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早餐|内地与香港ETF互联互通!新一轮指数样本大调整出炉,影响超4000亿基金...

基金君 2022-05-30 08:00

微信图片_20210817175710.jpg

W020210905554824206503.png

5月27日(周五),A股三大股指早盘红盘震荡,午后指数回落均转跌,尾盘小幅上行,截至收盘,沪指涨0.23%,深证成指跌0.12%,创业板指涨0.06%。盘面上,职业教育、石油、CXO概念、日用化工、煤炭、水利建设、航运概念、建筑等板块、涨幅居前,央企改革、新能源车板块活跃,多股涨停;家居用品、广告包装、互联网、半导体等板块调整。两市成交额超8100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超39亿元。

那么今日盘前有哪些值得划重点的资管大事:

离职静默期延长至1年,“公奔私”还香吗?

周末重磅!证监会重大宣布:内地与香港ETF互联互通来了!哪些入围?怎么买?额度多少?8问8答全看懂

最新:25.5万亿!这类产品一个月暴增8600亿!

正式官宣:万亿级基金公司迎来新董事长 

近八成货基收益破“2”,这些“替代产品”却火了!

突然暴雷!百万买私募被坑惨,单位净值暴跌至不到2毛!投资者怒告,管理人:已“卖者尽责”!

新鲜事儿!基金公司放大招,权益基金1分钱起卖

影响超4000亿基金!指数样本大调整来了,这些个股将受益(名单)

“自购潮”后,基金经理发车集体“定投”了

头部券商资管受益政策松绑,公募化进入更激烈2.0时代

重磅新规!最新解读

短期遇挫不改大趋势,主动管理私募也纷纷出手了

什么信号?海外中国ETF重现强劲流入,机构发话:增持时机已到!

W020210905554824409213.png

周五(5月27日),上证基金指数涨0.37%收报6536.16点,LOF基金价格指数涨0.31%收报4324.77点,ETF基金价格指数涨0.37%收报1115.03点,深证ETF涨0.44%收报1409.37点,乐富指数涨0.44%收报7061.27点。

WechatIMG31.png

3.png

离职静默期延长至1年,“公奔私”还香吗?

近年来基金行业再度掀起“公奔私”大潮,今年已有110名基金经理离任,引发市场关注。

根据《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员工离职静默期制度,对知悉基金投资交易等非公开信息的岗位人员设置一定期限的离职静默期,基金经理等主要投研人员在离职后1年内不得从事非公募基金投资管理等工作。

周末重磅!证监会重大宣布:内地与香港ETF互联互通来了!哪些入围?怎么买?额度多少?8问8答全看懂

5月27日晚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发布联合公告:为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互联互通),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共同发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以下简称香港证监会)原则同意两地交易所将符合条件的交易型开放式基金(交易所买卖基金)(以下统一简称ETF)纳入互联互通。

目前规则来看,是将满足一定条件的内地与香港市场股票ETF一并纳入互联互通标的范围,纳入标准具体如下:内地市场ETF过去6个月日均资产规模达15亿元人民币,且成份证券以沪深股通标的股票为主;香港市场ETF过去6个月日均资产规模达17亿元港币,成份证券以港股通标的股票为主,且不含合成ETF、杠杆及反向产品。同时,此次纳入标的的ETF须满足上市6个月、标的指数发布已一年等要求。原则上,纳入标的ETF每半年调整一次。

最新:25.5万亿!这类产品一个月暴增8600亿!

5月27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2022年4月末,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为25.52万亿元,环比上月规模重拾升势。

分产品类型看,在四月份A股剧烈震荡中,固收类基金受资金追捧,货币型基金规模一个月激增8千多亿元,债基也在同期出现规模增长;而权益类基金受股市下挫影响,规模出现一定程度萎缩,但前四月权益基金总份额基本保持平稳,股票ETF等产品“越跌越买”,稳住了权益类基金基本盘。

正式官宣:万亿级基金公司迎来新董事长 

南方基金日前发布公告称,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周易担任南方基金董事长。而周易现任华泰证券董事、首席执行官、执行委员会主任,5月27日起兼任南方基金董事长。

基金行业飞速发展过程中,基金公司人事变动风云四起。近期建信等公司也出现了董事长或总经理发生变更,截至5月27日,今年以来已经累计有59家基金公司的122位高管发生变动。

近八成货基收益破“2”,这些“替代产品”却火了!

