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晨: 推进改革创新 强化“投研+产研+政研”三位一体研究体系

曹雯璟 2024-04-10 11:50

随着公募费率改革持续推进,传统的“以研究换佣金”模式在新的监管环境下面临压力,迫使券商研究所寻找新的盈利点和业务模式。面对生存压力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不少券商研究所积极行动起来,以改革创新推进转型,并持续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开拓更多收入来源。近日,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申万宏源证券执委会成员、申万宏源研究总经理周海晨,就行业大变局下,券商研究所“新打法”进行探讨。

周海晨表示,长期来看,建体系、强队伍、树品牌的机构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要注意到金融业的功能性定位以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研究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积极拥抱新趋势,做好前瞻性布局。

image.png

以下是采访实录:

中国基金报记者:券商研究所人才流动加剧,今年以来,10多家券商研究所人员发生大变动,从下至上涉及研究员首席、所长等众多岗位。如何看待券商研究所人事变动较往年加速的现象?这是趋势是否会延续?

周海晨: 公募基金降费降佣加剧了市场竞争,推动卖方研究市场的格局重构,并且随着监管政策趋严,券商研究所急需迭代自身管理和盈利模式,从而导致了人才的流动和重新配置,这也符合行业发展的规律,未来行业大平台效应将更加显现,同时在监管引导下也将更有序健康的发展。人才流动这一现象将伴随着行业格局的重构的整个进程中。对于券商研究所,应尽快适应现有变化,优化盈利模式和战略定位,并持续优化人才培养和发展体系,为组织发展提供源动力。

中国基金报记者:“明星”分析师以及各行业的首席分析师,往往是一家券商研究所团队中至关重要的核心力量。贵所在吸纳人才和研究梯段建设方面,还有哪些考量?

周海晨: 吸纳人才方面:

根据控股公司战略及研究所整体布局,围绕重点领域完善研究人员配置,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研究团队。根据岗位及团队建设需要,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并举,对各系列岗位进行分类招聘,通过简历筛选、笔试面试、背景调查等步骤,选拔出合适的人才。

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方面:

研究所秉持着“培育百年团队、拓展人才价值”的理念,经过三十余年的积累和沉淀,建成一套全周期的人才培养体系,包含全系列人才发展纲要、全面的培训课程框架、分阶段培养项目、带教体系,配套的人才发展保障制度以及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夯实团队可持续发展根基。

研究所按照职能类别,建立覆盖研究系列、业务系列、中后台职能系列和管理系列的人才发展纲要, 对于人才的招聘、培养与发展、激励与保留等环节均有体系化的安排,以纲要为蓝本制订配套的人才发展计划,并通过全面的培训课程、分阶段培养项目加以落实,同时建立双通道职业发展路径,搭建员工成长平台。

研究所不断探索和迭代投研方法论体系,自有开发设计专业课程,形成体系化的培训课程框架,并不断品牌化和产品化升级,目前已有“行研精英训练营”、“投研特训营”和“外滩研学堂”等系列品牌课,建立涵盖新员工、中生代员工和骨干员工不同发展阶段的培养项目,为储备和培养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基金报记者:研究所的主要收入来源分仓佣金受到直接影响,从目前来看,公募费率改革对券商研究业务形成的冲击大吗?影响几何?

周海晨:公募费率改革对券商佣金总收入的影响和冲击相对较大。当前市场不同机构对费率改革的影响进行了测算,在费率改革前,公募基金交易费率约万分之七至万分之八,费率降低后市场平均佣金率约是万分之四,静态来看佣金收入可能面临腰斩。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积极因素。公募佣金降低后能更加凸显研究在佣金分配中的作用,研究的专业性价值将进一步发挥出来。过往的佣金中包含的内容较多,费率改革后向佣金进一步向研究本源回归,综合研究能力强、协同机制完善、持续稳健经营的大型证券研究所将更加受益。

公募费率改革对行业格局的影响较大。一方面,传统“研究换佣金”的盈利模式亟需改变。尽管近年来机构投资者的快速扩容为盈利模式的转型提供了更多时间,但行业转型发展的趋势不可逆,降佣降费的大背景下,证券研究机构的转型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费率改革也使得行业竞争格局改变。交易佣金率的下调将推动卖方研究加速向头部机构集中,在经历激烈的行业竞争后,大型研究机构的综合优势可能会进一步凸显,这也符合国家推动“一流投行”建设的客观要求。

中国基金报记者:为应对激烈竞争带来的生存压力,多家券商研究所从去年就开始推进改革转型。贵所是否有改革创新推进转型?一些打法是否发生变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海晨:申万宏源研究近年来一直主动推进改革创新,一方面我们根据申万宏源证券整体的布局,积极推进“研究+投资+投行”的竞争策略。充分发挥研究的专业优势和“敲门砖”作用,为公司综合金融业务发展提供研究支持与业务引流,推进研究价值转化。

同时,从投资、投行及其它业务条线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完善研究体系和研究布局,充分发挥公司综合金融服务优势。近年来我们在服务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军工装备产业发展上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在不断提升对实体经济服务能力的同时也开创了综合金融服务的新模式。

