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质生产力,广开控股亮相金交会,知名经济学家连平发声!

江右 2024-06-22 11:10

6月21日,第13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金交会)在广州举办。作为本届金交会的顶级战略合作伙伴,广州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开控股)携旗下金融、产投及园区板块精彩亮相。

广开控股和旗下板块亮相围绕“科技金融引领新质生产力”主题,通过现场展览、银企签约、特邀知名经济学家连平先生作主旨演讲、新书推介、业务推广等一系列丰富活动呈现,展现了广开控股和旗下板块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和发展成果。

作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在金交会围绕金融有效支持新质生产力进行主题演讲。连平表示,我国银行业虽资金规模巨大,但却难以全面有效匹配科创金融需求。因此,为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大力营造科创投资发展的良好生态,积极构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有机结合并具有更高匹配程度的科创金融支持体系。

会上还有重要战略签约,广开控股与15家合作银行签署以多元化金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合作协议,综合授信总额超过1700亿元人民币。广开控股董事长严亦斌表示,此次签约仪式是双方在金融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经过近一年多来的实践、细化及优化后,粤开证券“‘粤管家’财富管理服务品牌2.0”也在会上发布。

粤开证券研究院院长罗志恒: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财政和金融的支持

广开控股旗下金融板块代表企业粤开证券举办“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活动。粤开证券总裁助理、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作《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实现路径》主题演讲,对新质生产力之逻辑内涵、发展现状以及实现路径进行深入分析解读。

罗志恒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经历了从提出到完善和系统化的过程,用一句话概括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逻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二是稳定当前短期经济、推动中长期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三是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然要求。

同时,罗志恒提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财政和金融的支持,其中财税制度和政策尤其可以发挥出较大的效果。

2023年3月,粤开证券发布以“陪伴式”服务为特色的“粤管家”财富管理服务品牌,经过近一年多来的实践、细化及优化,成效初显、品牌名声逐步打响。为充分发挥作为社会财富 “管理者”的功能作用,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与专业水平,本届“金交会”上,粤开证券发布“‘粤管家’财富管理服务品牌2.0”版本。

获15家银行综合授信超1700亿元,广开控股董事长严亦斌:是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广开控股与多家银行机构围绕“多元化金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盛大举行,广开控股董事长严亦斌出席签约仪式并作致辞。

严亦斌表示,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作为金融创新和服务优化的重要方向,正逐渐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器。加快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的现实需要。

此次签约仪式是双方在金融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广开控股将以这次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为契机,与各位合作伙伴一道,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充分践行多元化金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责任,沿着“以强促大、以优促强”的科学发展路子继续巩固实力,不断提升市场化及专业化水平,为广州开发区 黄埔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为广东继续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领头羊作用贡献积极力量。

随后,在双方领导、嘉宾及与会代表的共同见证下,广开控股与15家合作银行签署以多元化金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合作协议,综合授信总额超过1700亿元人民币。

严亦斌与罗志恒重磅专著,共解“城投转型向何处去”

当前我国正处于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作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载体的城投公司,其应当如何转型、转向何方等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重大课题。在此背景下,广开控股兼粤开证券董事长严亦斌与粤开证券总裁助理罗志恒共同撰写的专著《城投转型向何处去:基于财政可持续和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视角》出炉,于本届“金交会”上重磅发布。

据介绍,该研究成果由严亦斌与罗志恒合作完成,既是一部研究城投转型之专著,也是一部汇聚二位作者多年实践经验和深度思考之结晶。

据罗志恒介绍,本书选取了广州、深圳、上海、苏州、合肥五个城市中的典型案例,对城投的过去与未来进行了全面呈现,提出了城投转型的实质、总体思路与可能方向,并通过总结各区域优秀经验做法,寻找可落地的实施方案,为城投服务下一步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专业严谨的建议与对策,也为探索城投在未来经济社会中更好发挥作用的路线图提供了研究参考。

