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低迷、基金发行不佳的背景下,发起式基金成为市场宠儿。截至12月15日,今年新成立的发起式基金数量已达375只,创历年新高。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密集布局发起式基金,体现了基金公司对权益市场的长期信心。不过,尽管发起式基金成立门槛较低,但后续也要经受“三年清盘”的考验。各家公司应多举措开展“持营”,提升产品投资业绩,改善投资者获得感,才能不断做大规模。
年内新成立375只创新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发起式基金数量达到375只(不同份额合并计算),超过2021年、2022年全年的数据,创2012年首只发起式基金成立以来的历年新高。
从产品类型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指数型基金、公募FOF是今年发起式基金的主力军。
基金公司方面,今年华夏基金发行的发起式基金数量最多,达到32只,易方达发行20只,南方、嘉实等都超过了14只。
对于年内公司密集布局发起式基金,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表示,首先,由于市场波动较大,导致新基金特别是权益类基金发行比较困难。其次,发起式基金相对募集门槛较低,同时需要基金公司自有资金参与募集,在市场较弱的时候,更容易发行成功,也可以彰显基金公司对未来市场的信心。
“今年市场较为低迷,新基金为了保证成立而采取发起式。”华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表示,今年基金公司开发的指数类产品比较多,更多是战略布局,需要发起式基金为公司培育产品发展的“种子”。
有望进一步扩容
展望后市,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市场继续低迷,发起式基金还可能进一步扩容。
基煜基金表示,从今年基金发行的结构来看,债券型基金仍然是主力。权益方面,由于市场情绪不高,很难有较多的增量资金,发起式基金数量大概率还会增加。明年,随着海外利率的下降和国内基本面回升,市场大概率将回归常态,基金发行局面可能会有所好转。
上述华南基金公司也表示,一方面,如果市场持续低迷,基金发行遇冷依然会延续,发起式基金数量和占比还会进一步增长。另外一方面,基金公司为了培育新生代基金经理也会采取发起式布局。但是受限于自有资金额度限制,基金公司还是会谨慎评估。
发起式基金推出的宗旨是与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在市场低迷期间可以起到“保成立”的作用,但后续也往往面临“三年清盘”的压力。
对此,王铁牛表示,发起式基金成立后,在如何保持投资业绩、维护投资者体验,以及保持一定规模避免清盘压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挑战。
“此外,基金公司的产品线布局也应更为合理。”王铁牛认为,基金公司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力,在现金类、固收类、权益类等类别中进行均衡布局;其次,对于创新类产品,比如养老金产品、指数化产品、REITs等,应根据公司战略定位、投研团队特点、渠道优势等进行布局,以更好地取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谈及如何做好后续管理,上述华南基金公司认为,对于指数类产品,要进行前瞻性布局,会结合行情进行持营;对于主动权益基金,会在三年期间沉淀业绩,提升投资者获得感,逐步获得投资者信任而做大规模;公司层面,会不断加强资产研究和提高前瞻性布局能力。
2023-09-22 10: 35
2023-09-22 10: 36
2023-09-22 10: 37
2023-09-22 10: 57
2023-12-18 10: 30
2023-12-18 1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