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管理规模缩水 布局热情升温

中国基金报 2025-01-06 07:30

中国基金报记者 任子青

2024年,在监管趋严、行业竞争加剧、市场走势震荡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私募行业整体管理规模缩水,结构上呈现个人投资者退出和机构投资者入场的分化态势。此外,受益于四季度市场回暖,私募管理人布局热情升温,积极谋划产品布局,并在投资策略、国际视野、机器学习等方向发力。

整体管理规模缩水:

个人投资者退出 机构投资者入场

当前,证券类私募进入存量博弈阶段,行业加速洗牌,中小规模私募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注销的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共有518家,其中,管理规模在5亿元以下的私募占比超九成。

与此同时,私募整体管理规模缩水。截至2024年11月末,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89496只,存续规模为5.23万亿元,较年初的5.72万亿元,减少约4900亿元。

翼虎投资坦言,公司当前的管理规模相较2023年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是市场连续三年的震荡调整使客户信心不足,来自代销渠道的赎回较多,结构上呈现个人投资者退出和机构投资者入场的分化态势。

宽远资产表示,2024年公司的管理规模总体保持稳定,其中,申购的部分机构投资者占比较多,赎回的部分代销个人投资者占比较多,主要原因是市场长期震荡,个人投资者普遍信心不足,而机构投资者往往会在周期的较低位置提前布局。

“在业绩上涨和份额赎回的双重作用下,2024年的管理规模变化整体符合预期。”清和泉资本表示。

专注量化投资的大道投资称,因严格的风控和已被多次验证的稳定超额表现,2024年公司管理规模有所增加。自2024年3月起一直有资金持续流入,主要是中性策略的配置,其中,机构占比较高;9月末,市场情绪高涨,量化多头产品净值增长明显受到客户关注,四季度多头类产品客户配置较多。

谢诺辰阳告诉记者,2024年公司的管理规模在10亿元至20亿元之间波动,一是随着基金产品净值起伏而变化;二是去年9月24日市场出现周期性的景气变化后,新增申购推动管理规模出现变化;三是部分产品到期清算。

布局热情升温:

完善投资策略 扩展国际视野

受益于2024年四季度市场回暖,私募布局热情升温。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备案私募证券产品数量合计756只,环比增加54.92%;12月备案产品数量创下8月以来新高,仅略低于4月的828只。

排排网财富理财师负责人孙恩祥称,2024年12月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数量大增,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对2025年市场行情依旧乐观,而11月的下跌反而给投资者提供了入场的机会。四季度市场持续反弹,股票多头策略短期销量迎来井喷式增长。纵观2024年私募证券产品的销售情况,投资者在策略的选择上发生变化,不同于前两年债券策略销量突出,2024年宏观策略在股票、债券、商品等大类资产布局中凭借长期稳定的业绩表现获得投资者青睐。

格上基金也表示,2024年的销售情况较2023年有明显好转,但产品比较集中,多数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宏观策略或有多地市场布局的主观投资管理人,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多选择债券策略产品。

2025年伊始,私募管理人积极谋划产品布局,同时在投资策略、国际视野、机器学习等方向发力。

平方和投资研究部告诉记者,2025年计划重点推进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的设立,并推出满足投资者对稳健收益需求的产品。对规模增长持乐观态度,计划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提升,通过优化产品线和提升市场渗透率,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在技术提升方面,加大对于更高效的量化研究和计算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支持更复杂的策略开发和实时运行;引入更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不断拓展策略边界。

谢诺辰阳称,将基于市场阶段情况与持有人体验情况综合考虑,主推反脆弱策略风格。投研策略的持续精耕细作是基金公司运营的重点,规模增长将是运营得当的结果。

宽远资产透露,2025年主要发展机构投资者,以直销为主。未来规模增长可能更多地取决于股市行情,目前主要以保持规模不下降以及做好投资业绩为主,对于规模增长没有特别明确的预期。

翼虎投资表示,2025年将秉承“两脚踏两地”的策略,境内持续深耕A股市场,境外大力发展美元基金,将专业的选股能力复制到境外市场,分享不同经济周期的投资机会。

清和泉资本表示,未来一年重点仍将会放在投研的持续进化上,同时做好客户的服务工作。在组合层面,继续提升夏普比率,呈现出可预期的收益率曲线。目前国内主动管理策略基金面临一定的转型压力,一方面,客户追逐安全资产,对低波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被动ETF产品发展势头迅猛,也在加速挤压市场的阿尔法空间。在研究层面,继续加大美股研究,拓宽选股视野。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