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保诚基金顾凡丁:中长期商品类资产配置价值凸显,以周期视角搭建黄金+原油动态配置组合

曹雯璟 2024-09-02 08:48

近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政策调整的时机已经到来,政策方向已经明确,这一席表态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较强的降息信号。美联储降息“箭在弦上”,贵金属及周期类商品资产中长期配置价值受到市场关注。中信保诚全球商品主题(QDII-FOF-LOF)基金经理顾凡丁认为,大宗商品与股票、债券的相关度较低,有时甚至呈负相关,配置投资于大宗商品的基金,可以进一步分散投资,优化资产组合风险收益结构。

顾凡丁,金融工程硕士、计量金融学硕士。曾任职于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量化分析师。2015 年 7 月加入中信保诚基金,历任金融工程师、投资经理。现任中信保诚全球商品主题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

image.png

针对不同经济周期做好黄金与原油动态配置

不同于单一资产的被动策略,顾凡丁管理的中信保诚全球商品主题证券投资基金围绕原油和黄金等大宗商品进行主动管理,截至8月23日,中信保诚全球商品主题(QDII-FOF-LOF)A近3年净值增长率79.51%,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19.16%,并于2021至2023年连续三个自然年度实现正的净值增长率。该基金偏向商品主动管理思路,通过综合分析海外经济周期、大宗商品供需、市场交易情绪等,围绕原油和黄金等大宗商品相关资产构建组合。

据顾凡丁介绍,自己是基于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做原油和黄金的配置,针对不同的经济周期做不同的配置。具体来看,美林时钟将经济周期大致分为四个不同阶段——衰退、复苏、繁荣、滞胀。而团队研究发现,原油与黄金的组合通常能够起到刻画经济周期的作用。“作为工业社会重要的生产资源,原油价格的涨跌一般能够有效反映经济需求的变动,尤其是在经济繁荣期,油价具备较强的向上弹性,而在其他阶段,油价的表现则较为震荡。此时,黄金作为一类避险资产,其配置的意义便显现出来了。”

顾凡丁指出,2020-2021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实施了超宽松货币政策,经济快速修复,但因为供应链问题通胀也快速抬升,形成了一个繁荣周期,所以当时选择以原油为主要配置方向,并因此在2021年实现43.24%的净值增长率;2022年地缘冲突事件后,全球陷入滞胀,海外股债齐跌,自己逐渐降低原油配置,增加了黄金配置,2022年实现32.31%的净值增长率;今年,海外经济“软着陆”,通胀和经济持续下行,自己加大对黄金配置,并因此实现年内净值增长率19.16%。

顾凡丁表示,“逆全球化”实质上是降低生产效率的,所以未来通胀中枢可能会抬升,传统的股债配置可能无法完全对冲通胀风险,而商品类资产的配置价值会更好地体现出来。对于贵金属,或许更适合作为长期配置。如果拉长时间来看,2001年以来,黄金是少数能够跑赢美股的资产;而对于以原油为代表的周期类商品,在同经济周期下的弹性和表现差异可能非常大,或适合在特定经济周期中进行配置。

顾凡丁坦言,自己不太擅长去做短周期市场博弈,也不会刻意追求“切换时间点”。“因为经济周期的变化通常是一个渐变和持续的过程。至于相对价值,比如金油比、黄金和股票的对比,我们会做一定参考,但并不会作为决策依据,就像美股的估值会影响投资回报,但从来不是收益的决定因素。”他谈道。

多元配置 对抗通胀

随着美国经济“软着陆”,美联储年内大概率开启降息,贵金属及周期类商品资产中长期配置价值再次受到市场关注。

顾凡丁认为,短期来看的话,若本次美国实现“软著陆”,美联储开启降息后有利于风险资产,比如股票和商品。从行业角度来看,全球制造业重塑对应传统周期,科技行业对应新的AI周期,一个是当下一个是未来,都有配置价值,但对流动性的敏感程度不同。另一方面,地缘风险很难预判,避险资产会持续受到关注。其实“黄金+美股”是去年以来很好的一种配置。更长维度来看,大国博弈和逆全球化,带来的是全球生产效率的下降,对应的是通胀中枢的上升。低通胀时代,股票和债券或许基本能够满足资产配置需求,而通胀一旦抬升,商品类资产配置价值就会体现出来。

他同时提到,当前国内外都处在经济周期的拐点期,又恰逢美联储货币周期拐点和美国大选临近,所以各类资产都比较难形成“趋势”,或者说会处在一种“波动大于趋势”的状态。目前,在短期不确定性下,我们会更倾向着眼长期,多看少动,或许这也是今年以来资本市场会更多关注“宏大叙事”的原因。当美联储开始降息、美国大选相对确定,相信经济周期也会更加明朗,我们也会做相应的配置调整。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或许可通过原油、黄金等单一资产策略基金参与投资,但在两类资产之间灵活切换把握机会,难度太大。同时,通过增配全球资产也有望平滑单一市场波动。而对于本身有大类资产配置理念,想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的投资者,在股债的组合中加入商品配置,有望提升风险收益结构,因此顾凡丁认为,在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产品风险等级匹配的前提下,可以先将部分少量资产配置到商品上进行跟踪、加深了解,再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来调整配置比例。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