另一方面,我们强化“投研+产研+政研”三位一体的研究体系。近年来我们申万宏源研究所加快推进转型,根据不同类客户的研究需求,形成以投资研究、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为核心的一体化研究体系,扩大研究服务覆盖面,增加专业化、体系化的研究服务供给。投研方面,以二级市场股票为研究对象,重点聚焦行业和公司中短期的投资价值研究,服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机构等机构投资者。

产研方面,在前期产业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刚揭牌正式成立了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定位“公司产业发展智库及大投行(含股权投资)业务的战略支持平台”,以服务国家产业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公司大投行业务等为研究导向,开展高起点、更前瞻、更深入、更完善的产业中长期研究。

政研方面,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2020年我们整合所里政策研究资源组建了专门的政策研究室,专注对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及金融资本市场政策进行研究,持续提升对中央决策部门的影响力、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力,近三年来累计向决策部门上报意见建议近100篇,有20多篇建议获得重要领导批示。在“投研+产研+政研”一体化的体系下,目前申万宏源研究已经实现对机构客户、产业客户、政府客户的全方面服务。

中国基金报记者:费率改革之下,一些券商研究更加注重多元发展与布局,一些在加大对内服务力度。对于券商来说,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突围,打造品牌影响力?

周海晨:一是坚持专业为本,夯实证券研究体系。第一,专业研究是证券研究机构的立身之本,基于专业研究进行的估值定价是提升资本市场定价功能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证券研究机构要以研究体系为基础,不断提升对各类资产或要素的估值定价能力。近年来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要素及新资产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资产形态。

第二,以专业研究为基础,不断提升证券研究咨询的品牌力。研究机构要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加深对细分产业的专业理解,提升对行业前景的判断能力,围绕科技研发规律、产业发展阶段、境内外可比公司情况、产业上下游状况、公司技术优势、公司商业模式、核心研发人员等不同因素加大对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研究。只有专业有深度的研究才能为客户、为市场创造价值。

第三,以专业研究为基础,积极推进行业标准建设。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证券研究不仅面临国内同行的竞争,也面临外资机构的激烈竞争。

这些年来,申万宏源研究发挥体系优势,持续完善在行业指数和行业分类上的标准建设。在指数体系方面,申万宏源研究根据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先后推出了碳中和、专精特新、高端制造等指数,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与业绩比较基准,具有重大的市场引导意义。在行业分类标准上,我们根据新经济、新产业的新特征,在2021年推出了申万宏源行业分类2021版,立足于“盈利驱动、估值聚类、物理形态、使用习惯”四大分类原则,行业类型与股票覆盖更加全面,也更好的反映了新经济的发展特征和需求。

二是挖掘比较优势并形成特色。证券研究机构要基于自身股东特点、人才储备、地域优势、业务特色,根据自身优势形成差异化发展方向。如一些券商专注于某个行业领域或某项业务领域,在该细分领域中可以实现更深的产业理解和资源积累,掌握细分行业的垂直资源,可通过加强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培养其在细分行业领域或业务中的核心竞争力。

一些地方券商深耕本地资源,可通过与区域股权市场加强合作,协助地方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专板,强化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研究支持。部分券商固收类业务存在优势,可强化研究部门与该部门的协同,形成业务特色。

中国基金报记者:未来,券商研究所改革转型的方向还有哪些?存在哪些机遇?

周海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是未来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证券研究机构要加大研究服务的重点领域。券商研究所要积极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接下来要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推进研究创新和服务创新。

科技金融方面,要积极迎接AIGC等对传统研究咨询业务的重塑,在研究咨询服务中融入智能投研,在金融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利用AI、大数据等技术对金融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分析,强化对新兴技术资产的估值定价能力,深入研究科技产业的运作模式和发展前景。绿色金融方面,要更好把握绿色产业研究方向,大力发展ESG研究策略,持续弘扬ESG投资理念,推进碳定价估值的市场化,优化市场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

强化对绿色相关理念的研究,推出更多绿色指数和产品。数字金融方面,要加强研究数字产业创新发展路径,不断提升对数字要素的估值定价能力,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指数体系。抓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综合融资需求,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咨询服务,更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普惠金融方面,要通过研究为更多居民提供普惠服务,做好信息传递的公平、及时和公开,做好市场预期引导。深入研究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金融机构推动客户与服务下沉、实现自身业务转型提供咨询服务。养老金融方面,要加快补齐研究短板,将其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加强对养老产品配置、养老产业的研究,深入研究养老金融和养老产业服务链。

中国基金报记者:在新形势下,“蛋糕”缩小会加剧券商研究所内卷。未来,券商研究所还会面临哪些新挑战和困难?

周海晨:短期内研究所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卖方分析师人数屡创出新高,不论是头部机构还是新兴的研究所都在扩容。从业人数的增长也使得证券研究行业的竞争加剧。近5年数据显示,前十名券商的分仓佣金份额持续下降,从2019年的45%下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42%,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且卖方服务的同质化明显,全行业研究所覆盖标的超过三千家,上市公司年报分析每年约20万篇,数量增长的同时需要提高研究服务的差异性和服务效率。

长期来看,建体系、强队伍、树品牌的机构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当前证券研究机构在经历一轮激烈竞争以及供给侧改革后,行业集中度将有所提升,对于研究所成立时间长、团队规模大、研究体系完善、品牌影响力大的大型龙头研究机构,将获得更多的市场机遇。但同时也要注意到金融业的功能性定位以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都对传统研究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积极拥抱新趋势,做好前瞻性布局。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