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基金周思聪:2024或是医药行情反转之年 创新药方向有望迎来大级别行情

叶诗婕 2024-06-03 11:32

“在长期逻辑、市场主题、低估值、低持仓等多重因素催化下,2024或是医药行情反转之年,而广义创新药方向有构成大级别行情的条件。”平安基金基金经理周思聪在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她认为,医药行业政策周期已于2021年触底,2022、2023年持续向上,当下医药行业已步入新政策周期。

周思聪是医药领域的进攻型选手,在医药消费领域研究经历超15年,投资经历超10年,擅长把握医药行业创新药等细分赛道投资机会和挖掘优质个股。

深挖行业价值 围绕高景气度行业挖掘个股

周思聪的投资框架注重深挖行业价值。在子行业的选择方面,她倾向选择高景气度的子行业,向景气度要收益。“从长期的维度看,资本市场最有效的因子永远是成长性因子,因此做投资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站在高景气的赛道上。只有在高景气度的赛道上,选到好的投资标的的可能性才高。”周思聪指出。

周思聪特别强调了选择子行业时将看重“三好两率”,一是行业所处周期位置好,行业收入增长率高,即基于独特的国情,国内几乎所有的医药子行业都有较大的空间,部分消费子行业也处于生命周期早期阶段;二是行业竞争格局在变好,龙头公司市占率快速提升,即子行业内的公司有序竞争或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差异化竞争,典型代表是白酒以及近两年的创新药行业;三是行业商业模式好,即子行业在产业链位置较关键,有较好利润空间,典型的是提升整个产业链效率的子行业,比如 CXO、餐饮供应链等。

选择完子行业之后,在个股的选择上,则运用两条路径和一个原则进行选股——产业链式纵向延伸,例如通过对创新药子行业的研究,进而将创新药产业链从创新药延伸到CXO,进而延伸到原料药,再到制药设备、包材、辅料等;相关行业横向拓展,例如通过对于餐饮行业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延伸到餐饮供应链、休闲食品、速冻食品、甚至商超等行业。

周思聪表示,她坚持的选股核心原则是寻找利基个股,即那些专注于自己赛道、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竞争对手进入壁垒的企业。她认为,这类企业才能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从而最终实现复利式投资收益。

交易层面,周思聪则会选择好赛道上的优质公司做集中持股和中长期持股,以市场为镜子对交易进行修正。她认为,要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做投资,选择自己能够深度理解的投资标的。周思聪还表示,会尤其注意区分由情绪波动、估值波动、业绩波动和逻辑变化带来的四种不同的股价波动。

2024或是医药行情反转之年 创新药方向有望迎来大级别行情

对于医药行业的投资,周思聪认为,医药行业投资重在把握两个周期,即避开向下的政策周期,以及寻找向上的产品周期。此外,也需要结合当下的宏观环境和市场资金情况。

周思聪指出,2021年起医药行业已经步入两个新周期。政策周期方面,2021年政策周期已触底回升,2022、2023年政策周期持续向上;产品周期方面,2021年是中国创新药产品周期新的起点,是中国创新药发展史上极具意义的一年,第二代国产创新药纳入医保、中国改良型新药在国外成为治疗的首选方案,广义创新药行业审批的提速。

基于此背景,周思聪称,2024年或是医药行情反转之年。

她分析称,当前医药板块的情况是,有长期逻辑,即长坡厚雪、老龄化等大逻辑利于支持医药行业的大周期行情;短期有催化剂以及热点投资主题,当前有GLP-1、阿尔兹海默、基因编译等超级主题利于资金对于医药行业的关注,医药行业的投资热度提高。另一方面,市场存在分歧实则利于医药行情节奏的演绎,例如关于反腐是否还会持续以及对医药企业造成影响,美国是否会对中国的生物医药进行制裁。周思聪还强调,医药行业估值已处于合理水平。机构持仓经历反弹之后的下杀以及CXO带来的恐慌式卖出又回到低位。

行业方面,周思聪表示,广义创新药方向有“近眼前的大级别行情”。她表示,当所有医药子行业都处于底部区间的时候,投资上应当适度提高风险偏好,优先选择有机会实现戴维斯双升的医药子行业。

周思聪称,目前我们重点看好整个广义创新制药行业(有符合医保导向的创新产品周期的化药、生物药、仿制药、中药创新药、CXO、原料药等)的行业性投资机会以及创新医疗器械和设备的个股性投资机会。相关标的创新性突出,相关领域受集采等政策影响较小,且是医药生物领域最具成长性的子板块,在未来反弹行情中反应较快、弹性显著。

投资主线方面,她则重点关注商业化和出海的创新药投资主线。

商业化主线方面,看好已经实现商业化并且产品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企业,这些企业有望能够实现自主供血,降低对于资本市场投融资的依赖度,随着业绩持续兑现,市场表现有望不断走高;出海创新药投资主线方面,聚焦能够实现产品出海的企业,在FDA审批标准逐步明确之后,具有临床价值和壁垒的创新药和企业有望走出国门,加入全球化竞争,探索自主定价市场。

基金经理周思聪履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证券从业年限计算自2008年7月2日截至2024年3月31日;投资管理年限计算自2014年1月13日截至2024年3月31日。曾先后担任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基金经理、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2023年5月加入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基金经理。

风险提示:本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及最新《招募说明书》,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