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最新研判:全年关键做多窗口即将开启!

泰勒 2023-01-02 21:38

十大券商最新研判

中信证券:全年关键做多窗口即将开启

2023年是A股的“转折之年”,1月全年战略配置期和战术入场期叠加,在全国疫情“达峰”后,将开启关键的做多窗口,建议提高仓位,配置上由12月的均衡配置转向偏成长风格。


首先,1月全国疫情流行期“达峰”可能早于预期,基本面预期迎来拐点后修复空间大,基于基本面和政策趋势判断,1月是A股2023年重要的战略配置期。


其次,2022年年末收官的市场成交和估值都明显偏低,今年开年内外资入场共振有望打破存量博弈困局,机构定价权将明显增强,结合市场估值和交易行为分析,1月A股将迎来战术交易层面关键的入场时点。


再次,战略配置期与战术入场期叠加,全国疫情“达峰”后观察适应期结束,全年关键做多窗口将在1月开启,A股全面修复行情将由政策预期驱动的第一阶段,切换至业绩预期驱动的第二阶段。


最后,建议提高仓位,配置上由均衡配置转向更偏成长风格,聚焦“四大安全”领域,包括能源资源安全的储能、风光,科技安全的半导体、数字经济产业,国防安全的导弹、航发产业链,粮食安全的种业;同时关注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工业自动化。


2、中金 | A股:开年关注疫后增长修复


2022年的A股市场受内外部环境影响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主要指数普跌。展望2023年,我们重申11月中旬发布的2023年A股市场展望《翻开新篇》中,对A股未来12个月的市场持中性偏积极的看法,10月底至今的反弹行情虽有波折但仍有望继续延续,中期重点关注增长预期的企稳,尤其是中下游领域。

我们认为当前A股仍处于较好的布局期,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中国增长走向实质性复苏,市场有望在今年迎来趋势性投资机会。配置方面,我们建议短期要紧跟政策边际变化节奏来配置,如地产链条、受疫情影响的消费板块。中期仍然是根据景气程度以及产业政策支持方向来把握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主线。

配置建议:短期紧跟政策边际变化的节奏,中期偏成长

1)预期不高、政策出现边际变化受影响大的领域,如地产链条、受疫情影响的消费,包括食品饮料、家电、轻工家居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支持平台企业发展,相关领域也值得关注;2)高景气、有政策支持、中国有竞争力的制造成长赛道,包括科技软硬件、高端制造、军工等;3)股价调整相对充分、中长期前景有待明朗的领域,如医药、互联网等,配置时机需等待政策预期变化。

3、中信建投策略:蓄势,关注三要素

近期市场震荡整固,主要有以下原因:1)经济工作会议后暂时没有新的超预期落地政策;2)疫情快速扩散市场对于经济修复弹性存在观望情绪;3)FOMC后海外各种风险担忧再起:其中主要包括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海外经济数据进一步恶化、日本央行政策调整引发海外动荡。


我们认为后续需要关注三个方面是否出现显著超预期变化:1)基本面修复弹性近期部分一线城市第一批感染者已经陆续痊愈,各地出行数据已经有复苏迹象,同时受到元旦节日影响,线下出行和消费数据得到了改善,本轮阳达峰影响不确定性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经济活动反弹幅度成为焦点。2)稳增长政策具体落地力度:十二月以来产业政策频频,信号积极。近期中央及各地政府发布了大量支持性产业政策,内容涵盖科技、新能源、消费、数字经济、自然资源、教育、交通物流等众多行业,政策对于全面提振经济的信号非常明显,后续具体刺激金额力度成为焦点。3)微观流动性:资金面紧张得到缓解。前期市场因债市波动对货币政策收紧有较大担忧,近期央行货币呈现净投放呵护节日前后流动性,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态相对宽松,市场对资金面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市场能否逐步转为净流入状态值得关注。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市场短期处于震荡整固期,后续基本面修复弹性、稳增长政策具体力度和微观流动性的改善与明朗是推动市场上行的关键。投资者可以保持耐心,观察变化,逢调整逐步展开布局



4、下一个“左侧” | 民生策略

前期反弹中较为强势的消费和地产链相关板块表现不佳,而以中下游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成长板块开始出现反弹。在一个没有足够明朗的宏观趋势以凝聚共识的环境下,投资者在基本面左侧抢跑已成“习惯”,右侧板块反而会面临各种担忧。这就造成市场的一个明显特征:一旦短期基本面拐点出现,反而意味着边际交易的结束。2022年大部分的疫情防控政策的效果是“一定程度压制消费场景,保护制造生产”,因此防控政策发生变化时,尽管消费、制造都会受到冲击,但是市场可以先交易疫情达峰后,消费场景的恢复。近期部分城市率先开始出现疫后复苏的迹象,比如城市的地铁客运量开始触底恢复,疫情感染人数达峰等等,这意味着疫后消费场景复苏交易已经进入右侧。相比之下,12月生产端的PMI仍在下行,仅为44.60%,因此市场当前的边际交易其实开始逐步转向政策调整后冲击相对大的制造业的复工复产。

