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圳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先行先试方面又有新进展。
记者从深圳数据交易所获悉,近日,在该交易所,全国首笔气象公共数据产品完成场内闭环流通交易,全国首个低空经济数据产品也完成了交易上架。
全国首笔气象公共数据产品
完成场内闭环流通交易
近日,数聚乘(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数据交易所引入中国气象局亚洲高分辨率陆面模式大气驱动场与土壤湿度数据,将气象数据与城市各行业数据相融合,用于研发城市智能体预测决策大模型,成功完成全国首笔气象公共数据产品场内闭环流通交易。
据悉,中国气象局于2023年11月在深圳数据交易所上架了8类19项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涵盖卫星、雷达等实况观测数据以及预报产品等,并授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公共服务中心”)运营。
此次完成交易的气象数据将用于城市智能体预测决策大模型的研发中,并在城市治理多种场景中得到应用。
在城市能源消费和环保管理领域,用于预测城市能源需求的峰谷变化,以及监测空气质量、污染物扩散情况等,以便合理调配能源供应,指导城市环保管理工作。
在城市交通和物流领域,可通过预报天气、道路结冰发生概率,预测交通拥堵状况,提前优化交通路线,调整运输计划,降低物流成本。
在城市旅游和文化活动领域,可帮助旅游从业者合理安排游览线路和活动时间,提升游客体验感。此外,还可用于指导城市文化活动、规避恶劣天气影响。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可以帮助了解城市气候特点、气候变化趋势等,指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和宜居性。
在城市应急管理领域,可用于预测台风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评估应急响应和救援的效率和效果,为应急响应和救援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还可结合人口、经济等基础信息进行灾害影响评估。
在城市生活消费领域,通过建立“气象+消费”大数据分析模型,生成气象与消费关联度大数据分析报告,可解构消费热点、对日常消费品进行销售预估,助推城市经济发展。
前期,中国气象局推动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在机制、平台、产品和流通交易上展开探索,通过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为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奠定基础;建立气象数据流通交易监管平台,为进入市场的气象数据产品打上“数据身份证”,为产品线上流通交易提供技术支撑;首次构建“需求在场内、产品在场内、联系在场内、交付在场内、交易在场内”的全程可追溯的场内交易流程,由此推动气象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的发挥。
全国首个低空经济数据产品完成交易上架
在数据要素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的实践中,武汉市无人机整机骨干企业——飞流智能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代表。飞流智能是国内领先的超低空四维数据服务商,围绕其海量低空数据,由武汉东湖大数据提供数据登记评价和交易赋能服务。在东湖大数据的撮合下,飞流智能于2024年5月25日率先完成了全国首个低空经济数据产品在深圳数据交易所的交易上架。
这一创新突破,助力飞流智能拓宽了业务渠道,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飞流智能总经理刘启认为:低空数据产业链已逐步形成数据生产+数据加工+数据服务+数据资产的标准化流程,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依托底层的数据,关键是有效数据。
低空经济数据产品的交易上架,迈开了数据要素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的第一步,意味着以低空经济产业为底座的低空数据类交易之门也正式开启。此举也再次证明了数据要素在低空经济领域的重要价值,为其他同类企业在数据要素与低空经济的融合探索方面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将激励更多企业积极探索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机遇。
从长远来看,随着数据要素与低空经济的深度融合,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资源配置将更加优化、整体竞争力也会日益增强,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2024-06-04 18: 31
2024-06-04 17: 29
2024-06-04 17: 29
2024-06-04 16: 35
2024-06-04 16: 35
2024-06-04 16: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