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3年,在市场行业轮动的速度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过度押注单一行业往往会给投资者造成较大的波动和回撤,于是均衡配置的理论开始被越来越多投资者提起。而事实也证明了均衡投资确实更适宜国内产业快迭代的大背景。在长期维度下,指数化投资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
易方达基金与上交所、中证指数公司联合打造310指数直通车特别栏目,旨在为投资者解读最新市场,分享沪市及指数投资的前沿知识,解决投资者的疑惑,解析中证A50指数投资机会,邀请了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上海证券交易所创新产品部高级经理徐洋、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市场服务部经理陈怡行共同参与交流解读。
市场有明眸,龙年看龙头——中证A50指数你了解多少!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直播回看)
访谈金句
庞亚平:中证A50指数共计七点特征:大市值风格凸显,市场代表性强;行业分布均衡,“新经济”占比不断提升;聚焦细分龙头,紧跟时代Beta;盈利能力突出,净利率与预期营收增速领跑同类宽基;分红能力稳健,深受投资者青睐;纳入ESG和互联互通筛选规则,进一步优化选股逻辑;指数历史表现优异,风险收益比高。
徐洋:作为首个由中国的指数公司发布的全市场50指数,中证A50既具有市场表征性高、行业分布均衡等“50家族”的共有优势,又具有聚焦三级行业细分龙头、纳入ESG评价标准等独特亮点,可谓是中国版的“漂亮50”。
陈怡行:整体看,无论是在ROE还是净利率指标下,中证A50均具备明显盈利优势。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中枢下行,强者恒强的动量效应显著,A股及海外行业均体现出净利润向龙头集中的趋势。
文字实录
庞亚平:各位直播间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先抛砖引玉一下,简单展望今年行情,2024年的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将不断得到巩固和增强。我国经济发展仍具有良好支撑和有利条件,市场空间广阔,产业体系完备,物质技术基础雄厚,人才红利不断增强,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宏观政策空间较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将进一步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
考虑到当前A股市场无论从资产定价,还是从长期配置价值来看,都已经进入了价值区间,截至四季度末沪深300指数的风险溢价(ERP)已经突破过去5年98%的高分位;以产业资本净增持为代表的A股行情领先指标已出现,A股市场已具备估值修复条件,当前位置机会大于风险。这样就不得不提到相关投资方式,需要我们多利用指数化投资工具,先请老师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吧!
指数基金助力把握时代β
徐洋:我们通常说,指数基金是一种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时代β的优质工具,那就让我们复盘一下过去二十年A股市场上最核心的时代β在哪里。
国内产业结构变化经历了4轮大类行业风格切换,回顾2005年至今,A股随国内产业发展重心的变化经历了较为典型的4轮大类行业轮动,从2005年至2011年间快速城镇化带动上游资源和中游制造占优,到2011年至2016年间,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浪潮带动的科技(TMT)行情,再到2016年至2021年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居民消费升级带来的大消费占优,再从2021年至今,国内增速换挡、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背景下的红利+科技的杠铃型策略占优。每一轮的行业风格轮动都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鲜明特点,而从时间维度上来看,行业风格轮动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均衡投资的重要性,过分押注某一行业往往错过行业轮动下的投资机会。
陈怡行:没错,在这样的背景下,均衡投资往往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长期投资体验。说到我们今天的主角,中证A50指数是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2024年1月2日发布的指数,选取50只各行业市值最大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行业分布较为均衡,更全面刻画各行业代表性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同日,10家基金公司同时上报对应的ETF。
中证A50指数有望展现更高的弹性
庞亚平:那么我们今天就重点讨论,中证A50指数如此优秀表现的原因是什么呢,刚刚老师讲到的第一点是来源于其行业均衡的特点,其行业均衡的特点能通过均衡覆盖各行业领军公司,既实现了风险的分散,更重要的是捕获了各行业的发展机会。我们来拆解一下吧!
