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资产管理许长泰:港股聚集优质中国科技企业,值得看好

吴娟娟 2025-04-08 14:26

日前,摩根资产管理亚太首席市场策略师许长泰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美国经济衰退概率有所上升,但仍非基线情景。他认为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或加大市场波动。许长泰认为,港股集中体现中国科技行业的进展。在可预见的未来,港股或是外资布局中国资产的优先选项。

image.png

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无常,投资者需警惕市场波动        

美联储近期表态显示,美国经济衰退并非基线情景,但概率略有上升。尽管2025年经济势头向好,但前总统特朗普任内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成为关键风险点。  许长泰 认为,特朗普政府以关税为工具,不仅以此关税为工具以解决贸易逆差,还试图将关税作为“万能”工具,以解决边境管控等问题。

特朗普对墨西哥、加拿大的关税措施多次推迟。这一反复无常的政策决定,导致企业难以规划。他表示,这种不确定性类似于航空公司频繁变更航班时间:若提前通知航班延误半小时或6小时,乘客尚可调整计划;但若在机场临时告知“可能起飞也可能取消”,消费者对航空公司的信任必然崩塌。当前关税政策的反复,正如同“航班时刻表混乱”,导致企业无法预判成本、消费者信心下滑,进而拖累经济数据。

关税的影响是广泛的。  首先,成本传导消费者端带来通胀:美国进口产品平均关税税率提升;  其次,美国和盟友关系动摇,或冲击全球供应链:关税政策冲击美墨加协定等贸易协议,加剧全球供应链紊乱;  第三,不确定性高企,市场波动加大:政策“摇摆”使企业信用与消费数据承压,投资者需警惕短期波动风险。  

投资者应如何应对关税政策反复无常而带来的不确定性?许长泰认为,资产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缓释关税的影响。首先,针对中国的投资者而言,过去几年高息股逐渐深入人心,或可一定程度上成为投资者应对关税不确定性的选择。其次,海外的另类资产、例如船运或者基建或能提供收益,一定程度上也可抵御关税影响。第三,贸易关税主要影响货品,服务业受到的影响较少。金融、电商、医疗、保健对关税的敏感度较低。第四,拥有强大品牌的企业可部分地将关税转嫁给消费者。最后,地区方面,印度受到的关税影响相对较小。

美股科技股短期调整压力依存

美股科技股牛市是否结束?许长泰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的期限长度。长期来看,他依然看好美国科技股的前景。美国依然拥有强大的科创实力。短期来看,科技股的调整可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

具体来看,短期方面:AI开源技术(如DeepSeek)降低了应用门槛,核心开发者未必独占利润。例如,DeepSeek 出现之后,人们发现其实开发AI的公司不一定最赚钱。AI 开源之后,仅仅支付极低的费用,不少企业即可使用这一服务。开源模型使下游企业以低成本获取技术,但原创公司盈利受限。此外,科技巨头估值高企,若增速放缓可能引发估值修正。  

长期方面:AI技术将重塑多个行业效率。历史类比显示,新技术普及初期,硬件和基础设施供应商(如半导体、数据中心)优先受益,而应用层企业的潜力释放需要时间。例如,冰箱的发明初期,制造商固然获利,但更大的商业价值体现在食品行业——食品公司借助冰箱实现长途运输和长期存储,从而拓展市场。同理,AI开发者(如大模型公司)未必是最终赢家,真正受益者可能是利用AI优化其业务的金融、医疗或零售企业。  

在他看来,投资者需甄别两类企业:一是拥有核心技术的AI开发者(如美国科技巨头”),二是能有效整合AI提升业务的行业龙头(如医药研发公司)。  AI行业的红利可传递到整个应用链的下游。例如,金融企业、制药企业、电商把成本压低。科技股本身短期来看还处于整固阶段。

在许长泰看来,目前的科技股热潮和2000年科网泡沫不同。当年,不少企业,只要加上互联网的名字股价即大涨,相形之下,今天的美股巨头,则需要盈利支持。 这些企业的问题在于估值高企,投资者对其盈利增长报以很高预期。如果盈利不及预期,它们的估值就可能被下调。

许长泰 认为AI对人类社会的改变才刚刚开始。首先,不计其数的AI的应用还在开发中。其次,硬件的演进会带来更多的需求,进而带来更多的应用落地。 许长泰表示,未来5年、10年,当硬件、半导体算力继续提高,新的应用、软件会带来难以想象的改变。“今天还没有想象、还没有发明的东西,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出现”。

看好港股表现

中国经济正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转向科技与消费驱动。  在许长泰看来,中国房地产最坏阶段或已过去。政策已从收紧转向支持。 需求端,放宽限购等政策陆续推出;供给端,“保交楼”政策正在落实。

不过, 许长泰 认为市场对房地产的信心修复需要时间。他认为,房地产行业的后续复苏依赖于居民收入增长与就业市场回暖。尽管如此,但他认为最坏的时间或已经过去。

科技与消费是中国政策驱动的双主线。

近期,政府高层频繁与科技企业互动,释放支持信号。在许长泰看来,若企业贷款与社融数据回升,将标志信心恢复。  

关于中国市场,许长泰表示,关注AI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金融(自动化风控)等领域的应用逐步落地;以旧换新政策刺激智能硬件消费,但可持续性依赖收入增长。  

许长泰认为就港股和A股而言,他更偏好港股。一方面,因为港股的结构科技股集中。另一方面,目前,港股是外资布局中国的主渠道。第三,港股的走势与中国科技行业高度挂钩,且受美联储政策扰动减弱。即便今年以来互联网巨头股价大幅上涨,但是,在许长泰看来,港股互联网巨头估值仍相对合理。

更广泛的亚洲市场方面,他看好的市场分别为:日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日本方面,企业治理改善与薪资增长支撑股市稳定性,成为不确定高企的宏观环境中,资金的热衷选项。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方面:市场聚焦港股科技龙头与A股政策受益行业(如新能源、半导体)。中国台湾方面:半导体产业在全球AI硬件供应链中地位关键。  

展望未来,许长泰重点关注的宏观因素包括美国关税政策摇摆风险,尤其是贸易保护主义对供应链的冲击;   AI技术方面,他建议聚焦技术落地场景,区分AI概念炒作与真实商业化能力;  中国的宏观政策方面,他认为应该跟踪中国经济数据,如社融、企业贷款与消费复苏进度,捕捉拐点信号。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