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权益市场震荡加剧,固定投资领域成为主流选择。但今年以来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不断走低,投资者逐渐把注意力转向同业存单基金、短债基金、短融ETF等多款“货基替代品”。

突然暴雷!百万买私募被坑惨,单位净值暴跌至不到2毛!投资者怒告,管理人:已“卖者尽责”!

资深股民们,还记得2018年曾在大巴车上召开股东大会的中科招商吗?

彼时的奇葩举动,是由于中科招商产品股东中融鼎新(白羊新三板投资基金1号)担心其投资人在会上聚众闹事,故向公安部门进行了举报。由于中科招商股价暴跌并于后续摘牌,产品净值出现大幅缩水,退出变现成为难题。在巨亏之际,投资者将矛头指向基金管理人中融鼎新。

新鲜事儿!基金公司放大招,权益基金1分钱起卖

权益基金销售端难言乐观,基金公司纷纷降低购买门槛揽客。近日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旗下部分或全部基金在指定平台的申购及定投起点金额调整为0.01元,其中不乏权益产品。这意味着,“一分钱买基金”已从固收类基金产品蔓延至权益基金了。

面对股票和混合基金的1分钱门槛,分析人士认为,低门槛确实方便吸纳“零钱”,不过对基金而言其实质意义较为有限。

影响超4000亿基金!指数样本大调整来了,这些个股将受益(名单)

新一轮指数调样结果刚刚出炉。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将调整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科创50等指数的样本,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同时宣布将调整沪深300、中证500、中证香港100等指数的样本,定期调整方案将于6月10日收市后正式生效。

Wind数据显示,当前跟踪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科创50等核心指数的被动指数基金及指数增强基金合计规模超4000亿,此次样本股调整将影响4000多亿资金的配置(联接基金规模不重复计算)。

“自购潮”后,基金经理发车集体“定投”了

今年以来,在国内外多重复杂因素扰动下,A股市场风险偏好剧烈收缩,不少基金净值回撤明显。就在市场震荡磨底之时,记者注意到,一些基金经理开始实盘定投,并以“定投日记”的形式向投资者做分享,有些基金公司还在蚂蚁财富号新设立了“定投日记”专区,表示在艰难时刻选择与投资者站在一起。

多位基金经理表示,面临市场的持续震荡,当下许多基民信心不足。对此,开启定投计划,以主动自愿参与定投的方式,给予基民更多的陪伴和信心。

头部券商资管受益政策松绑,公募化进入更激烈2.0时代

券商资管获取公募牌照迎来政策利好,不再受限于旗下控股参股公募基金公司,众多头部券商资管更为受益,已经摩拳擦掌即将进入公募的大战场。资深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一个广阔深海,也是一个厮杀剧烈的红海。

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已在走监管流程,国信证券今年4月底也公告拟设立资管子公司。头部券商早已在积极行动,这些资管子公司可能都是剑指公募牌照。券商资管公募化将进入竞争更加激烈的2.0时代。

重磅新规!最新解读

5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人办法》或新规)及其配套规则,自2022年6月20日起施行。对此记者采访了多家基金公司、公募人士、基金评价机构人士、法律界人士,对新规予以全方位解读。