陈怡行:那么接下来,我从编制方案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中证50指数的行业均衡的力量。首先,从静态视角来看,中证A50指数的细分行业覆盖颗粒度比较高,凭借着50只成份股,覆盖了高达中证二级行业的86%。大多数的宽基指数,对现有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存量重心较为贴近,所谓存量其实更多地反映的是历史的积淀,但这也就导致大金融等行业往往占比偏高;但实际上从增量重心看,工业、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信息技术等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呈现在出一种放大的趋势(金融业在2023年仅占GDP现价8%),特别考虑到前述产业的细分结构较金融业更为繁杂,所以很多传统的宽基指数对于产业结构的全面性描述不足,行业覆盖的颗粒度较低。而从中证A50指数编制所使用的中证行业分类看,中证A50对于11个中证一级行业实现100%覆盖,对于35个中证二级行业实现86%的覆盖,所包含的行业广度对比很多传统宽基指数,其行业覆盖颗粒度也更为突出。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动态视角来看,偏均衡的中证A50指数能更敏锐捕捉产业趋势变化以及其在A股中的映射。可以从中证二级行业视角出发,观察中证A50指数成份股自由流通市值占比的结构变化,由此检验中证A50指数是否能够较为敏锐地反映国内产业趋势/景气波动带来的A股交易主线变化。从2015年上半年至今,虽然行情主线常有切换,但都能被指数成份较好刻画。
徐洋:我也来举几个例子。例如,此前供给收缩背景下的能源、有色等资源品占优,居民消费升级下的食品饮料占优,创新药浪潮,碳中和推动的新能源产业崛起,以及较近的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科技行情、低息时代下的红利占优等均能够被中证A50指数较为及时地捕捉。其能够综合体现国内产业趋势映射到权益市场的动态变化,帮助投资者捕捉经济整体发展的大β。作为典型的行业均衡指数,聚焦于A股细分龙头企业的中证A50指数,在后续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时期,将有望展现更高的弹性。
庞亚平:除了均衡外,展望2024年,投资选龙头,仍然是一条颠扑不破的投资逻辑,这一规律在历史周期演绎过程中能够屡次经受住市场考验,也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特别是在周期相对底部,存量博弈时期,布局盈利韧性更强的龙头企业可以成为穿越周期的法宝。然而,我们对于投资龙头企业的一个忧虑是,当龙头企业市值扩张到领先地位时,其成长收益最丰厚的时期可能已经错过了。
针对这一痛点,中证A50指数也给出了解决方案,而这也就是我认为这一指数另一重要创新点与优势所在:中证A50指数通过下沉行业颗粒度的创新选股机制,可以更早、更精准地捕捉各个细分行业龙头的估值崛起期间的收益。中证A50指数将龙头选择标准确定为“在所属中证三级行业内过去一年日均自由流通市值排名第一”,这一标准有利于在更早期筛选出潜力龙头,就像是编织了一张更精细的网,把那些“生命力旺盛,刚刚跃出水面”的锦鲤提前筛选出来。这也就是中证A50指数这只新的龙头β的创新价值所在。
陈怡行:是的,中证A50指数编制聚焦行业龙头,便利投资者“一键配置”各行业优质龙头企业,来引导中长期资金流入战略新兴领域。核心龙头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各行业“核心资产”的代表,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成果的重要体现。中证A50指数以中证三级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作为待选样本,再按照自由流通市值由高到低选取5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并保持各个二级行业至少入选1只。共覆盖30个中证二级行业以及50个中证三级行业,相较其他50宽基指数,中证A50指数纳入更多细分行业龙头公司,纳入更多新经济领域龙头公司,龙头特征鲜明,大盘蓝筹风格显著。各个龙头企业依托护城河效应,可以受益于产业渗透率与市占率的共振提升,有望展现出更强的穿越周期能力。反映在收益表现上,中证A50成份股近十年来相对各自所处中证一级行业指数的超额收益显著。
从指数表现来看,自2015年指数基日以来,中证A50指数的涨幅在35%左右。从历史收益表现来看,至2023年底,中证A50指数近五年、近八年的年化收益分别约为4.6%、3.3%,中证A50全收益指数近五年、近八年的年化收益分别6.8%、5.6%,相较其他同类型50指数,中证A50指数的周期历史收益表现更优。从指数的风险收益情况来看,中证A50指数自2015年以来的年化波动率、最大回撤、夏普比例相较于同类宽基指数具有明显优势。
徐洋:这块我也补充一下,从市值风格和市场代表性来看,中证A50指数成份股大部分是大盘,从总市值的角度来看,1000亿元以上的成份股共计有39只,占到50只成份股累计市值的权重高达93.39%。从财务指标来看,虽然中证A50指数成份股只占中证全指成份股数量的1%,但它的总市值、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分别高达16%和18%,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占比在18%、17%左右,具有非常好的市场代表性。
