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动剧烈、热点轮动快速的A股环境中,如何穿越短期噪音,持续为投资者创造正向回报,成为衡量基金经理能力的重要标准。
农银汇理基金经理姚晨飞以其“中低估值成长、周期轮动增强”的投资理念和实操风格脱颖而出,他不盲目追逐市场热点,也不执着于短期爆发,而是在中低估值成长与周期轮动之间灵活切换,在震荡市中稳扎稳打,实现穿越周期的绝对收益。他管理的农银睿选混合基金,在他任职以来取得了17.89%的投资回报,大幅跑赢同期业绩基准及沪深300指数区间表现,且在历次的市场大幅回调中回撤控制较好。(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6月30日,姚晨飞自2023年9月23日开始管理。)
“进攻的矛和防守的盾”相结合
姚晨飞是一位“价值稳定型”投资者。他强调自己偏好“低估值、高现金流”的公司,擅长在中低估值成长与周期轮动中寻求投资机会。他曾是化工研究员,对周期性行业如有色、钢铁、煤炭等非常熟悉,在周期股的运作上有更强的研判能力,能够凭借阿尔法获取超额收益。
一段时间以来,姚晨飞的投资具有很强的红利投资风格,他认为,“红利”只是结果,不是投资的目的。他的选股偏好注定了高分红属性的公司会进入投资组合。他解释,自己所管产品的平均PE只有十几倍,这些公司因为低估值、高现金流,往往又会具备良好的分红能力,但他不以红利作为前提进行选股,不会为红利而选红利,红利只是他“低估值、高现金流”策略投资的附属产物。
姚晨飞非常注重组合的攻守平衡。在市场下行或预期转弱时,他会主动增加如银行、水电、公路等防御型红利股,在市场转好时转向更具进攻性的优质成长标的,他形象地将其比喻为“进攻的矛和防守的盾”相结合。在姚晨飞的观察中,从2022年开始,随着无风险利率下降,能持续稳定高分红的公司,定价模式开始从传统的PE模式转化为红利贴现模式并持续上涨,红利板块逐渐被市场认知,传统的防御股呈现明显的进攻性。
在仓位和选股策略上,姚晨飞坚持不重仓的理念。他认为二级市场信息有限,基金经理对公司研究的深度也有限,不应该轻易重仓。姚晨飞的稳还体现在他对每个标的初始仓位通常只有1%-2%,一旦买错或是市场非理性下跌波及个股,他可以迅速进行止损或补仓等操作。他强调,自己偏好在标的处于估值低位且基本面稳定时建仓,从不追高,这样可以有效规避研究深度不足所带来的风险。
与传统价值投资风格基金经理不同,姚晨飞不会拒绝成长股,但他又不是A股传统意义上的成长选手。他不偏好“高风险、高波动”的TMT、医药等赛道行业的投资机会,更不会追逐热点,他专注于实体产业的中低估值成长公司。他强调,这类公司一般增长稳健,不会“大开大合”,每年如果可以实现10%-15%的增长,都将是非常理想的投资标的。他认为,这种缓慢又扎实的成长更符合自己的投资理念。
做好价值投资“蛋炒饭”,追求可持续绝对收益
从中长期投资维度来看,姚晨飞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很长时间都将处于震荡格局,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股价难以有效突破箱体,只有少数具备成长性的公司可以长期持有。基于这种市场环境预判,他倾向于通过合理的交易捕捉稳健类公司的波段收益,实现持续稳健盈利,并不会一味追求趋势性上涨的大行情。
具体来看,姚晨飞通过对熟悉的标的寻找合适的价差,可以在箱体波动中反复赚取10%-20%的超额收益。他表示,比起不断寻找新的“故事”,他更偏好那些熟悉、稳健、可操作性强的股票,这种方式需要基金经理对个股的研究更深,更适合他的价值投资模式。
随着对投资理念与打法的不断升级,姚晨飞逐渐把灵活的价值投资进阶为价值投资“蛋炒饭”:一是要坚持风格的稳定性,价值股是米饭,高抛低吸是翻炒。姚晨飞提出了一个合理估值假设,在合理估值区间的上下限进行高抛低吸,但标的选择了稳健的价值股,比如将“8-15倍PE、经营稳健、现金流好、管理良好”的公司作为投资组合的基底。二是风格的灵活性,即价值投资并不是一成不变,顺应市场的风格变换,匹配经济运行中处于上升期的资产类型,结合基金经理的能力圈范围,在烹制价值炒饭中加入风味元素,它可以是消费、电子、军工、机械等,这些风味元素的数量和占比都不会太高,任何风味都不会改变它是炒饭的本质。
姚晨飞更坚持主动管理的价值,他认为优秀的主动基金经理应有能力长期跑赢指数。近两年,农银汇理基金基于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的发展理念,在公司实践“绝对收益”投资策略,姚晨飞作为“绝对收益小组”一员,用追求中长期稳健收益指导投资。据他介绍,小组成员虽然投资法不同,比如有人借鉴量化模型,有人专注深度基本面研究,但大家的目标非常一致,那就是为投资者追求稳定、持续的正回报。
“绝对收益虽人人认同,但执行千人千面,不存在标准答案。”他更关注如何在市场风险中尽量保护投资者的资产并避免大幅亏损。“基金经理不仅要追求收益,更要对风险负责,做到收益与责任匹配,真正站在基民立场思考问题。”他提道。
2025-07-07 11: 28
2025-07-07 11: 07
2025-07-07 10: 52
2025-07-07 10: 14
2025-07-07 10: 06
2025-07-07 09: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