连平重磅发声:应积极构建具有更高匹配程度的科创金融支持体系

会上,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作为广开控股此次“金交会”的特邀嘉宾,以《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金融有效支持》为题做主旨演讲,深刻剖析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质,并强调了金融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连平先生指出,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和动力,科技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于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机构通过提供风险投资、创新贷款等多元化金融产品,有效支持了科创企业的资金需求,降低了科技创新的风险和成本。成熟和发达的风险投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与科创融资需求之间具有较高的匹配性,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连平同时也强调,我国金融供给结构与科创金融需求之间存在“双欠匹配”现象。现阶段我国金融结构的特点仍然是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信贷融资占全部融资比重过高。但银行提供信贷通常是投向成熟的企业,不能承担较高的风险,特别是投向风投行业和股票市场,因此我国银行业虽资金规模巨大,但却难以全面有效匹配科创金融需求。因此,为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大力营造科创投资发展的良好生态,积极构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有机结合并具有更高匹配程度的科创金融支持体系,持续疏通科技金融目前存在的堵点,全面提升科技金融质效。

凯得资本刘哲文:破译招商运营“新打法”

广开控股旗下招商板块凯得资本以“招运耦合,集群联动,打造新质产业落地生根良好生态”为主题举办主题演讲、在园企业家分享沙龙等系列招商业务推广活动。

凯得资本首席产业运营官刘哲文发表以《招运耦合,集群联动,打造新质产业落地生根良好生态》为发表主题演讲,通过对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区情介绍,展示了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沃土”;在产业招商方面,凯得资本以“产研引领精准招商、完善全球招商布局、瞄准战新产业龙头、链接知名产业资本”四步,打出了招运联动的新质“组合拳”;同时,在园区运营方面,围绕新质产业发展,凯得资本深化招投运联动,强化服务赋能,为企业注入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动能。

高新科控杨政和:开创了独树一帜的“金科园”模式,广开控股缔造了超7000亿元的产业生态圈

广开控股旗下广州高新区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新科控)副总经理杨政和在会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创了独树一帜的“金科园”模式,累计投资约200亿元,撬动区域产业项目总投资超1200亿元,缔造了超7000亿元的产业生态圈。

杨政和表示,广开控股作为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中成长壮大起来的新型国有企业,始终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使命,成功闯出了一条有别于广州其他国企的科技金融发展道路,开创了独树一帜的“金科园”模式,率先从传统的城投模式成功转型为以科技金融为主业,科技金融、科技战略投资、科技园区运营三大板块协同发展的新型国企。

杨政和说,广开控股坚持金融服务功能定位,通过粤开证券、高新科控、广州凯得、凯得资本、粤开资本、广开首席产研院等“广开产投军团”的配合,打出“产研+投资+投行+招商+资本运作赋能”的投资组合拳。

广开控股正成长为攻坚万亿级产业赛道的国有产投平台。通过旗下高新科控、广州凯得两大产投平台战略投资了LG、百济神州、小鹏等知名科技企业,控股了泰胜风能、利德曼等上市公司,并围绕双碳智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光电显示赛道打造核心产业集群,累计投资约200亿元,撬动区域产业项目总投资超1200亿元,缔造了超7000亿元的产业生态圈。

杨政和表示,广开控股正持续发力科技金融主业,朝着打造细分赛道具有话语权和控制力的战新产业国企,以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旗舰的目标迈进。目前在科技领域的投资总额超过150亿元,不仅助力提升广州开发区的产业影响力,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杨政和表示,下一步,高新科控首先是坚持“耐心资本”理念,长期投资于具有增长潜力和价值的新兴产业,和LG合作超10年,百济神州也接近7年,这两个例子说明高新科控有足够“耐心”。并将继续优化“五个一”布局,持续拓展高新科控项目圈和朋友圈,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资源,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是以全球视野,助力科技创新。近两年,广开控股已在北京、上海和法兰克福建立产业中心,三大产业中心作为集团全球布局的重要版图,将促进形成更高层次、更广泛的产业互联。此外,广开控股旗下粤开证券、高新科控、广州凯得、凯得资本、粤开资本、广开首席产研院等“广开产投军团”共同协作。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