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上午,东吴证券2024年年度策略会在上海拉开帷幕。对于“此日中流自在行”的主题,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东吴香港副董事长陈李解读道:“此日中流自在行的意思是我们必须对大周期有清醒的认知,在大的周期和趋势面前,我们不要与之做对抗。”
展望2024年经济形势,陈李认为温和再通胀是2024年中国经济回升的最大动力。对于如何推动温和再通胀,他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是,以“三大工程”填补房地产景气下滑,地产拐点已经出现。
二是,以弹性汇率应对可能的出口下降。由于2024年全球经济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出口可能还会出现下滑。陈李指出,目前我们的贸易竞争对手,都在强力干预货币,使之贬值推动出口。我们有必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证出口价格优势,恢复弹性汇率是必要的。
三是,以中央政府负债率提高来减轻地方财政支出压力。他认为化债过程中可以参照日本经验。尽管日本负债率高企,但是近些年日本地方政府本息支出并没有明显增加,化债最重要的是降低每一年的本息支出,意味着:发低利率新债置换原来的高利率债;发更长期债置换原来的短期债;中央政府应该在举债上承担更大的责任,掌控债务总规模,转移支付给地方进行支持。
陈李进一步指出,未来,财税改革过程中,中央政府的负债占比会更大,而地方政府负债占比会相对减少。他认为有效的债务扩张不存在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我们中央政府杠杆率还有提高空间的情况下。
此外,陈李还提到一个即将遇到的债务挑战,即由于老龄化,以及退休人口数量增加,2027年社保会出现明显缺口,且会至少扩大到2040年左右。为了填补社保缺口,中央杠杆率会被动提高。
海外方面,陈李认为2024年美国经济应该会出现下滑。2023年美国经济没有下滑,主要因为在美联储加息的过程中,债务压力最大的是美国政府,而美国企业和个人并没有受到直接冲击。一方面,美国大多数家庭部门住房按揭是此前较低的固定利率;另一方面,美国的中小企业在疫情期间获得了优惠利率。美国的大企业,比如纳斯达克前15的企业都是净现金流企业,没有债务,所以也没有受到影响。但2024年,美国企业和个人如果新增借贷,可能会导致美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展望2024年资本市场,陈李认为如果美联储能在2024年第二季度降息,A股和港股都有可能出现明显反弹,中国资产估值会进一步提振。他认为2024年资本市场下行风险有限,但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目前持谨慎乐观态度。2024年,整体看好成长股。他认为尽管我们在大周期背景下会有一些顾虑,但是人工智能、生命工程、能源革命可以突破原有的经济周期。技术革命和创新是陈李看好成长股的最主要依据。
2023-09-22 10: 35
2023-09-22 10: 36
2023-09-22 10: 37
2023-09-22 10: 57
2024-01-03 17: 44
2024-01-03 17: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