基于消费和高端制造的短期博弈开始进入尾声,“房地产”相关的边际交易将再度出现,投资者可以布局:保险、银行、房地产、建材。全年看,资产配置终将回归到我们年度策略的“短久期时代”的资产定价上。适应于“短久期时代”的资产同样会契合短期边际的变化,我们推荐:有色(铜、金、钼、铝)能源(油、煤炭);对运输系统重构:资源运输、特种运输等;重资产的重估是重要方向,包括:炼厂、电信运营、电力运营。成长股投资将更多被产业政策所驱动,推荐主题:元宇宙(传媒)、数字经济。

5、海通策略:23年展望,成长望带领价值向上

风格层面,2023年成长有望带领价值向上,即成长价值风格均上涨,成长风格略占优,原因在于:第一,从基本面看成长的盈利增速更快,例如成长风格类的指数中创业板指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预计达到34%左右,科创50指数预计达到60%左右,而价值类的指数里中证100和沪深300指数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预计在12%左右。从盈利增速差看,创业板指与中证10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的差值从22年的14个百分点提升至23年的22的百分点,成长的基本面优势扩大;第二从市场环境看,23年A股整体趋势向上,因此价值成长均有望上涨,而牛市环境也更有利于成长风格的表现。

6、天风策略:连续3年Q1都有大跌 2023Q1能不能对大家好一些

历史上,每年Q1的春季躁动都十分让人期待,统计数据来看,春节到两会期间,全A指数的上涨概率超过了90%。然而过去3年的Q1,连续爆发黑天鹅因素:2020年Q1,国内、海外疫情先后爆发,春节后A股几乎跌停,3月又随着美股熔断而大跌。2021年Q1,春节前是核心资产最后的高潮,春节期间海外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美债利率大幅上行,同时300非金融股债收益差触及+2X标准差,核心资产随即见到大顶。2022年Q1,1月开始美联储在3月加息的概率快速提升到100%,大超预期,随后叠加俄乌战争和国内疫情,市场持续下跌。可能正是因为过去3年Q1的情况,还让大家心有余悸,因此2022年的年尾,从我们路演沟通下来的情况,大家几乎很少提及所谓跨年行情,并且对春季躁动也预期不高。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件好事情,给23年的春季躁动留出了空间。

7、西部策略:跨年行情有望进入第二阶段 仍是有为期

跨年行情有望进入第二阶段,市场风格转向均衡。随着流动性环境转向充裕,叠加盈利预期的切换,我们认为跨年行情将逐步由前期情绪修复驱动转向盈利预期驱动。结构上看,在疫情管控放开背景下,医药与线下消费场景的修复仍然值得关注。随着年初政策预期升温,电力,通信,计算机,电子等于新基建相关的行业仍值得关注。随深化金融改革不断推进,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过程中,直接融资市场重要性上升,关注券商业绩和估值的持续改善。

8、浙商证券:市场将结束筑底阶段 迎来转折向上的窗口

展望1月,我们认为市场将结束筑底阶段,迎来转折向上的窗口。

就大势而言,我们认为1月是转折的窗口期。从结构和情绪角度,一则,前期强势的新能源重仓股开始补跌;二则,当前情绪指标契合底部右侧特征;三则,结合季节规律,1月市场容易发生转折。从基本面角度,一方面,结合库存周期规律和基数效应,2023Q1有望开始见底向上;另一方面,风险偏好层面,市场已经逐步消化第一波疫情影响。

就结构而言,关注新成长和稳增长,预计主题也将活跃。针对新兴成长,结合渗透率投资框架,重视电池新技术、光伏新技术和半导体部分子领域。针对传统经济,结合短周期复苏的背景,综合2023年景气前瞻,积极关注中游环节,如工程机械、建材、钢铁等。此外,从季节规律角度,2010年至2022年,1月国防和银行上涨概率最高(62%),钢铁、交运、汽车、机械、石化次之(54%)。

9、中银策略:迎接开年布局良机

进入2023年,海外紧缩及内需疲弱这两大压制因素都将极大概率获得缓和。国内短周期也即将从宽货币紧信用经济下的衰退后期逐步迈向宽信用稳货币经济回温的扩张前期,信用回温将成为明年A股最为重要的逻辑主线。2023年国内即将步入2020年开启的长波萧条期内的第二库存周期,中短周期有望迎来上行共振。经历了近3年的压制,明年国内信用环境有望得到更为明确的修复,货币政策有望仍将维持合理充裕,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本市场有望打开新的慢牛格局。进入1月,市场有望迎来开年布局良机。

10、招商策略:复苏再望,备战科创

Image

Image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