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重磅定调!16家券商超万字最新解读

曹雯璟 莫琳 2022-12-18 17:1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关于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定调。那么,本次会议释放出哪些重磅信号 ?接下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趋势如何?本次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定调,对市场有哪些深远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了哪些投资机会?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广发、申万、华泰、海通、招商、中金、平安、中信、中信建投、华安、川财、国金、东吴、光大、西部、财信等16家券商,多家券商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发展信心,推动经济好转;政策加码推动基本面回升,股市有望进入上行周期。

广发证券:明年中国经济增长
和结构均衡预期有望提升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表示,关于经济形势,会议定调延续了“三重压力”的表述;但同时强调,随着各项政策效果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信心。提振信心是会议重点强调的一项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 

关于经济工作基调,会议落实二十大报告及政治局会议精神,去年底的“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调整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以及“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同时,和去年底会议相比新增“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的表述。整体来看,扩内需、稳增长在语义上明显强化,“整体好转”目标明确。

关于财政货币政策,“加力提效”这一2018至2019年的表述对应着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姿态,保证支出强度的提法延续。值得注意的一点变化是,去年底强调实施新的减税降费,而今年“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是积极财政的三个着力点,估计赤字率可能会小幅提升,专项债有望维持较为积极的规模,财政贴息政策亦会得到重视,财政贴息在实践中一般会与产业政策结合,比如对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进行贴息。货币政策表达升级为“精准有力”,其他细节变化不大,新增关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表述。今年非美货币普遍贬值,人民币贬值幅度也在9%以上;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目标要达到国际公认的发展水平标准,这需要建立在汇率水平稳定均衡的基础上。明年汇率具备更有利的定价基础,政策应会进一步推动汇率围绕合理价值波动。

招商证券:政策有望带动A股重回上行

“结构牛”可期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表示,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发布,整体来看,在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背景下,为实现经济质提升、量增长,2023年财政和货币政策定调强调有力和精准,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成为重中之重。对A股而言,政策有望支持经济改善和企业盈利逐季回升,带动A股重回上行,但有限的弹性下更可能演绎“结构牛”。结构上,短期内受益经济复苏的上证50和银房家有望继续表现;经济企稳后,以新时代五朵金花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方向将逐渐占优。

当前市场进入稳增长扩内需和对明年经济预期改善的窗口期,在政策指引和经济复苏预期的推动下,短期内经济复苏相关代表指数上证50和银房家有望继续表现。当权重指数对经济复苏的修复到一定程度,很有可能就会逐渐放缓上行斜率,逐渐转为偏新兴成长指数占优的局面,科创50、中证1000,创业板综等新兴成长指数可能会相对占优,可布局新时代五朵金花。

申万宏源:提振发展信心,优先扩大消费


申万宏源首席策略师傅静涛表示,本次会议在12月政治局会议“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总基调下重点提及“新气象”。会议在总结过去5年的基础上表示我们当下所遇到的困难包括“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会议明确要求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秦泰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面对当前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的局面,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提出五大主要工作,其中第一点即是扩大国内需求,要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首要任务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在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方面,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就是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首要任务,并且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我们预计在房地产市场需求仍在磨底的背景下,明年财政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工具都会以更大的力度向改善居民收入预期、优先扩大居民消费的方向给予充分倾斜。“增强消费能力”和“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具体要求,则指向财政政策明年可能在通过二次分配优化居民收入预期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海通证券:股市已步入上行周期

数字经济、消费空间广阔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表示,政策加码推动基本面回升,股市进入上行周期。会议稳增长基调明确,提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我们认为明年稳增长政策将持续发力,其中财政政策是最大看点,预计2023年财政预算赤字率和专项债额度或将增加,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随着稳增长政策继续加码,国内经济有望走向复苏,我们预计23年国内实际GDP同比增速将接近5%,对应6%的名义GDP增速。

落实到A股基本面,A股营收和盈利增速有望整体上行,我们预计2023年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10-15%。从宏观经济周期、股市牛熊周期、估值、基本面等维度来看,A股底部已过。资金面上,23年海外流动性、国内微观资金面或将边际改善,预计A股增量资金有望达到1万亿元。诸多积极变化推动下,A股正步入牛市初期的上升通道,

重点行业1:数字经济代表的现代化产业,扩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重点行业2:基本消费代表的内需,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华泰证券:三条政策主线呼之欲出


华泰证券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15-16在北京举行,并于16日晚发布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纪要》对明年经济基本面展望积极,在AH市场较为关注的政策端——防疫、地产、平台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动态优化调整,或有助于提振市场风险偏好;货币政策整体基调相比去年更加中性。《纪要》释放的政策信号对市场风格也或有一定影响,大盘股及产业链下游板块更顺应政策方向。中观行业及主题投资方面,《纪要》有三条清晰的政策主线——扩大内需、三大安全(产业+粮食+能源安全)、深化国改,或分别对应大消费、TMT、“中字头”投资机会。

