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周三),三大指数午后震荡走低,截至收盘,沪指跌1.19%,深证成指跌1.43%,创业板指跌0.86%。板块方面,航运港口、锂电、教育、船舶制造、物流、一体化压铸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燃气、风电、酿酒、医药商业、中医等板块跌幅居前。两市逾1000只个股上涨。
那么今日盘前有哪些值得划重点的资管大事:
千亿私募巨头最新发声!
加仓!多只香港科技ETF份额创新高
刚完成私募备案!百亿知名基金经理,出手了
累计超18亿!今天,又有6家机构官宣:自购!
冯柳出手,加仓10个亿!
周三(10月19日),上证
千亿私募巨头最新发声!
尽管近期沪指在3000点附近震荡,但头部私募纷纷表达了对市场投资机会的看好。千亿私募景林资产发声,之前的极端预期在边际上扭转,市场即将寻找业绩底部,政策面也逐步回暖,且估值接近底部。经历周期、保持并增强了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当下是应该重仓买入并长期持有的。
与此同时,景林资产也加紧了调研上市公司的步伐,10月已调研顺丰控股、圆通速递、祥鑫科技等,积极挖掘投资机会。
加仓!多只香港科技ETF份额创新高
自周一盘中创出新低后,港股市场迎来反弹行情。尤其10月18日,港股反弹势头显著,其中,香港恒生指数涨幅为1.82%,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更是达到4.25%。
值得一提的是,在港股大的历史底部区域,各路资金纷纷行动,除了港股头部公司回购不断加码、南下资金持续涌入,港股相关跨境ETF近期再度呈现明显的“吸金”效果,有的ETF基金份额更是迭创历史新高。
对于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多位基金经理旗帜鲜明地指出,短期来看,虽然港股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但对大周期而言,这些只是噪音,长期来看,当前不少港股标的处于估值明显偏低的状态,具有较为显著的投资价值。对比内地股市,港股优质板块吸引力凸显,未来几年有望迎来可观的大行情。
不过,也有基金经理提醒,由于港股波动性较大,持有体验较差,投资港股需要更有耐心,应选择自身可承受的风险水平。
刚完成私募备案!百亿知名基金经理,出手了
又有曾管理超百亿的前知名基金经理,成功备案私募基金。
基金业协会最新信息显示,一家名叫“上海润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机构刚刚完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公司实际控制人、总经理是汇添富基金原基金经理雷鸣。在公募基金行业深耕将近15年,雷鸣管理的基金取得不错回报,他的投资风格是坚持挖掘那些拥有可靠商业模式、极强竞争壁垒和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公司。
累计超18亿!今天,又有6家机构官宣:自购!
10月17日开启的基金公司、券商资管等机构自购权益基金的步伐仍在继续。
继10月17日和18日两天合计21家机构自购16.8亿之后,10月19日,银华基金、瑞达基金、永赢基金、招商证券资管、中融基金等机构快速跟随。
截至中国基金报记者发稿时,10月17日以来包括公募、券商资管、私募在内的26家机构宣布自购合计金额达到18.1亿,且均面向权益类基金或者FOF产品。至此,今年以来基金公司自购金额或逼近70亿元,这是历史上一波较为猛烈的“自购潮”。若算上今年私募基金“出手”自购超28亿,今年公私募机构自购的金额已突破百亿大关。
冯柳出手,加仓10个亿!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发布股票回购公告,透露了明星公私募基金经理的最新持仓变动情况。
冯柳在今年三季度继续加仓安防龙头海康威视3400万股,合计增持金额约10个亿;同时刘彦春也继续坚守该股。邓晓峰在10月新进梯媒龙头分众传媒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但是张坤退出了。还有庄涛掌舵的盘京投资旗下的两只产品在三季度新进水处理剂龙头泰和科技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金鹰基金
投资知易行难!难在哪里?
正所谓,盈亏同源。这样的基金未来波动也往往相对较大,追高的投资者需要承受较高的波动,等待下一次行情的到来,才能享受这类基金的优势。如果看见基金业绩回调再去追新的热点,就会再次站在高岗上,错失了原来基金回调后上涨的机会。
其实,价值投资之所以知易行难,关键在于投资者很难战胜人性中追涨杀跌的弱点。投资中更容易受到短期市场走势的影响,市场下跌的时候恐慌,不敢“买在低估区”;上涨的时候贪婪,满仓“高估值标的”。
光大保德信基金
回购、自购潮来袭!医药三重共振成回购急先锋!
近期,医药和医疗板块的反弹,也反映了医药行业内部结构性动力正在趋强,但也有很多投资者担心这一轮反弹只是反弹,缺乏足够信心。
对此,基金经理徐晓杰表示,当前医药市场整体估值处在历史相对低位,政策也逐步向好,企业盈利正处在周期低位,这时候反转或反弹可能并不是最为重要的,重要的是从估值角度来看,医疗市场投资价值已经凸显。
她认为,从长期来看,支撑医药产业长期发展的三大基本逻辑并没有改变,即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以及产业升级。目前,中国医药产业正处在需求与供给同步爆发的时代,大健康产业孕育的巨大成长空间赋予了医药行业长期的赛道机遇。
从中短期来看,医药消费具有一定的刚性,且总需求是向上的,即使在不确定性较高的宏观环境中,未来也有可能走出独立行情,兼顾防御与进攻属性,当前的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10月20日 15:30
博时基金 集采政策温和向好!医药预备反攻了吗?
感兴趣的用户可以登录中国基金报APP预约观看
2022-10-20 08: 36
2022-10-20 18: 30
2022-10-20 17: 05
2022-10-20 14: 23
2022-10-20 12: 29
2022-10-20 10: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