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交易型指数基金(ETF)市场继续高歌猛进,新产品密集面市。但新发ETF发行后规模却出现断崖式下跌。今年以来新发的40只股票ETF(统计股票ETF和跨境ETF),发行总规模276亿元,最新规模不足127亿元,相对发行规模已经“腰斩”。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行业应摒弃“重首发,轻持营”理念,避免同质化竞争,在ETF产品布局上突出创新和差异化,明确产品特色和市场定位,同时做好持续营销和投教工作,实现ETF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新发股票ETF规模“腰斩”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今年以来新发的40只股票ETF,最新规模126.79亿元,相比发行规模减少149.06亿元,规模萎缩54.54%。
其中,绿电50ETF首发规模超17亿元,目前只剩1.54亿元,成立不足3个月规模缩水超90%,并沦为小微基金。疫苗ETF的规模从成立时18亿元降低到目前的不足8亿元;另外,工业有色ETF、中证1000增强ETF、创业板ETF增强等产品规模缩水超过9亿,萎缩幅度都在60%以上。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股票ETF成立时会有一部分“帮忙资金”,停留时间较短,叠加投资者持有短期化等因素,导致ETF上市后规模出现明显缩水。
谈及上述现象,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表示,ETF规模整体缩水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果是发行后短时间就出现较大规模缩水,可能和“帮忙资金”撤出有关。此外,今年成立的ETF大多为细分赛道ETF,随着市场行情回调,这些赛道型产品的吸金效应也有所减弱。
一位公募市场部负责人表示,近期新ETF上市后规模缩水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股票型ETF多为市场热点,新发产品顺应风口,加上券商在首发激励下对新产品卖力营销,容易造成ETF新发规模“虚高”;二是ETF产品标的不断细分和优化,且自身具有费率低、效率高等工具性优势,很多投资者由“炒股”转向“炒ETF”,ETF的持有资金也越发短期化。
在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孙桂平看来,新发ETF规模大幅缩水有几方面原因,一是今年发行的ETF创新产品很少,同质化严重产品竞争力不足;二是在权益市场动荡加大的背景下,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资金快进快出趋势明显;三是部分机构投资者为了获取基金公司首发的激励提供“帮忙资金”,在期限到期后,“帮忙资金”撤出也会引起ETF规模的大幅缩水。
成立不满半年
四成产品沦为小微基金
新发ETF上市后规模锐减,40只新ETF中已有17只规模低于2亿元,占比42.5%;5只产品规模不足5000万,占比12.5%。
孙桂平表示,新发基金沦为“迷你基金”,损害了投资者利益。而为了维持产品运作,基金公司仍要持续投入资源,又造成了资源错配。
去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成熟指数型产品做大做强,加快推动ETF产品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权益类基金占比。
关于如何推进ETF市场高质量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应在产品布局上调整思路,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可持续性。
孙桂平表示,基金公司应更深入挖掘市场,寻找具有创新性、未来市场潜力较大、具有长远投资价值的投资标的发行ETF,避免同质化竞争;第二,基金公司应树立“轻首发、重运营”理念,把资源投入到ETF的日常管理、持续宣传、投资者教育和市场培育等方面,通过提供长期优质服务做大产品规模。
王铁牛也认为,对于ETF市场来说,既要关注新发产品,也要关注老产品的持续运维和服务。新发ETF产品在关注短期热点的同时,也要多考虑长期趋势来进行布局。
汇成基金研究中心建议,基金公司在发行ETF产品时,可增加研发环节的投入,做好前期调研,优先考虑契合投资者配置需求、具有长期持有价值的基准指数和ETF。在ETF销售和运营过程中,基金公司和券商可关注产品的长期持续经营,让投资者理解产品属性,关注长期投资业绩,共同打造良好的ETF生态圈。
2023-05-29 09: 52
2023-05-29 09: 48
2023-05-29 09: 44
2023-05-29 09: 37
2023-05-29 09: 20
2023-05-29 0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