去年前三项重点部署分别为共同富裕、平台经济、循环经济,对22年行业及主题股价表现构成深远影响;今年《纪要》前三项重点部署为扩大内需、三大安全、深化国改,或分别对应顺应政策取向的大消费、TMT、“中字头”投资机会:其中,大消费中的重点行业,参考《扩大内需战略发展纲要(2022-2035年)》,可能包括智能驾驶、免税、航空机场、运动服饰、家电建材等;TMT中的重点行业,参考《纪要》,或为国产替代、卡脖产业,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除以上三者外,《纪要》在中观行业层面,还新增(vs去年)提及新能源车、生物制造、养老服务、分级诊疗等。

平安证券:会议定调平稳发展

政策有望加大发力


平安证券表示,以支持住房改善作为扩内需重要抓手,稳定房地产市场意义仍旧重大。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将支持住房改善放在最首要位置。此前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五轮中国-欧盟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重申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综合来看,房地产对于经济发展意义仍旧重大,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仍十分重要。

投资建议方面。当前政策风向加速转变,建议积极把握地产及产业链行情。短期建议关注政策弹性大的超跌房企;中期行业筑底企稳,投资主线回归基本面,格局重塑洗牌逐步尘埃落定,将更加比拼各家房企内功,建议关注积极拿地改善资产质量、融资及销售占优的强信用房企。物管建议优选关联房企风险可控、综合实力突出企业。同时建议关注产业链机会,尤其是受益保交付、“防水新规”落地、原材料成本改善的消费建材龙头。

中信证券:扩内需、引外资、稳地产


中信证券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经济“三重压力”,内需不足而外需回落的背景下一方面实施扩内需战略,另一方面注重引进优质外资。宏观政策层面基调偏稳健,货币政策“精准发力”而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在统筹多目标的基础上要求各项政策协同发力,明年政策组合或为宽财政+稳货币。此外,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先于“房住不炒”,会议彰显政策端支持地产修复决心。

经济的“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提振市场信心,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突出做好稳增长工作凸显政策方向。“三重压力”的表述延续自去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但相比去年底对今年的工作展望,今年底主要有以下几个补充和变化,总体而言更加强调需求侧的刺激:1)今年增加了“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而且位置非常靠前,去年也提到“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但这一语句出现在后面的微观政策表述中。2)去年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而今年把扩大内需战略放在前面,供给侧改革位居其后,与二十大报告的方向吻合。3)较过去两年,把“稳增长”放到了更为突出的位置,“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表述也比往年更加积极。

我们认为明年的经济目标或定在“5%以上”,提振市场信心,通过扩大内需来实现——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还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中信建投:扩内需,新气象,新作为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表示,会议对我国明年经济增速回升充满信心。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明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可见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内外复杂环境已有充分估计和认识。但同时提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努力实现明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可见在明年全球经济走弱甚至衰退的普遍预期下,会议对我国明年经济增速回升是充满信心的,我们预计经济增长目标将定在5%左右。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对消费的重视度大幅提升。明年外需走弱已成定局,扩大内需愈发紧迫,会议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尤其“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主要还是由于2022年消费过度疲弱,截至11月社零累计增长-0.1%,大幅拖累经济增长。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相关领域可能仍有针对性政策出台。投资方面强调“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预计基建投资继续保持一定强度。

中金公司:“提信心、扩内需”

周期性政策有望加码


中金公司研究部认为,“提信心、扩内需”是理解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思路。从短期来看,“扩内需”是“提信心”的基本抓手,从中长期来看,“扩内需”是逆全球化大背景下,发挥大国规模优势的必然选择。展望明年的经济政策,既要关注其连续性和稳定性,也要关注其创新性。

宏观团队认为,为“提信心、扩内需”,周期性政策有望加码,结构性政策有望提速,兼顾短期增长和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从会议提出的六个“统筹”中可见一斑。会议还指出要“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实现明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会议为明年经济工作指明了大方向,后续将紧密关注相关政策出台与执行。

因此,虽然短期内疫情对经济的扰动加大,但经济增长将可能逐季复苏,全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5%以上,风险资产也将表现出色。

策略团队建议,短期要紧跟政策边际变化节奏来配置,如地产链条、受疫情影响的消费板块;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支持平台企业发展,相关企业也值得关注;中期仍然是根据景气程度以及产业政策支持方向来把握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主线。

东吴证券: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东吴证券表示,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意味着什么?今年会议是近 10 年以来宏观政策表述最积极的一次,此前从未出现过“双发力”的提法。2015 年经济工作会议“加大力度+灵活适度”下,2016 年财政赤字率攀升至 3%,同时货币政策加大了支持力度,新增 PSL 9750 亿元为史上最高。2018 年会议财政政策也提及“加力提效”,但是对货币政策更加谨慎——“松紧适度”,2019 年财政赤字小幅增加 0.2 个百分点,

