点码”显示红色、黄色、“来琼未满3天”),不得进入各类公共场所。

二、进一步做好常态化核酸检测服务

在全市范围内合理优化采样点布局,在各社区(村)居委会、人口密集和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增设核酸采样点,为全体市民、游客免费提供快速、便捷的常态化核酸检测服务,请全体市民、游客保持每3天不少于1次核酸检测频次(商超市场、酒店宾馆、医院诊所、快递外卖、公共交通等风险行业从业人员按规定频次开展核酸检测)。

三、进一步加强省外来(返)三亚人员健康管理

所有省外来(返)三亚人员应提前查看“三亚发布”“三亚12345”(微信公众号)关于省外来琼人员健康管理相关措施,凭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登机,如实填写“入琼码”,抵达三亚凤凰机场实施“落地检”。一类地区人员需落实“3天居家隔离+2天居家健康监测(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建议第7天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二类地区人员需落实“3天居家健康监测(3天3检)”,三类地区人员“落地检”(即采即走),“落地检”结果出来之前非必要不外出,3天内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对于需要居家隔离的应提前向居住地所在的区、社区(村)居委会进行申报,经核定符合居家隔离条件后,方可点对点从凤凰机场闭环回住所居家隔离。

所有省外来(返)三亚且“健康码”为绿码的人员,将在“健康码”“地点码”等展示界面显示“来琼未满3天”的标记提示;抵琼满3天后“健康码”仍为绿码的取消标记提示。抵琼未满3天的人员,不得去餐饮酒吧、超市卖场(包括菜市场)、休闲娱乐(包括歌舞厅、卡拉OK、影剧院、网吧、密室剧本杀、游艺厅、棋牌室、洗浴等)、文体设施(包括图书馆、健身房等)等室内人群聚集场所。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扫码测温等管理措施。

对于未及时自主报备和如实填报信息、故意隐瞒风险区旅居史及不配合落实防控措施,导致疫情传播扩散的人员,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进一步加强住宿场所的人员查验

酒店、宾馆、民宿、公寓式酒店等各类住宿场所,持续强化对入住人员的查验管理,人员入住时需扫“地点码”,同时查验行程卡、健康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情况,对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办理入住。酒店对实施酒店(居家)健康监测的入住人员,提供核酸采样服务,并督促入住人员落实3天3检,除采集核酸样本外不外出,谢绝访客。

五、上述措施自2022年11月24日零时起实施。后续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动态调整。

广大市民、游客朋友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大家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让我们携起手来,担负起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三亚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

2022年11月23日

关于调整省外来(返)三亚人员管理措施

(2022年11月23日18时更新)

根据疫情形势研判和海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细化措施的通知》有关工作要求,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对省外来(返)三亚人员管理措施进行动态调整,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一、所有省外来(返)三亚人员凭48小时内1次核酸阴性证明登机,登机前需如实填写“入琼码”,抵达三亚机场实施“落地检”。

乘坐飞机来三亚,请规范使用“入琼码”

二、对所有来琼且“健康码”为绿码的人员,将在“健康码”“地点码”等展示界面显示“来琼未满3天”的标记提示;抵琼满3天后“健康码”仍为绿码的取消标记提示。

三、来琼未满3天人员,不得去餐饮酒吧、超市卖场(包括菜市场)、休闲娱乐(包括歌舞厅、卡拉OK、影剧院、网吧、密室剧本杀、游艺厅、棋牌室、洗浴等)、文体设施(包括图书馆、健身房等)等室内人群聚集场所。

四、省外来(返)三亚人员分三类管理,具体城市(地区)名单和管理措施详见下表。

五、因未及时报备、故意隐瞒风险区旅居史及不配合落实防控措施,导致疫情传播扩散的人员,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六、后续将根据疫情形势动态更新涉疫地区名单及相关管理措施,省外来(返)人员具体管理措施按其抵达三亚时的措施执行。

省外来(返)三亚人员管理措施

(2022年11月23日18时更新)

 

序号 类别 7日内有相关旅居史来(返)三亚人员 管理措施 

1 1 重庆 

1.在抵达入市关口实施“落地检”;

2.经核定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落实3天居家隔离+2天居家健康监测,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抵琼第7天再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期间赋红码,上门采集核酸样本;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赋黄码,除采集核酸样本外不外出,谢绝访客; 

3.申请居家隔离的应提前向居住地所在的区、社区(村)居委会进行申报,经核定符合居家隔离条件后,方可点对点闭环回住所居家隔离;

