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2024已行至年中,上半年股市震荡难言乐观,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又导致储蓄收益下降,在此背景下,短债基金成为了投资“香饽饽”。
具体来看,截至2023年底,短债基金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大关,相较2022年底,同比增长57%。今年以来,纯债基金“吸金”效应仍在持续,一季度成立的纯债基金51只,合计发行规模近860亿份。备受热捧除了因为权益市场表现欠佳及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转弱,也与短期纯债不俗表现有关。
以中信保诚基金顾飞辰管理的中信保诚至泰中短债为例,其以信用债投资作为底仓,侧重择券,充分利用公司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甄选信用债,并择机进行波动操作,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达到4.26%,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99%,排名开放式中短债第一。
靓丽业绩的背后,或许会有投资者担心,短债基金行情还能持续多久?以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885062.WI )为例,回测过去十年,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年度涨幅全部为正。即使是在债市变现不佳的2017年、股债双杀的2018年,短债基金指数也从未出现过年度级别的亏损,实现了年年正收益。另外,自2013年以来,债券市场历经4次较大幅度调整,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4次调整回撤均不超过1.2%,且净值修复通常较快,短期的浮亏并不影响长期收益。回看过往,债市整体呈现“熊短牛长”的特点,短期的扰动并不改变其长期“平滑上涨”的特征。在过去的10年里,代表证券整体表现的中证全债指数实现了5.20%的年化收益率,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率4.94%,而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在低波动特质下也表现不俗,年化收益率实现3.43%。(数据截至2024.06.30,数据来源:Wind,指数历史数据不预示未来。)整体来看,对于偏好稳健、想要尽可能规避风险的投资者来说,兼顾低风险、低波动、收益性和流动性的短债基金正是短期闲钱理财或是资产配置底仓的不错选择。
投资策略上,中信保诚至泰中短债以中短久期高等级信用债提供基础收益,根据收益率曲线结构以及信用利差的走势情况,动态调整组合结构,积极挖掘交易机会,力争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
回看过往定期报告,其组合久期通常控制在2年以内,这使得基金收益的波动率相对较小,不会出现大幅回撤。同时,不投股市,不含权益。
在资产配置方面,中信保诚至泰中短债主要持仓品种为利率债和中高等级信用债。其2023年年报显示,组合中主要持有政策性金融债和国家债券为主。
人员配置上,中信保诚至泰中短债采用双基金经理制,由两位基金经理顾飞辰、席行懿共同掌舵。其中,基金经理顾飞辰从业经验已达11年,多年投资经验让其熟悉择时择券、资金趋势分析和机构行为等投资决策关键要素,注重绝对收益,挖掘相对价值,擅于把握交易型机会,以增强组合收益。席行懿具有14年证券从业经验,7年投资管理经验,历经债市牛熊,擅长对央行货币政策的研判,以及对市场机构行为的把握,尤为擅长大类资产配置。
团队支持方面,中信保诚已经组建了一支25人的固定收益团队,整体经验丰富,从业年限较长。投资团队的平均从业年限有12年,平均投资年限是6年,策略研究团队平均从业年限是8年,信评团队与交易团队的平均从业年限均为5年。团队坚持以信取利、以慢为快,强调业务合规性,对各种尾部风险留有余地、做好预案,同时加大对回撤的考核,要求基金经理日常管理产品要考虑到业绩波动对于持有体验的影响,充分理解潜在的回撤风险和客户容忍度之间的匹配,不做风险不可控甚至对赌尾部风险的交易,在考核中设置相当的权重考核业绩回撤幅度。
截至目前,公司产品线已覆盖货币类基金、中短债、中长期纯债、低波固收+等类型,致力于满足投资者稳健投资的需求。根据海通证券数据,截至二季末,公司近十年固定收益基金绝对收益率73.18%,排名全市场前1/3。
2024-07-04 12: 11
2024-07-04 12: 01
2024-07-04 11: 29
2024-07-04 10: 51
2024-07-04 10: 51
2024-07-04 1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