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沉寂许久的医药生物终于迎来大反弹,板块多只个股涨幅明显。公募产品方面,不仅超半数医药主题主动权益产品“回血”,医药主题ETF产品资金也持续流入,并有多只产品规模再创新高。
多位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政策驱动以及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地位,是近期医药板块暴涨的主要原因。展望后市,医药板块仍具有较高的中长期投资价值,随着估值有望进一步修复,相关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资金持续净流入
多只医药ETF规模创新高
近期医药板块持续逆势反弹,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截至10月21日,自10月12日低位反弹以来,医药生物指数期间累计上涨13%,大幅跑赢同期上证指数的1.98%。具体医药细分领域的区间涨幅也较为明显,如医药器械涨幅15.2%,化学制药涨幅13.26%,万得中药涨幅10.27%。
个股方面,10月12日至10月21日之间,医药板块个股区间股价平均涨幅为14%。其中涨幅最高的为双成药业,7天6板下,区间涨幅达91.82%;微电生理-U排在其次,区间涨幅为84.83%;此外,华森制药、心脉医疗、汇泰医疗、新产业等股价区间涨幅均超60%。
业绩方面,截至10月20日,已有20家医药行业公司披露了三季报业绩。其中,嘉事堂今年1-9月营收最高,达202.81亿元,同比增长4.81%。华大智造今年1-9月归母净利同比增长最多,期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20.22亿元,同比增长了339.85%;万泰生物则以231.91%的增幅紧随其后。此外,还有三十多家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增报告。
公募产品方面,截至10月20日,超半数医药主题主动权益基金产品月内业绩“回血”,其中,红土创新医疗保健、永赢医药健康、长盛医疗行业等多只产品区间回报超13%。医药主题ETF产品上,10月以来资金也持续净流入。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月内医药主题ETF产品累计资金净流入超44亿元,年内累计资金净流入达179.24亿元。其中,多只产品规模持续增长并创历史新高,如华宝中证医疗ETF年内增长近30亿元,最新规模站上170.32亿元的高位。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年内规模增长最多,达49.34亿元,最新规模也破百亿达124.6亿元。此外,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年内规模增幅也较为明显,从去年年底8.68亿元的规模,猛增了43.03亿至最新的51.71亿元。业绩方面,10月以来,医药主题ETF产品平均回报达8.3%。
对于近期医药板块持续走强,泰达宏利基金表示,医药作为前期跌幅较大,当前估值和配置比例处于低位的主流赛道,近期表现亮眼具有三大逻辑。其一,是医药生物是长期的内需受益品种,在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其需求提升和长期成长性确定性高,在市场对于外需日益担忧的当下,关注度明显上升。其二,是政策面逐步回暖,近期医药板块政策趋于温和,市场对于政策的担忧也已经反映在了前期股价当中。其三,是国内医疗新基建提振需求,9月7日和13日制定的财政贴息计划,在医疗设备领域火速落地,国庆假期前后已有多笔医疗设备更新改造贴息贷款陆续发放,有望未来的1-2年内为国内医疗设备企业带来重大机遇。
“因此,近期医药板块迎来了交易面和政策面的双重见底,逻辑较顺,中短期仍有机会。”泰达宏利基金表示,不过对于医药板块业绩改善能否顺利兑现,目前仍需进一步观察。
“上周五,医药板块大涨7.13%,创历史单日最大涨幅;分析盘面主要先是IVD标的带动设备最后带动板块集体上扬。”民生加银生物医药行业研究组长王泳鑫分析,基本面方面,首先周四出台了省级生化集采规则,市场对于政策端“L”斜底确立较为乐观,“不过我们更认为,板块的暴涨主要是因医药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估值处在低位。”
展望医药板块的后续表现,王泳鑫表示自己持较为乐观态度。一方面,在基本面上,展望Q4季度,11月创新药谈判结果预计将会出炉,考虑本次观察锚点为大品种续约谈判,对于降幅预期较为乐观,市场对于政策端“L斜型底”将进一步验证;另一方面,即使经过一日暴涨,各个公司估值总体仍处于历史低位,而临近Q3业绩披露期,较快的业绩增长或将有助个股完成估值切换,预期2023年估值或有望存在进一步恢复的空间。
中融基金基金经理潘天奇表示,医疗健康的很多领域是优质成长性赛道,自己非常看好医药消费的中长期投资机会比。
“事实上医疗健康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的老龄化人口比例未来10年逐步提升,对应的药品、器械、医疗服务的需求确定性增长;从数据的角度来看,如果不考虑疫情相关医疗花销的一过性影响,我们目前医疗卫生费用占GDP比例不到10%,而未来整个医疗健康产业占比会逐步提升,所以我们医疗健康行业的增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高于整个GDP增速。”潘天奇表示,从最初的中药,原料药高速发展,到仿制药向创新药升级,器械的进口替代等,国内的医药生物公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技术不断迭代下,更多好的产品问世,同时产业也更加细化和多元化,很多的细分方向受益于结构的优化增速会更快,也会产生很多好的投资机会。
细分板块上,潘天奇直言看好具备进口替代逻辑的医疗器械,尤其是医疗设备。因为近期医疗设备贴息贷款政策鼓励医院升级医疗设备,政策的支持让需求有了新的增量。从国产化率的角度看,会发现很多细分的领域的国产占比仍然很低,比如内窥镜方向,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好,随着国产重磅产品逐步落地后,将加速替代进口产品。
“再比如高端的影像设备,这个领域之前外资的企业占主导地位,我们国内的企业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已经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从产品性价比角度完全具备了进口替代的条件,在政策的支持下,我们认为医疗设备这个赛道相关的公司会具备较好的成长性。”中融基金潘天奇表示。
2022-10-25 00: 10
2022-10-24 19: 42
2022-10-24 17: 50
2022-10-24 17: 30
2022-10-24 15: 48
2022-10-24 12: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