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MSCI亚太区ESG与气候业务主管、南亚及东南亚主管何诗兰(Chitra Hepburn)在上海出席“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并于峰会首日围绕“ESG理念引导可持续市场建设”主题发表观点。她探讨了亚洲及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气候创新方面的影响力、气候投资的挑战与前路、更可持续的资本市场架构的核心支柱、以及MSCI在推动气候投资清晰度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等重要议题。
何诗兰的主要观点包括:
中国成为气候创新的关键驱动力
· 亚洲的可持续发展有可能带来系统性和全球性的影响。亚洲已成为气候相关创新的关键驱动力。尤其是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全球电动汽车生产的全球领导者。
· MSCI的研究发现,在2022年,与全球或新兴市场同业相比,中国企业从具有积极环境影响的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平均收入占比更高。
· 根据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公司所持有的低碳专利评分分析,截至2024年1月,从行业层面来看,集中于汽车、电池和电动汽车等行业的非必需消费品公司,其总体得分较其他行业的公司高,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供应、交通运输和建筑等低碳领域。
亚太区投资者熟知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仍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但其规模正在迅速扩张。2023年,包括债券和基金在内的全球可持续投资产品价值超过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0%。
· 由MSCI支持、亚洲投资者气候变化联盟发布的报告显示,亚洲投资者越来越确切地了解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在亚洲,半数资产所有者及接近85%的资产管理公司公认气候是重大风险和机遇的来源。
· 他们认识到,迅速、全面的经济脱碳具有净经济效益。可持续投资有助推动创新,并由此创造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同时降低环境风险。
气候投资的挑战与前路
· 全球7万亿美元的可持续投资产品确实令人鼓舞;但仅在亚洲,就需要10倍以上的资金(逾71万亿美元),才能实现净零排放。
· 目前资本流动的态势仍处于可能导致全球遭受严重气候损害的轨道上。而亚洲正是面临最大风险的地区之一。
· 资本配置与气候目标的持续不匹配将加剧全球系统的脆弱性,同时凸显将更多资本引向可持续和低碳替代品的需求。实现这一需求需要:
首先,资本市场参与者需要将气候风险与机遇纳入其业务战略。
其次,企业需要遵循日益复杂的气候和可持续法规。
此外,市场参与者需要展现自身在实现脱碳目标所取得的进展。
· 随着世界向更可持续的资本市场结构发展,市场需要两大关键支柱来支持这一转型:透明的信息披露、以及具备支持性的监管框架。
经济、投资者和气候的“三赢”
· MSCI坚信,积极参与气候相关披露并设定可衡量和可执行的气候目标的公司,可能更有能力管理相关风险,并实现低碳经济转型。
· 经过分析MSCI ESG指数系列在2013至2023年10年间的主动业绩, 我们发现MSCI ESG 指数系列中所有指数的表现都优于其基准指数——MSCI全球指数(MSCI ACWI)。
· MSCI 还发现,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制定气候目标。然而,不同市场在采取行动的速度和目标可信度方面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区域内监管和利益相关方所承受的压力不同。市场参与者需要政府建立统一的框架,明确气候目标和报告标准。统一的框架还会促进公司改善运营,并降低碳强度。
MSCI致力推动气候投资的清晰度
· MSCI致力于帮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提升气候投资的清晰度,而金融工具的创新对于促进可持续资本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投资者认为数据不足是扩大气候解决方案投资敞口的最大挑战。
· MSCI的900多个气候变化指标中,包括了气候风险估值模型、预计升温指标和低碳转型评分,提供多维度的视角帮助机构投资者了解气候变化风险和机遇,助其将气候变化考量纳入投资流程中。
· 此外,MSCI还开发了一套全面的气候指数系列,支持机构投资者对气候风险敞口进行基准设定、衡量和管理。
· 最近,MSCI推出了一项全面的、独立的评级,为全球碳信用市场中超过4000个项目进行评估。MSCI碳项目评级,旨在帮助碳信用的买方、投资者和开发者更好地评估符合其气候目标的抵消额,同时也有助于维护碳市场的完整性。
· 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不仅是一种设想的最佳情景——更是一项各界需要奋力实现的目标。
2024-10-17 17: 15
2024-10-17 17: 13
2024-10-17 17: 13
2024-10-17 17: 13
2024-10-17 17: 13
2024-10-17 16: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