4.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落实集中隔离,费用自理,完成3天隔离后,点对点闭环回住所进行严格居家健康监测;

5.管理期限自离开疫情风险地区之日开始计算,不足5天的填平补齐;

6.居家健康监测结束后参加我市常态化核酸检测(三天一检)。 

2 天津 

3 青海 

4 新疆 

5 内蒙古 

6 河北 

7 黑龙江绥化 

8 吉林松原、长春 

9 山东济南、聊城 

10 山西大同、忻州、朔州、太原 

11 陕西西安、榆林 

12 甘肃兰州 

13 江苏连云港、苏州、南通 

14 河南郑州 

15 湖南常德 

16 湖北武汉 

17 四川德阳、成都、内江 

18 广东广州、湛江、廉江 

19 广西桂林 

20 云南红河、曲靖、昆明 

21 2 北京 

1.在入市关口实施“落地检”(即采即走);

2.进入三亚后应第一时间向单位、社区(村)、酒店(宾馆)报备,落实3天严格居家(酒店)健康监测(三天三检,不包括落地检)管理措施,期间除采集核酸样本外不外出,谢绝访客;

3.居家(酒店)健康监测结束后参加我市常态化核酸检测(三天一检)。  

22 黑龙江(除绥化外的其他区域) 

23 河南(除郑州外的其他区域) 

24 辽宁沈阳、铁岭(新增) 

25 陕西咸阳、安康、渭南(新增) 

26 宁夏银川、固原(新增) 

27 甘肃天水、白银 

28 山东青岛、济宁、菏泽、临沂、德州(新增) 

29 山西吕梁(新增)、晋城(新增) 

30 安徽芜湖 

31 湖南株洲、湘西 

32 湖北襄阳 

33 福建福州 

34 四川阿坝州(新增)、绵阳(新增)、宜宾(新增) 

35 广东茂名、东莞、深圳、佛山、清远、肇庆 

36 贵州毕节 

37 云南昭通、德宏 

38 3 其他省外来(返)三亚人员 

1.在入市关口实施“落地检”(即采即走),“落地检”结果出来之前非必要不外出,3天内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2.进入三亚后应第一时间向单位、社区(村)、酒店(宾馆)报备,落实“三天三检”,之后参加我市常态化核酸检测(三天一检)。

 

三亚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

2022年11月23日

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913例

社会面筛查人员148例

11月23日下午,北京召开新冠疫情防控第422场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最新情况。11月23日0时至15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913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765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48例。

从明日开始,各类公共场所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11月23日0时至15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913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765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48例。

朝阳区352例,顺义区107例,通州区75例,海淀区67例,东城区、丰台区各55例,昌平区48例,西城区47例,大兴区46例,石景山区、房山区各14例,经开区10例,密云区7例,怀柔区、平谷区各6例,门头沟区4例;普通型1例、轻型272例、无症状感染者640例。

感染者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感染者8209至8263:现住东城区。其中隔离观察人员53例、社会面筛查人员2例;轻型25例、无症状感染者30例。

感染者8264至8310:现住西城区。其中隔离观察人员39例、社会面筛查人员8例;轻型7例、无症状感染者40例。

感染者8311至8662:现住朝阳区。其中隔离观察人员281例、社会面筛查人员71例;轻型114 例、无症状感染者238例。

感染者8663至8717:现住丰台区。其中隔离观察人员46例、社会面筛查人员9例;轻型3例、无症状感染者52例。

感染者8718至8731:现住石景山区。其中隔离观察人员8例、社会面筛查人员6例;轻型4例、无症状感染者10例。

感染者8732至8798:现住海淀区。其中隔离观察人员57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0例;普通型1例、轻型26例、无症状感染者40例。

感染者8799至8802:现住门头沟区。其中隔离观察人员2例、社会面筛查人员2例;轻型1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

感染者8803至8816:现住房山区。其中隔离观察人员9例、社会面筛查人员5例;轻型3例、无症状感染者11例。

感染者8817至8891:现住通州区。其中隔离观察人员65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0例;轻型28例、无症状感染者47例。

感染者8892至8998:现住顺义区。其中隔离观察人员102例、社会面筛查人员5例;轻型18 例、无症状感染者89例。

感染者8999至9046:现住昌平区。其中隔离观察人员42例、社会面筛查人员6例;轻型8例、无症状感染者40例。

感染者9047至9092:现住大兴区。其中隔离观察人员35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1例;轻型26例、无症状感染者20例。

