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受理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

张燕北 2025-06-30 07:32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6月27日,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普微)首发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成为创业板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

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落实创业板各套上市标准,为初盈利、未盈利企业提供更多包容性,支持优质创新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大普微首发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6月27日,大普微首发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标志着创业板未盈利上市标准正式落地使用。

大普微属于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的企业,选择了“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的创业板上市标准。

申报稿显示,大普微主要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固态硬盘(SSD)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拥有自主研发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和量产能力。报告期内,其搭载自研主控芯片的产品出货比例达70%以上。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大普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57亿元、5.19亿元、9.6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34亿元、-6.17亿元、-1.91亿元。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8.73%,毛利转正,亏损大幅收窄。公司预计2026年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根据IDC最新数据,在国内企业级SSD市场中,大普微出货量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6.4%。

本次IPO拟募集资金18.78亿元,主要用于下一代主控芯片及企业级SSD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企业级SSD模组量产测试基地项目。

激活创业板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

适逢其时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之初,深交所就制定了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标准及配套监管安排,为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预留了空间。此后,深交所发布《关于未盈利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相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相关适用标准和行业范围。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内涌现出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技属性突出的科技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崭露头角,不少创新属性较强但尚未实现盈利的企业提出到创业板上市发展的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创业板首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受理,回应了市场的呼声。为更好适应科技创新企业发展规律,激活相关上市标准适逢其时。与此同时,市场也要客观冷静对待科技企业成长中的波动与风险,营造包容创新的市场生态。

事实上,前期高研发投入是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成长的规律,相比传统企业,这些企业在发展初期需更长久的资本投入支持,而引导未实现盈利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有助于缓解国内科技企业发展早期缺乏资金的巨大压力,给予它们成长所需的时间和资源。以纳斯达克等境外成熟市场为例,亚马逊、特斯拉等科技企业上市时均未盈利,上市后也表现出业绩的波动性,但当技术成熟、推广应用之后,其成长速度惊人。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严格落实创业板各套上市标准,为初盈利、未盈利企业提供更多包容性,支持优质创新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严守底线,强化监管。加强对未盈利企业的审核把关,严格执行审核标准,严守财务真实性底线,严防“伪科技”,特别是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督促其充分披露未盈利的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充分论证持续经营能力、盈利预期情况等。

二是加强风险揭示和投资者保护。未盈利企业上市后,将在股票简称之后添加特别标识“U”,实现盈利前持续在公告文件显著位置提示尚未盈利风险,定期披露尚未盈利的成因及影响、盈利预期实现情况等。督促未盈利企业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按照规则要求,作出更严格的股份锁定安排,以充分保护投资者利益。

该负责人表示,深交所将坚持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做好逆周期调节工作,更好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