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监管层多维度调研、摸底头部量化机构,涉及规模、策略、模型等多个方面,引发市场关注。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监管举措的完善,行业竞争会更加良性;加大对程序化交易、融券等行为的约束,未来量化策略降频或成趋势,更加注重基本面、价值投资。
同时,指增产品在成分股上的选股比例也引发讨论,有人认为提高成分股选股比重,防止偏离指数过大,有利于控制下行风险;也有人说未来不对标某类指数、全市场选股的量化策略或成发展趋势。
监管加强和量化机构交流
促进行业竞争更加良性
近年来证监会加大对量化交易的监管,包括加强量化交易监测分析、建立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加强私募融券监管等,维护市场公平交易和健康生态。
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表示,随着监管措施不断完善,违规行为出清,行业竞争也会更加良性。量化私募应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改进数据获取的效率和准确性,长期来看监管趋势或将推动量化投资策略向中低频操作和价值投资方向转型,更加注重基本面分析,而非过度依赖技术分析。这将有助于稳定市场环境,减少非理性投机,注重价值投资,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念空科技称,量化私募的监管会越来越专业和细致,这对行业长期发展有利。未来管理规范、能够快速适应监管规范的机构会长期存活下来并有机会壮大。“量化私募想要长期发展,必须要有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策略能力、完善的风控体系和合规的公司治理。这些软实力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
吾执投资创始人、投资总监孙敏认为,未来量化行业发展有几个方向:一是未来国内大部分主流产品收益预期要下降一些,更接近美国等成熟市场的产品的收益状况;二是在未来五年中,由于收益预期下移,客户更追求稳健性,量化产品的低波动、低回撤状态非常适合当前的市场;三是量化产品的细化与差异化,未来客户可能会把目光放宽,投资偏好会更分散。“我们也会做更多的新策略体系测试,总的目标是开发风险收益较高的策略。”
另外,大岩资本表示,随着监管对程序化交易、融券等行为的限制,量化降频将成为趋势。参考海外成熟市场,基本面量化在有效性更高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因诺资产也称,随着量化投资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降频是必然的选择。因为量化投资的基本假设是策略不能对市场造成显著影响,因此规模越大的策略,往往换手率就越低。
指数增强产品或迎变局
私募布局量化选股产品
近期,有传闻说,监管向多家量化私募征求意见,或对量化指增产品成分股持有比例提出要求。多家私募向记者表示,最近有非正式的讨论,主要是规范指增产品命名,不干预量化策略,相关规定还在讨论之中。
“作为私募指增产品投资机构,可以接受私募指增产品相对指数偏离度高于公募同类产品,但也不希望是偏离过大的‘挂羊头卖狗肉’式产品。” 朝阳永续基金研究院研究总监尹田园说。
格上基金研究员遇馨表示,目前还没有看到确定的消息。不过公募指增要求成分股占比不低于80%,如果未来私募也有类似规范,也有一定的好处。一方面对投资者比较友好,一定程度上避免偏离过大,导致较大的回撤;另一方面对私募提出更高要求,需要不断强化自己的选股能力。
孙敏认为,若传言属实,通过设定成分股持有比例的限制,可以确保指增产品在追求超额收益的同时,不偏离其投资目标和风险特征,有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性和稳定性,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这对吾执旗下指增产品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我们各个产品线一直严格控制风格及行业敞口暴露。”
新方程量化投研总监张锦升表示,指增产品的目标是追求超越跟踪指数的回报,通过量化底层模型或基本面等方法,对指数成分内外个股的选择和占比上进行调整。“提高成分股内的比重虽然会降低预测信号的自由度,但有利于降低策略的下行风险,更多是收益和风险上的权衡。”
另外,据记者了解,越来越多的私募开始主推不对标指数的量化选股产品。大岩资本称,公司2022年上线了不对标指数的量化选股策略,也叫空气指增。相比之下,传统指增产品有风格、行业的约束,而量化选股策略能更充分地发挥模型的Alpha能力。
北京某百亿量化私募表示,公司发行的第一个产品,策略就是量化选股,即全市场选股,不对标单一指数,“我们认为,量化选股是未来趋势,无论从合规性、收益性来看,都更加符合趋势和需求。”
姚旭升称,对于大部分私募来说,指数增强、量化选股两个策略底层的选股模型是基本一致的,区别就是风控端,指增会根据对标指数做一定的风控约束,严格控制某些行业的暴露,而量化选股的限制相对较少。所以一般指数增强的超额收益没有量化选股高。“量化选股策略可以对全市场所有赛道的成分股都进行计算和预测,从而选出有潜力的股票,有更好的选股自由度。未来私募量化的发展方向可能会更趋向于量化选股,可以规避拥挤赛道,更容易获取超额收益。”
张锦升认为,经历此次风险后,成分股内的预测能力在指增策略评估中的比重会上升,未来空气指增和对标指数的指增的差异化会上升。一些对标全市场综合指数的产品,比如中证全指指增,介于以成分内选股为主的指增和空气指增之间,能够较好地满足客户对全市场Beta的配置需求,未来可能会是量化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24-04-01 13: 35
2024-04-01 13: 34
2024-04-01 13: 15
2024-04-01 12: 37
2024-04-01 12: 37
2024-04-01 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