感染者9093至9098:现住怀柔区。其中隔离观察人员5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例;均为无症状感染者。

感染者9099至9104:现住平谷区。其中隔离观察人员5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例;轻型1例、无症状感染者5例。

感染者9105至9111:现住密云区。均为隔离观察人员;轻型6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

感染者9112至9121:现住经开区。其中隔离观察人员9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例;轻型2例、无症状感染者8例。

北京连续2天日新增感染者数破千

社会面病例波动式上升

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当前,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北京市疫情新增病例数持续高位增长,连续两日新增感染者数过千,社会面病例波动式上升,首都防控工作正处于最关键最吃紧的时刻。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凝心聚力、持续奋战,从快从严从细抓好防控工作,尽快遏制疫情快速上升势头。

要因时因势、有度有效优化防控措施,确保工作要求落实到位。切实让社会面慢下来,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和行业责任,各区要根据本区疫情形势和社会面风险大小,制定本区写字楼、企事业单位的到岗率,动态调整控制指标,直至疫情出现拐点。加大对社会面流动性控制指标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区要对辖区内的单位开展自查,行业主管部门对重点区开展督促检查,监督组要开展监督检查。周转点、隔离点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疫情变化完善调整管理和运行机制,以科学精准的手段,杜绝交叉感染和风险外溢。根据疫情变化和进返京旅客需要,不断优化“落地检”等工作流程,强化信息技术手段支撑。

徐和建介绍,要做好医疗救治和民生服务保障工作。新国展轻症方舱医院目前已投入使用,要提高收治工作质效,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和诊疗服务,同时做好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在做好防疫的基础上,统筹抓好城市运行、生活服务保障、保供稳价等工作,统筹做好高风险区居民就医出行服务保障,严格把控全市涉及民生保障相关的商场超市涉疫处置工作,做到快封快解。

公共场所明日开始查验48小时内核酸证明

徐和建提醒广大市民,按照首都防控规定,要对进返京人员进行“三天三检”,抵京后前三天每天需完成1次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未出前居家不外出,7 天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各类公共场所要加强扫码测温,从明日开始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请市民朋友根据出行安排及时进行核酸检测,保证工作、生活、出行顺畅,共同筑牢首都疫情防控屏障。

根据疫情变化和进返京旅客需要,不断优化“落地检”等工作流程,强化信息技术手段支撑。

市疾控: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倡导非必要不离京

刘晓峰介绍,当前北京市疫情上升态势明显,社会面隐匿传播风险加大,疫情防控处于最关键、最吃紧的时刻,要因时因势、有度有效优化防控措施,从快从严从细抓好各项防控工作,尽快遏制疫情快速上升势头。

疫情高发多发的区和街乡要进一步降低社会面活动度,辖区内写字楼、企业、工厂要动态调整,减少人员流动,强调个人防护,加强监督检查;疫情零星散发区倡导居民非必要不前往涉疫地区,与疫情高发多发区的必要通勤人员,严格“两点一线”,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

刘晓峰提醒,市民朋友要提高防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倡导非必要不离京,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居家隔离及其同住人员要服从社区(村)统一管理,严格居家,不出门、不探访,配合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居家隔离人员尽量选择通风较好的房间,每天开窗通风,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消毒。日常生活、用餐尽量在房间内,减少与同住人员接触,不共用生活用品,必须接触时保持安全距离,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讲究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  

刘晓峰介绍,老年人、婴幼儿和有基础病的重点人群,抵抗力较低,为减少感染风险,应尽量减少外出,不串门、不聚会,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与外人接触,远离有发热和咳嗽症状的人员;必须外出时,要做好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注意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 ,积极接种疫苗,如身体出现不适,特别是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及时按规定就医。

朝阳区新增感染者352例

朝阳区副区长杨蓓蓓介绍,11月23日0时至15时,朝阳区新增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52例,其中71例为社会面筛查人员,281例为隔离观察人员。涉及的主要风险点位将通过北京朝阳官方平台和媒体及时发布。

杨蓓蓓介绍,我们全力保障,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扎实做好水、电、气、热等城市运行保障,统筹149家保供超市、3500余个便民网点加强生活必需品供应,加强“白名单”人员储备,保障运力。