但专项债规模大幅增加8000 亿元。展望 2023 年,预计赤字率将上升至3%以上(2022 年为 2.8%),而考虑到地方专项债规模增加空间有限(更多通过中央转移支付),明年诸如政策性金融工具、PSL 以及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财政贴息将成为重要的补充和看点。

不过,财政货币政策要取得稳经济的效果离不开居民和企业部门的加杠杆,也即是内需的稳定。稳经济从来不能只靠政府和政策,一方面,从2016年和 2019 年财政发力的经验来看,有了居民和企业部门的加杠杆经济才能真正企稳;另一方面,2021 和 2022 年是“反面教材”,少了企业和居民的参与,政策稳经济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被放在了优先的位置。

光大证券:五大亮点值得关注


光大证券表示,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经济整体好转。从方法上,扩大内需与供给侧改革有机结合,形成发展合力,我们认为有五个方面亮点值得关注:

第一,稳定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疫情发生以来,居民消费预期疲弱,阻碍经济循环发展、削弱宏观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恢复和扩大消费,是当前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振发展信心的关键所在。明年在防疫政策优化、促消费政策加码的背景下,消费增速有望得到较大提升。结构上,家电、家具、建材、汽车等可选消费,养老、餐饮、住宿、娱乐等服务消费均有望受益。

第二,对平台经济展示出积极呵护态度。此次会议对“平台经济”相关表述,释放出较大积极信号。一方面,平台企业监管正式迈入“常态化、日常化”阶段,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认可平台企业在引发展、稳就业的关键作用,未来或成为吸纳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第三,将地产定位至防范化解风险层面。会议对地产问题的定调已经上升至“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层面,供给端“保优质主体”思路不变,将继续纾困开发商资金链;需求端政策空间也被进一步打开,数据不稳,政策不息。

第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政策方向将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线,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稳固基本盘、培育新优势。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领域,是重点发力方向。

第五,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国企改革也将开启新征程。一方面,国企要“练好内功”,真正按照市场化运营,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市场体制机制、行业产业结构、主体持续发展能力所体现的鲜明中国元素、发展阶段特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西部证券:稳增长、扩内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5日至16日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西部证券预计,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可能定在5%左右,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一般预算赤字率有所提升,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并重,扩大内需政策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防疫政策重点转向保障就医用药,房地产政策仍然延续“托而不举”方向,产业政策更加重视安全,科技政策重点支持核心技术攻关,改革开放方面将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我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可能定在5%左右。既有实现基础,也有助于提振各方面经济主体信心。

在财政政策方面,西部证券预计,2023年预算赤字率从今年的2.8%提高到3%左右,地方政府专项债占GDP比例可能保持相对稳定,通过贴息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经济发展。

在货币政策方面,西部证券预计,2023年降准幅度可能增加,未来几个月不排除降息可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进一步发挥作用。

根据会议提出的明年五项重点经济工作,西部证券预计,2023年消费将成为2023年经济增速回升的主要动力;在财政和准财政资金支持下,基建投资有望维持高于总体经济增速的增长。同时,近期国内感染人数快速增长,明年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压力仍然存在。

房地产政策方面,西部证券认为,“房住不炒”定位会长期坚持。同时,政府会继续通过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的供给逐步向租购并举的新发展模式过渡。

产业政策方面,预计明年的产业政策或从以下两个方面重点展开:1)围绕“卡脖子”领域出台支持政策,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2)更加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低碳以及数字化改造升级,同时积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在完成双碳目标过程中实现经济增长的新旧动能切换。

同时,关于平台经济,会议释放了较为积极的信号,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预计2023年或集中落地一批“绿灯”投资案例,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参与国际竞争,有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财信证券:明年A股、

港股市场机会大于风险


财信证券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提法,要求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其中“稳增长”位列首位,更加凸显稳增长重要性。2023年经济将重回正常增长状态。会议延续了党的二十大报告“高质量发展”经济基调,要求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结构转型和总量增长目标同等重要;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预计后续将出台针对新能源、半导体、军工、医药生物等成长板块的扩大内需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强调“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总体来看,互联网、地产、医美、电子烟、游戏、教培等行业政策可能出现缓和。相比去年经济工作会议的“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有效控制资本消极作用、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等措辞,本次会议提出“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预计平台企业将迎来政策利好期,在美中概股、恒生科技等板块有望底部反转。

考虑到疫情及地产对国内经济制约作用消退、美联储加息预期边际放缓、全球紧张局势缓解,此前压制市场走势的业绩、估值、风险偏好等三大利空都已明显转向,叠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利好持续释放,预计明年A股、港股市场机会大于风险。

