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这个板块!高毅资产邓晓峰最新观点大曝光:操作动向也来了!

林雪 2021-05-25 08:25

在A股市场经历一轮调整之后,百亿私募大佬要出手了。

最近,高毅资产首席投资官邓晓峰在一场交流活动中表示,现在是做投资一个相对容易的窗口,今年是上市公司盈利较好的年份,下半年资金面可能略微偏紧,市场更多是一个结构性表现。关注上游资源品、细分制造业公司,看好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但要回避光伏,可以开始逐步关注互联网公司。

现在是做投资一个相对容易的窗口

“在市场情况比较差的时候做投资是相对容易的,我觉得现在是一个相对容易的窗口。”邓晓峰说,经历了几年的结构性牛市,从风格上来说,市场逐渐进入一个比较后期的阶段,市场本身有压力,不会像之前一样表现那么好,有调整的时候,方便去做一些投资的选择。大多数跌的时候,去找过去几年没有表现的公司,反而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在历史上同涨同跌时,很难做提前的准备。往往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基金经理、投资人都更好。

今年是上市公司盈利较好的年份

邓晓峰直言,2021年是上市公司盈利较好的年份。主要原因是出口拉动了外需,价格传导机制比以前更顺畅,上游涨价时,海外的客户提价的频率更高,因为整个供应链受到影响,所以海外提价比国内更顺畅。很多出口公司虽然受到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影响,但总体的利润比以前更好。

但他也表示,国内虽然情况比较好,但是总体上制造业投资新建产能的意愿不是特别强,总体是偏保守、偏谨慎的状态,更多的是用自动化的设备去替换原来的产线。因为制造业招工越来越难,各个省有能耗指标的约束,国内制造业投放不像过去那么强。“所以在这个维度之下,供需较好,导致企业盈利。从整体上看不错,但分布不均衡,偏上游的会好一点,不能传导的公司压力较大。”

下半年资金面可能略微偏紧

关于市场资金面,邓晓峰认为,2021年1月应该是市场资金面最好的时候,当时以公募为代表的新增资金,接近有4000亿,但是新增资金没有带来A股流动性的增强。因为大部分新增资金都投到了香港市场。春节以后整个市场迅速调整,不论公募还是私募,资金流入都处于相对变冷的阶段。“站在目前的时点看下半年资金面,可能略微有一点点偏紧的状态,不会像之前那样有大规模的资金流入,还是一个平衡的状态,后面几个月可能会出现一个资金从市场流出的状态。”

邓晓峰表示,一季度末一些去年的百亿基金规模大幅下降,这意味着过去几年机构有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但现在走到了一个相对需要去观察的阶段。从发展过程来看,已经有点走到后期。从资金面的角度需要去继续观察,如果在后续的几个季度看到发生了不利的变化,可能市场的回报,面临的波动会比之前更大。

市场更多是一个结构性的表现

邓晓峰表示,现在A股总体流动性是够的,每天的成交量都是在8000亿-1万亿之间。未来即使资金面收紧,总体流动性可能不会像之前那么宽裕,但如果一些行业表现好,实际盈利能够持续超预期,反而比较容易实现正收益。现在不是全面牛市之后的紧缩,是一个结构性的表现。

但邓晓峰也称,市场整体向上空间应该是受到抑制的,包括国内流动性抑制,更长时间维度看国际关系的影响,可能在几年的时间,市场都没有一个能够整体向上、有特别大的涨幅。但结构上会有更多机会。本质上市场内部没有杠杆,整个市场有几千亿日均成交,有一个足够大的存量资产,还是能够表现出机会,只不过市场的行为模式一段时间表现出低迷,一段时间有结构性机会。

投资组合:回避光伏、看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 逐步关注互联网公司

“站在目前的时点,组合调整的话,继续延续去年下半年。第一、从企业的角度看机会;第二、要跟市场头部集中的情况稍微偏离一点。”邓晓峰说。

在投资组合上,邓晓峰表示,一是增加了上游资源品、原材料、细分制造业的公司;二是增加了信息技术行业;三是科学消费,不是电商,主要是一些汽车行业的公司;四是制造业的工业企业;五是能源行业。

但是,关于光伏行业,邓晓峰在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把这个行业的比例降到非常低。主要的原因是:共识度太强,表现太弱,大多数公司都有巨额的融资,都在进行比较大比例的扩产。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行业有可能迎来产能大规模投放。从投资的角度需要回避。

邓晓峰也认为,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有比较好的机会。主要的原因是:整车企业经过这几年的探索之后,逐步打通了产业转型路径,而且明显比跨国公司准备得更充分。在二季度的时候增加了投资比例,在之前做了对冲,预防海外公司调整的时候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另外,他表示,今年二季度市场里调整最多的是美股及部分港股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因为反垄断、中美紧张的政治环境,引发市场对互联网行业的担心,经历了过去几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之后,整个行业的渗透率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其本身的增速也比过去几年下降了。“我们在2020年下半年将其比例降了很多,如果未来行业还有进一步的外部冲击的调整,我们可能会逐渐再增加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