驻区所有医疗机构应开尽开,发热门诊应开尽开,保障就医看病需求。重点加大隔离居民服务保障,确保物资供应充足,通过远程诊疗、入户诊疗、代开药品、外出转诊等多种方式保障居民就医购药需求。垂杨柳医院已开通线上“云诊疗”,提供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咨询服务,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预约,隔离管控人员也可直接在平台预约诊疗。

北京朝阳:进一步降低社会流动降低到岗率

日前,朝阳区新增病例数高位增长,社会面病例仍持续检出,社会面传播风险依然存在。我们持续加强社会面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社会流动,降低到岗率,区域内一些楼宇、园区、企业自发提出倡议,号召全区企业共抗疫情。

继续倡导居民非必要不出本区域,减少人员跨区活动,养老院、护理院等重点场所实行闭环管理,暂停开放各类密闭式休闲娱乐场所,采取线上教学,鼓励采用视频、网络、电话等线上会议。严格小区(村)卡口管理,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各项防控措施。

朝阳区继续加大追阳力度,加快处置速度。安排专人驻点检测机构,确保高风险人群单管即采即送,社会面核酸检测快采快检、快出快报,逢阳快转;我们继续快流调,滚动排查风险点位,涉外区点位及时横传外区疾控部门;继续加强隔离资源储备,快转运、快隔离、快管控,精准划分高风险区,严防风险外溢。今日新划定的高风险区域和风险点位将通过北京朝阳官方平台和媒体进行发布,请市民朋友们密切关注,如有时空交集,立即主动向所在居住地报告。

北京海淀:倡导居民“非必要不出区”

发布会上,海淀区副区长冯燕介绍,11月23日0时至15时,海淀区新增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67例,含10例社会面筛查人员和57例隔离观察人员,已全部转入定点医院治疗。

关于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冯燕表示,海淀区进一步加强社区、村疫情防控。在卡口管理方面,坚持小区、村卡口24小时值守,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措施,灵活设置快递、外卖货架,做好统一消杀,实施无接触配送。在减少人员流动方面,倡导居民“非必要不出区”,保持“两点一线”简单工作生活,做到不聚餐、不聚会、少流动。在居家人员服务保障方面,建立并动态更新居家人员中的空巢独居老年人、困境儿童、孕产妇、基础病患者等各类特殊人群台账,畅通就诊绿色通道和保障物资供应绿色通道,组织5600余名下沉干部统一编入社区防控团队,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和物资配送工作,全力做好各项生活服务保障。

丰台区新增风险点位发布

丰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新闻发言人韩新星介绍,11月22日0时至24时,丰台区新增感染者88例,包括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83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73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5例。11月23日0时至15时,新增感染者55例,包括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52例。均已转入定点医疗机构。

新增重点风险点位:

11月19日,9:12-9:33 物美超市(京港城店);9:17左右 华联精品生鲜(西罗园北路店);11:30左右 吉野家(宋庄路店);15:00左右 稻香村(万柳店);15:30左右 银泰百货(角门店);16:28左右 蒲黄榆雨林燕饺子坊;17:18-18:10 和平里西街69号;17:00左右 大槐树烤肉馆;19:14左右 广联超市(新华街店);17:30左右 紫光园饭店(横一条店);20:12左右 德运水果店(安乐林路40-3号);20:54左右 果多美(刘家窑店);

11月20日,9:30左右 广顺华联生活超市(望京店);12:08 石榴庄菜巿场(石榴园北里小区35号楼对面);12:20左右 石榴庄菜巿场门口菜鸟驿站;18:30 后广平街 路南小公园。

请与上述风险点位有时空交集或接到健康宝弹窗提示的人员,立即主动向居住地所在社区、工作单位、居住酒店报告,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北京房山区一饭店违反防疫政策私自承接婚宴,被多部门立案查处

案例:11月13日,房山区某饭店违反疫情防控政策承接婚宴。经房山公安分局、城关派出所立案调查,当日对值班经理作出行政拘留决定,拟对饭店法定代表人、经理作出行政拘留决定;经区城管执法局、城关街道行政执法队对该饭店承租建筑进行调查,房山规自分局核查,认定该建筑为违法建设并予以拆除;区市场监管局对该企业相关违法行为已立案,将进一步调查处理;消防救援支队对该饭店存在22处的安全隐患,拟进行行政处罚18万元;城关综合行政执法队拟对该饭店未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处3000元罚款。

再次提醒:疫情防控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餐饮企业要始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自觉履行疫情防控责任。对拒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引起疫情传播或者有疫情传播严重危险的,相关部门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广州海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将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11月23日

