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华融资产加入到中信集团三年之际,变身而来的中信金融资产于3月29日在香港召开了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也是这家公司时隔6年之后再度在香港举办现场业绩发布会活动。
实现五个“质的变化”
中信金融资产董事长刘正均在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加入中信集团三年来,已经全面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答卷,实现了五个“质的变化”。
一是盈利能力实现质的变化。公司实现收入1,127.66亿元,较上年大幅增长60%;归母净利润是上年的5.4倍,创六年来最好水平。
二是资产结构实现质的变化。资产总额稳步上升,公司合并资产总额9843.2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2.25亿元。资产配置继续向主业集中,完成6家金融子公司股权转让,瘦身健体成效显著。2024年末不良资产经营分部资产占比86.7%,较2022年初提升34.8个百分点。
三是资产质量实现质的变化。不良资产余额较年初下降30%,全年计提减估值928亿元,存量风险化解力度持续加大,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母公司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实现翻番,高于监管要求,风险抵御能力显著增强。
四是品牌形象实现质的变化。公司市值2024年增长62.5%,入选香港恒生指数公司的7项主要指数,投资吸引力持续增强。
五是队伍面貌实现质的变化。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力度,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队伍面貌焕然一新。 “80后”中层管理人员占比较加入中信时提升15个百分点。
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质的变化背后,刘正均总结公司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整改、严规矩,重塑政治生态。刚接手公司的时候,正值巡视整改开始,以此为契机,把巡视指出的问题,审计提出的问题,监管提出的意见全部纳入公司整改的内容,并制定具体的举措。
二是定战略、明方向,有力服务国家战略。制定“十四五”发展战略,提出了夯实基础,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明确了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民族复兴,化解金融风险的使命愿景。近三年累计收购债权规模超4200亿元,同时我们积极参与房地产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救助、地方债务风险化解等各项工作。
三是摸家底、化风险,推进存量风险攻坚战。公司高度重视存量风险化解工作,在2022年5月份以“330”为基础进行了全面风险大排查,摸清了风险底数,“一户一策”制定化解方案。三年来累计压降风险敞口超过3000亿元,其中仅现金清收就收回近800亿元,一批风险项目有效处置。加入中信以来累计新增投放3726亿元,目前为止没有一笔不良。“从事金融业务不可能永远不出不良,但是我们还是秉承对股民负责的态度,严控风险。”
公司三年来努力夯实资产质量,2022-2024年累计计提减估值已经超过1600亿元,目前减估值余额大约是2000亿,去年又核销了1180亿。
四是促协同,强主业,着力提升主业能力。依托中信集团产融并举优势,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也为公司提供了更多业务机遇。集团协同化解风险的模式从2022连到现在累计化解风险是820亿,盘活了70多个风险项目。
五是推改革、选人才,队伍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始终将改革作为破解难题的关键一招,实施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重点推进了十项改革举措。
2025-03-30 17: 30
2025-03-30 15: 33
2025-03-30 16: 45
2025-03-30 12: 11
2025-03-30 12: 09
2025-03-30 11: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