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孙晓辉
当前,人工智能进程持续提速,公募量化进入激烈的“AI竞赛”阶段。在民生加银量化投资总监何江看来,AI量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公募生存的“必答题”,未来行业将形成“AI主导量化+工具型指数产品”的新生态。
在科技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他持续看好国证2000指数的配置价值及量化增强空间。
向AI量化投资转型
何江毕业于清华大学流体力学专业,2019年加入民生加银基金,基于对技术发展大势的判断,他开始聚焦AI的量化投资策略研究,逐步从传统量化投资向AI量化投资转型。
为何选择AI量化投资策略?何江提到了三大动因:传统量化策略遭遇瓶颈,多因子加权策略同质化严重,线性模型效力逐渐衰减;AI技术红利爆发,AI模型能够捕捉人脑难以解析的复杂市场关系;公募拥有独特的数据优势。
在他看来,AI量化的核心特色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全AI策略替代传统线性模型:通过技术升级,可以突破传统模型仅能捕捉线性关系的局限,实现从“因子加权打分”到“复杂非线性规律挖掘”的本质跃迁。“我们把中证800增强策略从线性模型升级为AI模型,当年超额收益就有显著的提升。”何江形容AI策略获得突破的时刻,“就像海王星的发现过程——先有理论预测,再被观测证实。当我们用AI模型找到市场规律并通过实盘获得超额收益时,那种得到验证的愉悦感无与伦比。”
二是工程化平台支撑:构建模块化开发体系,将策略拆解为数据层→特征层→模型层→组合优化层,各模块协同迭代升级。
历时4年,何江团队构建了“数据-特征-策略-组合”的飞轮闭环,这一持续进化的闭环形成难以复制的核心“护城河”。民生加银的AI量化是工程化能力(标准化策略模块拆解)、专属数据(基本面特征库)、算法创新(前沿模型应用)的综合体,其核心壁垒在于将主观认知有效转化为机器可学习优化的机制,并在高维空间中持续优化投资规则。
科技升级中的量化沃土
在科技创新驱动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何江看好国证2000指数的中长期配置价值。该指数长期受益于科技产业升级,在AI(算力/应用)、科技成长(半导体/创新药)、高端制造(国产替代)等领域存在结构性机会。
何江管理的民生加银国证2000指数增强基金是其AI量化策略的代表作,季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该基金近六个月、近一年回报率分别为17.18%、49.66%,同期基准收益率分别为10.26%、35.04%;近一年排名同类前3%。
何江强调,国证2000指数作为增强标的具备核心优势:成份股数量众多、行业分布广泛、定价效率较低、成长属性突出,这为量化策略捕捉Alpha提供了土壤。数据显示,国证2000指数量化增强产品超额收益的幅度和稳定性通常优于沪深300指数等大盘指数增强基金。
他同时指出,有效的量化增强需结合严格的风险控制,在行业中性、风格偏离中性等约束下,依据AI模型打分进行组合优化。
面对极端行情,何江坦言:“AI是基于历史数据总结规律的技术。当短期受到外部冲击时,基于历史规律的投资会遇到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就显现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AI量化并非用机器替代人,而是借助机器延伸人的认知边界——它能从几千只股票中解析多维特征之间的关系,处理人脑无法企及的复杂情况。”
在他看来,公募量化已进入激烈的“AI竞赛”阶段。“AI量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公募基金的生存‘必答题’。行业最终将形成‘AI主导量化+工具型指数产品’的新生态。而科技金融应当成为这个行业的底色。”
2025-10-13 07: 32
2025-10-13 07: 32
2025-10-13 07: 32
2025-10-13 07: 32
2025-10-13 07: 32
2025-10-13 07: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