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以“聚焦高质量发展 开启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十一届银华基金资产管理论坛上,银华基金业务副总经理、投资管理一部总监李晓星表示,对今年市场的关键词是“重拾信心,聚焦成长”。各种政策支持以及一些宏观环境的变化,非常利于市场信心的恢复。去年有很多标的的基本面情况其实超预期,但股价调整幅度却不小,这个背后的核心是信心的缺失。如果今年它们可以继续兑现自己一直基本面的趋势,这些公司的估值可能会得到修复。他认为今年最大的变量是市场信心的恢复,同时最看好科技成长股方向。
李晓星表示,各项政策措施将在今年有所体现,经济增速预计会快于去年。财政赤字率基本保持稳定略升,政府支持以稳为主,地产市场以防风险为主,平台经济逐渐焕发活力,消费复苏可期。总体以市场化的方式休养生息,消费拉动经济逐步恢复,整体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兼顾安全。他尤其看好成长股方向,继续选择业绩持续兑现的优质公司。包括电动车、光伏、储能、海风、国防军工、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信创、互联网、消费医疗、创新药以及食品饮料等行业。
新能源是变化很大的行业,李晓星也是市场中在10多年前最早开始看新能源出身的研究员之一。这个行业最开始特别小众,对整体基金表现并没有太大影响。wind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截止目前,现在从行业来看,新能源对基金业绩表现已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然后新能源也开始被冠以“抱团”和“躺赢”的代表,一旦一个板块开始成为“躺赢”的代表,那他可能也就要开始大幅调整之路,去年新能源板块整体大幅跑输市场。展望2023年,新能源交易拥挤的问题可能会逐渐得到解决,一致预期逐渐碎裂,我们相信投资机会也将逐步显现,特别是那些业绩能够持续超预期的优质公司。
电动车方面,2022年的数据在12月份之前都是持续超预期的。四季度至2023年年初基本面不算很好,产业链公司排产下行比较明显。但李晓星认为,最重要的股价位置还是偏理想的,悲观预期大部分都得到了体现。2023 年美国电动车市场会迎来较好的增长,国内和欧洲的销量预期都会迎来修复,股价位置孕育了一些机会,他会更多聚焦在上游资源、差异化较大的电池以及贴近消费者能留存住利润的整车标的;中游材料大规模扩产,持续关注竞争格局的变化,聚焦盈利能力有所提升的环节。
光伏来看,现在市场上总体来说担心产能过剩。但李晓星认为,长期看制造业永远是产能过剩的,因为扩产从来都不是壁垒,而制造业最终反应的是合理的利润率和成本的规模优势,最终是个开工率和利润率的平衡。一旦有超额的利润率,或者门槛不高,总会有很多的资本进入,让它降到一个合理的利润率。他觉得光伏最大的变量就是硅料产能扩张带动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行,整体看供给端的约束不大,2023年光伏装机量快速增长的逻辑得到进一步增强。在所有环节都过剩的情况下,产能约束不是核心,利润将在各个环节之间重新分配,整体产业链回归合理利润率。
风电方面,2022年对于海风预期过高,近期调整也比较大。李晓星表示,这个位置来说,对于竞争格局的一些变化,目前的股价位置反映相对来说比较充分。对于海风来讲,毕竟是从5年的维度能够看到预期几倍增长的市场。在目前的估值分位以及预期反应的情况下,他认为这个板块现在投资非常具有吸引力。
储能行业整体仍然处于爆发期,股价调整提升了相关公司一定性价比,在高预期背景下,相关公司的业绩增速值得跟踪。对于新能源的方向,李晓星认为真实基本面的情况比市场预期还是要好一些的,特别是在储能这块。其他科技相关的比如军工、半导体、信创、传媒互联网,都是他相对看好的方向。
医药方面,李晓星表示:“2023 年我们比2022年更乐观,短期疫情受损的板块,包括严肃医疗和消费医疗,或可迎来边际改善,大部分医药标的都有望实现恢复性高增长。对于其中需求旺盛、可择期的医美、医疗服务等,我们预计还会有不错的超额收益;CRO/CDMO 因一级市场投融资数据下滑、地缘政治风险等原因,回调后估值和股价都在低位,继续看好其中业绩稳定可持续高增的标的。”
2023年大消费行业回归基本面选股,复苏是主线,升级和价格弹性标的收益率或更高。随着投资者对于消费复苏信心的修复,估值迅速修复,厂商到经销商再到终端全链条信心恢复,表现为今年目标制定的更加积极、渠道打款备货意愿有所改善,但基本面的配合需要时间。
复苏的方向明确,李晓星表示对全年消费板块保持乐观。看好业绩确定性高的白酒,受益于复苏的食品龙头,及部分业绩确定性较强、有自身成长性的个股。
对于房地产行业,随着房地产政策的明显放松,整体经济也将走向稳增长,但房地产行业投资更多的是看政策边际变化,板块超额接近尾声。
【个人简介】李晓星:银华基金业务副总经理、投资管理一部总监。5年500强实业经历,11年证券从业经历,超过7年基金经理任职年限,英国剑桥大学与帝国理工大学双硕士。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四、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五、基金由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网站www.yhfund.com.cn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2023-02-11 12: 14
2023-02-11 12: 00
2023-02-11 11: 30
2023-02-11 11: 15
2023-02-11 11: 00
2023-02-11 10: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