广州举行新闻发布会

通报疫情最新情况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通报, 11月22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7970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会面发现39例,其余在隔离观察、高风险区筛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检测中发现。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7735例、轻型及普通型235例,无重型、危重型患者。

海珠区22日新增7637例,新发个案仍高度集中在凤阳街康鹭、南洲街大塘、华洲街龙潭。目前高风险片区外疫情总体稳定,但存在不确定性,近日凤阳街金紫里片区疫情出现上升势头。

白云区新增个案主要集中在太和镇、云城街、钟落潭、同德街、鹤龙街等街镇,部分感染来源不明,存在隐匿传播的可能。

花都区、番禺区、从化区疫情经过一段缓冲区后有抬头倾向,22日区域核酸筛查有多管检测结果出现异常,多为输入疫情,风险暂时可控。

增城区目前需高度关注两起聚集性疫情,其中外省来穗司机引发的聚集性疫情仍在发展中,另一起建筑工地聚集性疫情正在全力处置中。

越秀区、荔湾区疫情目前相对平稳。

广州:启用19个方舱医院,实施分类救治

11月23日,广州市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通报,广州持续落实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始终把医疗救治放在首位,加强统筹医疗资源。在加强定点医院救治工作的同时,广州启用19个方舱医院,指定28家三级综合医院以“院包馆”形式接管方舱医院,实施分类救治。选派广州地区重症、感染、呼吸、中医等学科专家组建医疗救治团队,开展巡诊和技术指导。截至22日,广州方舱医院开放床位近7万张,用于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已累计出舱1.1万余人。

在方舱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有少部分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医务人员重点做好感染者健康监测,及时评估健康风险,及早识别高危因素,必要时立即转运至定点医院治疗。属地政府会同方舱医疗团队加强24小时值守,立足现有条件,全力做好方舱内隔离人员生活、医疗等各类服务保障。

广州海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将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11月23日,广州市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广州市海珠区副区长苏明庆通报,自11月13日以来,海珠区采取的强化疫情防控措施,对阻断聚集性疫情传播链条,减少社会面传播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当前海珠的疫情仍然处于高位波动期,新增个案仍然高度集中在凤阳街的康鹭、南洲街的大塘、华洲街的龙潭等高风险区,呈现重点片区病例集中多发,重点片区周边多点散发的特点,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经综合审慎研判,海珠区决定延续强化管控措施到11月27日24时。海珠区将始终尽力、细心、周到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与广大市民朋友一道,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动态调整风险等级。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分级分类管控的要求,对符合“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且第5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条件的区域,果断调低防控标准。近期,在原来病例较多的桂田、客村片区除部分高风险楼栋外,均已调整为低风险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管控标准。

近两天,对赤岗、江海、南石头等16个街道的60个区域调整了风险等级或解除临时管控措施。目前全区共有高风险区172个、低风险区16个、临时管控区47个。

继续强化社会面管控力度。为及时切断疫情扩散链条,海珠区在重点区域实施24小时不间断动态巡逻,对6座跨江桥梁、1条过江隧道和7个易攀爬点加大防控力度,对私自离开管控区域造成疫情外溢的行为严格依法追责。严格车辆进出管控区的管理,近三天,已查处货拉拉违规载客28宗。

海珠区还加强了东晓路、昌岗路、科韵路各个卡口的执法和巡查力度。在这里,也提醒广大市民朋友,积极配合疫情防控,严禁“区内”下单,“区外”收货的行为,防止货物交接过程中造成疫情传播的风险。

对于市民群众关心的物资保障方面。目前,海珠区的重点管控区集中分布在康鹭、大塘、龙潭、赤沙等片区,共涉及16436栋楼、22.89万人。目前,海珠区已经在每个重点管控区内建立生活物资配送队伍,设置150个生活物资保障点和卡口,同时加大了水果、蔬菜、大米等货品供应,按照统一标准、定时向每个片区发放物资包,目前已累计向管控区投放生活物资4585吨。

为畅通物资配送“最后一米”,海珠区向社会筹集到了电动三轮车、手推购物车、平板拉货车等配送工具839辆。“退役军人服务连”、应急社区志愿小组等暖心服务队伍,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都行走在各网格派送物资的路上。

市民朋友如果有各种问题和疑问,可以直接拨打12345政府热线或各街道、管控区24小时服务热线。10月23日以来,12345政府热线已累计受理涉疫情工单11.3万件。对于市民朋友提出的诉求,海珠区会第一时间登记、交办、解决。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