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业务监管进一步升级,多家公募巨头紧急宣布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
暂停!暂停!大招来了
2月6日,证监会对融券业务提出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的措施:
一是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
二是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
三是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
消息一出 ,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分别公告称:公司将严格落实证监会关于融券业务的相关要求,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审慎稳妥推进存量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逐步了结,确保相关业务平稳运行。
1月以来累计平仓金额约9亿
整体风险可控
监管层面持续加强两融业务监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前市场波动较大,强制平仓将给市场带来更大的风险。
证监会2月5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26%,较年初有所下降,最低维持担保比例(平仓线)通常为130%。从实际平仓数据看,1月以来全市场累计平仓金额约9亿元,占融资规模的万分之6,且标的和投资者都高度分散,整体风险可控。
证监会同时表示,在当前市场形势下,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证监会将引导证券公司全方位做好客户服务,通过延长追保时间、动态下调平仓线,保持平仓线弹性,以减少强平风险和市场压力。
防范两融强平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券商已采取措施防范强平风险。
按规定平仓线通常为130%,有券商表示,公司已因应市场情况,修改两融相关条款,包括平仓线下调等。此外,记者了解到,券商普遍延长保证金追缴时间,以最大限度避免投资者被迫强平。
资深两融业务从业者告诉记者,客户一旦被强平,按照规定,需要在下一交易日开盘前以此前最新交易日的跌停价挂单。如果强平数量过大、以跌停价挂单者太多,容易导致相关个股开盘跌停,倘若涉及个股范围较大,则会形成踩踏,对市场信心造成打击,继而导致股市的大面积飘绿。
“小范围强平整体危害性有限,大面积强平就像多米诺骨牌,一块倒下,后患无穷。”受访人士直言。不过,专业人士普遍预计,当前A股尚不具备大面积强平风险。“我手下有一个员工专门负责两融追保,最近几天需要追保的客户数量的确有所增加,但目前为止都能交得上,还没有被强制平仓的。”有券商人士告诉记者。
该人士表示,是否被强制平仓,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股价表现,二是强制平仓线,三是触及强平线时的保证金追加时间。
券商积极行动谨防强平
一方面,调整平仓线。按规定,券商设置的平仓线一般在130%以内。为了降低融券投资者的强平概率,一些券商已在调整强制平仓线。
有券商表示,目前公司已在修改两融条款,其中就包括平仓线的下调等,不过还在等待审批。
另一方面,延长保证金追缴时间。投资者触及强制平仓线后并非立即强制平仓,而是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追加保证金,保证金到位即可避免强平。目前,券商普遍延长保证金追缴时间,以最大限度避免投资者被迫强平。
雪球敲入风险基本释放完毕
东吴证券分析师胡翔、葛玉翔表示,从历史情况来看,市场位于阶段性底部时,两融平均担保比例基本处于215%—225%区间内,当前两融平均担保比例(225.90%)已接近历史极值,且仍远高于130%平仓线,预计两融大规模平仓风险总体仍可控。
东吴证券分析称,当前剩余未敲入雪球产品规模已较为有限。后续若市场仍持续下行,雪球敲入所造成的抛压亦不必过分担忧。
证监会三天发声10次
A股大涨!
事实上,为了提振市场,防范市场风险,监管层近期已连续出招:中央汇金等国家队入场救市、鼓励上市公司增持回购、全面暂停限售股转融通、开展上市公司走访调研等系列措施。
近3天,证监会罕见向市场10次发声。
2月6日一早,中央汇金官宣,充分认可当前A股市场配置价值,已于近日扩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增持范围,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证监会随后表态,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持续加大增持规模和力度,将为其入市操作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加畅通的渠道;并将继续协调引导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社保基金、保险机构、年金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更大力度入市,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加大回购增持力度,为A股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全力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多重利好之下,2月6日,A股全线大涨。截至2月6日收盘,三大指数均涨超3%以上。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改善,全市场超3800只个股上涨,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126.05亿元。
2024-02-07 10: 38
2024-02-07 10: 01
2024-02-07 09: 45
2024-02-07 09: 21
2024-02-07 08: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