华安证券:政策发力下关注4条主线


华安证券认为,从总基调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点偏向增长,政策整体友善,财政加力、货币降准降息均可期。行业方面,恢复消费、投资带动是扩内需抓手;发展和安全是产业政策核心;地产更强调底线思维和风险防控;平台经济倡导正面效应。

展望后市,建议关注4条投资主线。

其一,对于高景气成长板块,建议加大关注和配置力度,重点关注储能、光伏、风电、电池材料和制造、上游能源金属等。半导体、自主可控等关注催化剂出现。

其二,防疫优化措施预期不断,建议关注景气与估值相跟随的部分消费品。重点关注受疫情优化措施提振而景气显著向好的用药需求和用药保障方向,如中药、抗原检测、医疗器械、医药商业等。此外,白酒板块在本轮修复中也有望取得较好的涨幅。

其三,建议关注稳增长预期下的新老基建领域。基建仍是明年经济稳增长的主要拉动和抓手,继续获得政策大力支持的确定性强,尤其是在房地产调控放松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基建稳增长相对作用更加凸显。关注传统基建中的建筑材料、建筑装饰,以及新基建中的电网投资等。

其四,建议关注春季躁动行情中的情绪修复品种。主要是券商和计算机信创。

川财证券:建议关注数字经济、

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方向


川财证券认为,“稳”是基本前提。本次工作会议为明年经济定下的基调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一方面体现在货币政策上,对于货币政策要求是保持合理充裕、精准有力,其中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以及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体现在财政政策方面,财政政策要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总体来看,明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整体相对宽裕,但不会“大水漫灌”,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领域将得到更多支持。

“提振内需”是重要手段。本次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在当前“三重压力”仍存的情况下,通过促进消费提质升级、释放内需潜力有着重要意义。而在14日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也指出推动促进消费增长更多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提振内需”的重点在于提升消费质量和改善人民生活,因此重点关注能够有效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向。关注改善性住房(住房需求)、养老服务(医疗保障需求)、文化传媒(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等消费领域。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完成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的转变;另一方面则是对于产业链薄弱环节重点突破,保障产业链自主可控,进而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此外,还要继续加大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和投入,同时也要将数字经济更好地应用在各个领域,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

方向上,建议关注数字经济、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海外经济明年预期下行背景下,明年出口虽预计承压,但仍需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预计未来“一带一路”国家有望更深一步分工与合作,关注跨境物流、跨境电商、跨境支付、跨境金融等方向。

国金证券:三大“积极”信号


国金证券提及三大“积极”信号。

信号一: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政策定调积极,提振信心、加大调控力度

经济预判谨慎、但工作要求不低,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相较去年底,会议对国内经济依然强调“三重压力”,对外部环境的担忧有所增加,“动荡不安”、“影响加深”。不同的是,本次会议在党换届完成、“第二个百年”开局时点召开,对明年定位高,“我国发展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需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质和量提升。政策定调积极,坚持发展、提振信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财政加力、货币配合。不同于去年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本次会议突出强调“坚持发展”,坚持尊重规律、底线思维、“两个不动摇”等,提振发展信心。宏观政策层面,要求加大调控力度、形成政策合力;财政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等,注重可持续和风险,或意味财政加力由中央赤字扩张、准财政加码,专项债注重分配优化等。

信号二:压制信心的四大领域,房地产、防疫、民企和平台均有积极表态

压制今年经济的两大变量,房地产和疫情均有积极的政策安排,有利于信心提振和经济修复。防范化解风险和扩大内需两大方面涉及房地产,“房住不炒”不变下,强调改善房企资产负债状况,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后者在恢复消费上,提出支持住房改善,或指向需求端的措施优化。针对疫情变化,防疫措施已开始优化,中央进一步明确要求“因时因势”优化、顺利渡过流行期。民营企业和平台企业发展的制度“担忧”或加快“消除”,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针对“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中央“亮明态度,毫不含糊”,切实落实“两个不动摇”,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进一步地,中央对平台企业定位继续优化,常态化监管下,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不再提及“红绿灯”、“整改”等。

信号三:着力扩大内需,消费优先、投资加强,政策引领新时代朱格拉周期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消费优先、投资加强。中央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臵,既是完成明年经济工作任务的关键之一,也是中长期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的短期安排;抓手包括:促进就业、尤其是青年就业和增加收入,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消费是基础、投资是关键,重大工程、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补短板项目等是投资加强的重要方向,对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形成支撑。产业政策发展与安全并举、紧迫性提升,或开启新时代“朱格拉周期”元年。延续“二十大”、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思路,会议强调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强链、自主可控和安全等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保障能源、粮食等安全,或带来新一轮产业投资周期,安全相关产业或率先启动,如上游涉及生产要素安全的产业和中游设备制造国产化、高端化等,或推动制造业投资继续强劲。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