大宗商品短期没那么乐观但长期关注 关注上游行业公司

关于最近市场大热的大宗商品,邓晓峰认为,这轮商品行业的周期跟过去不一样,不是完全由需求驱动的。以前商品行业的周期主要是需求层面的驱动,但这次需求层面没有那么强。虽然中国、欧美经济复苏,带动了一部分需求,但是可能对大宗商品的消耗的增量仅仅是个位数增长。“这次商品周期更大的原因是过去五年由于供给侧改革导致偏紧的状态,所以有些品种可能涨过了就涨过了,是短期机会,不一定能够像大家期望的那样出现超级大的涨幅,我对此保持谨慎。”

邓晓峰表示,在碳减排、碳中和的背景下,很多行业被约束,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是需求增长比较多,但顾忌也很多,市场处于弱平衡的状态。所以,目前他觉得,整个大宗商品不会是一个大周期,对此预期不高,但少数品种比如铜,跟这次能源转型相关,跟一些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未来五到十年的需求,在结构上非常有利。供给放不出来,今年和明年产量增长最快,是一个短期供应有压力,长期供求特别好、整体比较复杂的状态。

邓晓峰直言,对大宗商品短期没有那么乐观,但是中长期可能比市场上大多数人更乐观。“所以在组合上我们会做一些调整,比如短期涨幅很大,会降低配置比例,但毫无疑问商品行业是一个战略性的配置,未来都会关注。”

他尤其看好上游的机会。邓晓峰表示,上游的一些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投资不足,又叠加了推行碳中和、碳减排。这个过程会让很多上游的行业,产能投放处于一个偏紧的状态,从早年周期性占主导逐渐转向了结构性。能源的转型也会有一些变化,现在国际形势不太好,欧美一直在推动供应链重整,要把很多制造业搬出中国。在东南亚、南亚、拉美等制造业重新分配的时候,会带来基础设施的投资,上游的需求也会增加。从这个维度来说上游行业会比较好,选择细分行业的龙头的机会。

互联网公司快到重新有兴趣的阶段

最近互联网板块的调整受市场关注,邓晓峰认为,现在互联网行业有一批公司已经在历史估值水平的一个偏低的位置,尤其是以腾讯、阿里为代表的大公司可能处于这样一个状态。从某种维度上来说,投资上可以做一些早期的准备,互联网行业快进入一个可以让我们又重新很有兴趣的阶段。当然,市场的情绪还没有释放完,基本面方面增速放慢,市场可能认识不够,还有下行风险。另外,偏小的互联网公司参差不齐,尤其在美股。

市场走向龙头集中 但更倾向于市场主流共识之外的公司

邓晓峰讲述了这几年市场朝龙头集中的演化过程。2015年之前,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形成的共识不是在行业龙头上面,而是在一些成长型的行业和小公司上面。但是从2016年开始,由于行业龙头表现好,大家开始逐渐对资产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到了2017年,第一次形成一个比较强的共识——重点关注行业龙头。2018年市场调整以后,整体的投资理念形成要投行业龙头,过去更多是在医药、消费,然后是互联网,去年是新能源、光伏等行业,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同时,邓晓峰也称,在2015年牛市泡沫破灭以后,市场风格走向一个奇特的阶段。在结构性牛市时,绝大多数股票下跌,尤其在今年春节以前,市场极度表现消费、医药,但有1000多家公司的股价比2400点还低。

邓晓峰表示,新公司在上市早期,定价比较高,没有到有吸引力的阶段。但是经过两三年的调整之后,很多公司出现了不错的机会。如果从每个公司的角度去看投资机会,更倾向于非市场主流共识的一百多家公司之外的地方。

港股波动比A股更大 但有很多好公司投资机会

实际上,今年邓晓峰在港股投资比例也较高,他认为,港股本身波动比A股更大,如果美股跌,港股一定调整,A股跌,港股也调整。首先要有预期,港股是一个波动的市场,年初因为一些政治事件导致一些公司受到巨大冲击,这个时候做投资比较简单,如果能够有风险预算和风险承受力,在差的时点做投资更容易为客户创造一个超额收益。“对于香港市场,我们会特别谨慎,但港股提供的机会也非常好,既有大的互联网公司,也有特别低估的国企,还有制造业的龙头。”

另外,关于市场关注的医美行业,邓晓峰的看法是,如果能够提前布局,当然是好。“如果这个时候,我觉得继续去参与,潜在的收益率不一定会跟风险匹配,甚至很容易亏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