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三稳”,背后有何深意?

尤方明 2022-12-17 20:5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相关:重磅定调!事关疫情流行期、延迟退休、楼市底线等,一文读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三稳”背后蕴含何等深意?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三者均是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提出的。


201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旨在更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


202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这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的关键之举。


此次“三稳”目标的提出,指明了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点。2022年受疫情掣肘,经济发展增速与目标增速间或存在一定差距,因而在2023年,稳增长是首要目标,进而通过稳增长带动稳就业。


卢锋认为,稳物价则是未雨绸缪的准备。疫情三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中枢增速水平趋缓,但波动幅度大增;伴随着生产供给恢复强劲、需求端疲弱,二产对GDP增长贡献率高于三产,经济增长依赖外需而非内需等结构特点。


在此背景下,我国在疫情期间结构性通胀特征明显。PPI增速均值高企,主要是输入性通胀压力引发;然而CPI同比增速均值却显著低于此前十年,消费需求疲软等原因拖累内需是主要原因。


卢锋指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转变,较过往三年而言,后疫情时代的物价形成机制将出现实质性的变化。2023年一季度的压力仍然还在稳增长,通胀或不是主要矛盾。但之后新环境下供求关系会发生阶段性变化,包括流动性淤积是否会转化为消费需求的快速释放,目前仍是未知数,因而要提前作出稳物价的部署准备。


就业是民生之本。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比10月份上升0.2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7%,达到2022年内次高。


卢锋表示,前述数据反映了宏观经济波动对就业端造成的影响。首先是疫情抑制了服务业正常增长;其次,大城市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域,在常态下本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但在疫情期间经济运行和工作岗位创造能力反而受到更大影响。


卢锋着重关注农民工与青年群体的就业情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6.0%,较10月份上升0.5个百分点;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17.1%,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但仍高出去年同期2.8个百分点。


卢锋指出,应关注城镇净增就业人数对观察市场形势的特殊意义,对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调查失业率等指标具有补充认识作用。此外,非城市户籍青年人口由于经历、学历和偏好差异,在城市面临就业困难时返乡回村择业意愿较低,应当针对青年就业现实困难,多方发力、多策并举,实施积极就业促进政策。会议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恰逢其时。


此次会议亦提及平台企业。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赵忠看来,与平台企业紧密捆绑的是灵活就业等新就业形态,会议同时提出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平台企业历经多年沉浮,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意味着要以制度化、规范化的建设来促进平台经济和灵活用工的健康发展。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维度,前瞻性的法律法规亟待出台。


从受访专家的观点来看,要做到“三稳”,供需两端的政策工具需要协同发力。除却延续对市场主体减税降费的支持力度,也应当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把信心传递给消费者个体。


赵忠强调,在疫情防控政策转换的过渡期,要强化药品供应、夯实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推广加强免疫接种,为人民群众创造有安全感的环境,才能为经济复苏以及就业的回暖奠定基础。


卢锋认为,下一步应更加重视应用逆周期宏观政策工具,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