庞亚平:感谢两位老师的补充,我们另外发现中证A50指数所彰显的龙头力量,也展现在其出色的盈利能力上。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中枢下行,强者恒强的动量效应显著,A股及海外行业均体现出净利润向龙头集中的趋势。中证A50指数汇集了各细分行业龙头成份股,分行业对比来看,中证A50指数成份股净利率的中枢水平远高于万得全A各行业的净利率中枢,龙头企业的盈利相对优势凸显。
(1)盈利角度,从整体ROE来看,截至去年三季度,指数整体ROE水平为12.28%,明显高于同类宽基指数。
(2)增速角度,历年指数上行的主要驱动因素来自于EPS盈利驱动的。指数未来两年的一致预期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也是领先的。这意味着未来能够有一个不错的盈利能力。
(3)分红角度:分红能力比较稳健,指数最近12个月的股息率大概在3%左右,但股息率受到股价上涨下跌的影响比较大,我们同样去观测它的历史派息率,就是用现金分红总额除以净利润,我们发现中证A50指数历史的派息率稳定高于30%,这就意味着上市公司经营比较稳定。
陈怡行:是这样的,我们研究发现,中证A50指数极致的龙头特征也有望使其在市场反弹的过程中率先受益。中证A50指数的编制规则要求入选股票需要为纳入陆股通范围的上市公司。外资持股占中证A50成份股流通市值的7.0%,明显高于其他主要宽基指数,这显著抬升了外资对于中证A50指数成分股的定价共识。在美元加息进程趋于尾声,全球流动性逐步走向充裕的背景下,指数也有望迎来更大幅度的反弹。在国内机构资金方面,公募基金重仓股占中证A50指数成份股流通市值的8.65%,高于同类宽基指数。公募基金的青睐也有望为中证A50指数后续的行情演绎构筑起有力支撑。就像我们之前所介绍的,龙头的力量与均衡的力量,构筑起了中证A50指数的核心投资价值!
徐洋:作为首个由中国的指数公司发布的全市场50指数,中证A50既具有市场表征性高、行业分布均衡等“50家族”的共有优势,又具有聚焦三级行业细分龙头、纳入ESG评价标准等独特亮点,可谓是中国版的“漂亮50”。在宏观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为投资者提供了布局更具时代特性的核心资产的优质工具。
中证A50均具备明显盈利优势
庞亚平:那么现在是不是布局这个指数的好时机呢,我们进一步展开讲下,根据对细分行业筛选中证三级龙头的要求,我们认为指数具有均衡的力量;基于对高自由流通市值的要求,我们认为它具有龙头的力量,盈利相对稳定;由于进行ESG负面剔除,我们认为指数会具有治理的力量。
2005年至今,国内重点产业更迭多次,对应A股也经历4轮不同产业领衔的牛市:2005年至2010年,当时是城镇化浪潮,涨得好的是上游周期、制造;2011年至2016年,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以TMT为代表的科技板块有较好表现;2016年至2021年,经历了居民消费升级,外资大幅流入,下游消费具有一定的超额收益;2021年到现在,我们国家逐步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红利加科技主题,成为市场关注的主流。
长期来看,如果从2015年到现在过度重仓单一行业或风格,风险是比较高的,多行业的均衡策略,有助于适应A股产业快速轮动的特征。
我们也统计了2015年至今中证A50指数和单一大类行业的夏普比率以及期间的最大回撤。中证A50的夏普比率明显优于单一重仓某一个大类风格。同时中证A50指数的最大回撤在多数年份也都是优于重仓于某一个大类行业的。
徐洋:均衡的力量还体现在它能够敏锐地捕捉历史上每一个阶段的产业变化趋势。比如从2015年到2017年,供给侧改革下资源品价格的回升,可以发现中证A50指数所覆盖的中证二级行业中这些板块的权重是相对于历史其他时期有所上升的;再比如,最近人工智能的热潮受到关注,我们发现人工智能板块二级行业的占比也是有环比的改善。
陈怡行:是这样的,大多数宽基对产业结构存量重心有较好刻画,但对增量结构的描绘不足。传统宽基指数中金融产业市值大,从而权重高,但从经济实际增量来看:工业,服务业,信息技术贡献更高。通过指数规则创新,中证A50的细分行业覆盖颗粒度较高,行业均衡性更佳。前面我们也提到了,35个中证二级行业,中证A50覆盖比例达到了86%。
整体看,无论是在ROE还是净利率指标下,中证A50均具备明显盈利优势。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中枢下行,强者恒强的动量效应显著,A股及海外行业均体现出净利润向龙头集中的趋势。整体看,中证A50指数汇集各细分行业龙头成份股,因此指数常年能够维持相对较高的盈利增速,指数整体ROE水平为12.69%,明显高于同类宽基指数。此外,中证A50指数未来两年一致预期营收同比增速分别高达9.43%、8.87%,领跑同类宽基。
分行业对比来看,龙头企业给中证A50指数带来了相对盈利优势。类似于美国标普500指数,中证A50指数成份股选取的是行业内盈利水平更高的优质股。除少数行业外,指数成份股的ROE水平与净利率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万得全A各行业成份股的中位数水平,龙头企业给中证A50指数带来的盈利相对优势凸显。