新规要点及亮点颇多,多重部署推进公募管理人全链条升级,从准入、内控、经营、治理、退出、监管等多角度切入,为基金管理公司进一步重点发展指明方向。

短期遇挫不改大趋势,主动管理私募也纷纷出手了

随着近一个月市场反弹,私募量化指增策略产品业绩表现明显回暖。业内人士分析,这得益于Beta与Alpha的双反弹,流动性好转、风格的回归、拥挤度下降等,但是短期超额与市场关系很大,具有随机性,建议投资者更关注长期超额。私募认为,市场不存在常胜策略,重点是持续研发能力和多策略、全天候的配置,来应对市场变化,同时在组合中配置CTA等策略,表现更攻守兼备。

什么信号?海外中国ETF重现强劲流入,机构发话:增持时机已到!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疫情情况改善,海外机构杀回马枪,不少海外投资中国产品近期重获申购。与此同时,不少外资机构表示,目前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情绪边际改善。相较于全球其它市场中国市场可作为分散风险的选项,与此同时,部分投资者认为中概股已经“跌不动”了,现在是底部进入的时机。

海外中概互联ETF近期重获资金申购。KWEB 是美国上市的跟踪中国互联网指数的ETF,它最新规模56.2亿美元,是海外第二大的中国股票ETF,仅次于贝莱德旗下iShares 安硕发行的ETF,MCHI. MCHI目前规模60.9亿美元,是海外规模最大的中国股票ETF,它跟踪MSCI中国指数。进入5月以来,KWEB截至5月26日,吸收资金净流入4.6亿美元。

5.png

泓德基金

市场底部:模糊的正确胜于精确的错误

市场的非理性告诉我们,市场高位有可能更创新高,而市场低位也可能更低。市场下行期间底部位置作为盘中交易的某一市场点位或者某一特定时间点,想要精准掌握是不切实际的,往往最低的价格以及产生最低价的时间只有事后才能知道,而被认为最应该入场的那一个市场低点,往往也是后视镜效应下才存在的“绝佳机会”。

A股市场高波动的环境之中,低位布局往往是追求更优风险收益比的重要一点。而关于“市场底部”,或许我们更应具备的是“区间思维”而非“拐点思维”,即将市场的底部视作一个区间,并非单一的点位或者时间。虽然这个区间持续的时间是模糊的,但是在这样的模糊的时间段里积极布局长远来看或许是正确的。

巴菲特曾说过:“模糊的正确远胜于精确的错误。”每一次重大危机中,当巴菲特买入时,刻意寻底的市场经常都会讥笑他“买高了”或“被套了”,但他从不会为此气馁沮丧而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因为他知道精确的底部根本无法预测得出,他所选择的是一个“模糊的正确”。

兴证全球基金

投资中,风险越大,收益一定越多吗?

俗话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但在金融市场中,高风险必然带来高收益吗?在一些学者看来,投资风险等于价格波动性,但霍华德·马克斯驳斥了这种观点,他认为,真实世界中的风险是本金永久性损失的概率。

高风险是否一定意味着高收益?经济繁荣的时候,身边很多人会说“高风险能带来高收益,要想多赚钱,就去承担更高的风险吧”。同时,他们还画出了一条收益与风险关系的直线。所以,很多朋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承担高风险是一种赚钱的渠道,买入高风险资产就一定能获得高收益。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高风险资产能创造确定性的高收益,那它就不是真正的高风险了。实际上,更高的投资风险意味着更加不确定的结果,换句话说,收益的概率分布会更广:一方面有获得更高收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有面临更大亏损的可能性。

那么,相对不那么刺激,但较为稳妥的理财方式是什么呢?就是要进行资产配置,做好风险控制,将可能亏损的幅度控制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并合理估计自己可以为投资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你的时间和精力真的非常有限,那么不如请专家代理。寻求可靠基金经理的帮助,投资于基金,就是不错的选择。另外,不要投资太多品种,也不要太频繁交易,而是要精心构建一个适合你自己,且易于维护的投资组合。

image.png

5月30日 19点00分:

中国基金报  基民来了|震荡市生存法则

WechatIMG5.jpeg

感兴趣的用户可以登录中国基金报APP预约观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