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A股市场震荡之下,国内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逆市“狂飙”,不仅诞生规模超千亿元的股票ETF,总规模更是跨越2万亿元大关。ETF已成为今年基金公司规模增长的“财富密码”,为做大做强旗下ETF整体品牌或特色ETF单品,各大公司“花样”发力,发掘增值服务来提升投资体验。
“花样”发力服务
Wind统计显示,截至12月15日,沪深交易所上市ETF总规模为2.04万亿元,其中,权益类(含股票ETF、跨境ETF)规模为1.64万亿元,占比超过八成。不仅诞生了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科创50ETF、华夏上证50ETF等ETF“巨无霸”单品,更有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多家公司权益类ETF规模已经超过千亿元。
作为A股场内规模最大半导体ETF的掌舵人,国联安基金日前携手国内半导体行业权威研究机构爱集微,共同发布“集微·国联安全球半导体景气度指数”,希望通过打造一系列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指标,锻造“半导体ETF投资之锚”。
国联安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章椹元表示,半导体产业本身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将一些半导体指标集合起来后,更加综合地体现半导体行业景气程度,然后用类似于PMI指标,来反映该行业景气程度,持有人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基本面。“投资策略方面,我们制定一揽子的计划,包括波段操作、长期持有计划等,而不是让投资者一味简单地买入并持有。”
实际上,国联安基金并非孤例。今年以来,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华安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均推出了ETF相关的增值服务栏目,从更加系统专业的角度给投资者带来更多投资建议或策略。
例如,华夏基金推出直播间《ETF有约》、华宝基金推出ETF会客室、易方达基金推出指数直通车ETF盘后直播等,从“流感来袭,医药投资机会如何?”“从智能制造大会看机器人板块投资机会”“AI芯片再迎升级,国产芯片机遇如何?”等行业主题切入,从投教和产品介绍角度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此外,嘉实基金早在2019年便打造的“Super ETF”品牌于去年5月全面升级后,便围绕“超级机遇、超级闭环、超级工具、超级便利”,为投资者提供全天候、交易及流动性便利的闭环选择,从而带来长期可持续回报。
全面比拼“内功”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ETF赛道成为行业最“卷”赛道,不仅比拼产品创新,更考验基金公司的整体实力。
某公募ETF负责人表示,随着指数化投资理念逐渐被投资者接受,ETF产品创新和机制优化不断加快,给基金行业带来重大革命,将从根本上重塑投资格局。展望未来,随着ETF产品开发不断规范、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境内ETF市场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投资者对ETF产品的认识会日益加深,参与程度将越来越高。
上交所创新产品部高级经理刘畅表示,作为场内的交易型工具,ETF具有成本低、交易透明、资金使用率高、分散化投资等特点,是一种很友好且实用的工具型产品。从美国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个人投资者通过投顾实现对ETF的配置,因此,推动国内ETF市场进一步发展,投顾大有可为。
华证宝券零售业务总部联席总经理王莽也表示,在ETF标的持续扩容,且越来越难以分辨的情况下,为投资者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从而提升投资体验非常重要。
2023-09-22 10: 35
2023-09-22 10: 36
2023-09-22 10: 37
2023-09-22 10: 57
2023-12-18 10: 00
2023-12-18 0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