徐洋:中证A50指数的分红能力稳健。稳健的分红能力既是上市公司经营稳健的信号,也是投资者寻找安全边际的参考指标。中证A50指数历史派息率(现金分红总额/净利润)稳定高于30%,近12个月股息率约为3%。此外,从个股视角来看,中证A50指数在过去3年、5年连续派息的成份股数量占比分别高达88%、82%,显著高于沪深300指数的80%、64.67%。
在当前宏观环境下,红利资产的稳健属性深受投资者青睐。当下海外不确定性波动加大;并且近期国内货币政策持续宽松,低利率环境下债券类资产的吸引力相对下降,投资者会更加关注股息回报。
纳入ESG和互联互通筛选规则,进一步优化选股逻辑
庞亚平:在成份股的筛选过程中,中证A50指数要求入选标的必须满足两条标准:
首先,中证A50指数将可持续发展特征纳入考量范围,剔除了中证ESG评价结果在C及以下的上市公司证券。ESG负面剔除规则有利于提升指数超额收益,降低波动率,从而强化指数的投资价值。
其次,中证A50指数要求入选股票必须为“沪股通”或“深股通”证券范围的上市公司。近年来,外资在A股中的参与程度不断加深,且定价权显著增强。在外资持股占流通市值比重的对比中,中证A50以7%的占比领先其他宽基。未来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与全球风险偏好的改善,外资持股占比较高的中证A50指数投资价值有望进一步凸显。
陈怡行:没错,之前在2020年的时候,Nature Communications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ESG因子有望给指数带来超额收益:
其中,E因子受益于碳排放交易等支付转移机制与新能源产业崛起,提升企业盈利;G因子反映企业经营治理能力,经营稳定公司呈现更高超额收益。
按照公司治理得分对全部A股进行分组回测,从组1到组5的公司治理得分依次增高,结果显示:平均而言,公司治理得分越高的股票分组收益率越高,公司治理得分越高的股票分组波动率更低。
可见,这条A50指数按照中证ESG评级规则进行ESG负面剔除,有利于提升指数超额收益,进一步提升指数的投资价值。
随着ESG投资理念在国内的不断深入人心,2020年至今国内ESG主题的基金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6月底,指数型ESG基金规模达1297.90亿元,占比40.65%,但相比全球市场(ESG ETF规模4520亿美元)仍有较大资金增量空间。
七大核心特色构筑中证A50指数投资价值
庞亚平:是的,加上从估值的安全边际、盈利触底回升的逻辑看,关注价值突出。从历史经验回测来看,中国A50指数在盈利上行周期内相对于其他同类的宽基是具有明显的超额收益的。也就是说,当盈利周期触底回升,再配合信用发力,后续经济有望逐步修复,在这样的环境下,中证A50的相对配置价值更为凸显。
我最后给大家来画个重点!刚刚老师们讲得非常全面,我记了一下中证A50指数共计七点特征:大市值风格凸显,市场代表性强;行业分布均衡,“新经济”占比不断提升;聚焦细分龙头,紧跟时代Beta;盈利能力突出,净利率与预期营收增速领跑同类宽基;分红能力稳健,深受投资者青睐;纳入ESG和互联互通筛选规则,进一步优化选股逻辑;指数历史表现优异,风险收益比高。
感谢大家的陪伴与支持。最后提醒下大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本次交流仅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投资者参与。本次交流所有内容都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我们下次见,拜拜!
免责声明:嘉宾言论系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意见。为保护版权,文章中的嘉宾言论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或引用,也不得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截取、删节或修改。文章所述观点均为当时观点,不代表对未来的预测,如因为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平台及嘉宾所在机构均不承担更新义务。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平台及嘉宾所在机构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投资者应自行承担投资行为的风险与后果。
风险提示: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净值会因为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投资者需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谨慎选择合适的产品并详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基金的具体风险请查阅招募说明书的“风险揭示”章节的相关内容。
2024-02-26 23: 20
2024-02-27 08: 00
2024-02-26 23: 43
2024-02-26 21: 34
2024-02-26 21: 13
2024-02-26 20: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