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月8日),沪指缩量下跌0.25%,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跌0.25%报3260.62点,深证成指跌0.42%报11098.45点,创业板指跌0.53%报2228.91点。
板块方面,医药股集体反攻,文化传媒股持续活跃;另一方面,券商、汽车、地产等板块跌幅居前。
机构方面,方正证券指出,如果大盘能够回补周一留下的缺口,则大盘上行趋势无忧,若不能快速回补的缺口,向下“岛型反转”成立,阶段大盘将弱势整理,若想扭转颓势,需内外利好消息共振才能推动。
那么今日,盘前有哪些值得划重点的资管大事:
500亿顶流基金放大招:恢复大额申购!
历史性时刻!公募基金反超银行理财
费率改革满月!超四成基金公司行动
碧桂园债券“爽约”?真相来了
两部门出手!这一板块大涨
Wind数据显示,昨日(8月8日),上证基金指数收报6670.99点,跌0.40%;深证ETF收报1431.20点,跌0.42%;深证乐富指数收报7158.15点,跌0.41%。
500亿顶流基金放大招:恢复大额申购!
继多只绩优主动基金放开限购后,最大白酒基金也解除“限购令”:8月8日,全市场最大的白酒基金——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场内简称:白酒基金LOF),公告恢复大额申购,限购近10个月的产品正式解除“限购令”,产品最新规模接近500亿元。该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侯昊表示,此举主要是基于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考虑。
多位基金经理和机构对此表示,近期头部白酒企业中报基本面较好,板块估值仍处于合理偏低水平,随着下半年经济复苏回暖,白酒板块的行情值得期待,投资者也可以更为乐观。
历史性时刻!公募基金反超银行理财
公募基金规模首次超过银行理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27.69万亿元。这意味着,公募基金行业迎来历史性时刻,超越银行理财,坐上了“资管一哥”宝座。
多位业内人士直言,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呈缩水态势,其中固收类产品规模占比提升,同时公募固收类基金规模份额也呈现双增趋势,这均反映出居民对资产保值增值的意愿日益迫切。而随着资管新规和打破刚兑等政策落地,未来理财产品竞争也会更加激烈,预计公募基金将成为居民理财投资的主流。
费率改革满月!超四成基金公司行动
公募基金费率机制改革开启已满一个月,基金降费改革渐次落地。截至8月8日,自7月8日公募基金行业迎来费率改革以来,已有超60家公募机构公开宣布调降产品费率,占比超过四成。
业内认为,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无论是从投资者角度或是行业发展来看,都将产生长期积极影响。
碧桂园债券“爽约”?真相来了
8月8日,有市场消息称,碧桂园截至目前仍未能支付应该于8月7日支付的两笔美元债的票息。这一消息也令碧桂园股价大幅走低。截至收盘,碧桂园股价下跌14.39%。此外,受到消息面影响,碧桂园多支境内债价格也出现集体下跌,多支债券跌幅在20%以上。
随后有知情人士告知记者,目前上述两笔债务并未实质性违约,仍在30天宽限期之内。该人士称,由于可动用资金持续减少,碧桂园出现了阶段性流动压力,但这家房企巨头正在积极优化资金安排。
两部门出手!这一板块大涨
国产数据库推行进一步加速:8月8日,财政部网站公布两则《征求意见的通知》(后称《通知》)。通知显示,财政部会同工信部研究起草了数据库、台式计算机政府采购需求标准,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数据库征求意见文件将“操作系统支持多CPU架构”纳入了国产数据库必须考虑的采购需求指标,进一步凸显对于国产CPU平台的支持。同时,还要求数据库应具备防篡改能力,并支持自身数据的动态脱敏和透明加密等。
业内预计,随着采购标准陆续出台,信创招标进程下半年有望加快落地。在8月8日早间,A股数据安全板块也集体起舞。其中世纪恒通一度涨逾14%、恒银科技也10%涨停,而麒麟信安和三未信安也一度分别涨逾9%和6%。
华夏基金
每日解盘(8.8)
近日各部委接连释放积极信号后,政策进入出台显效观察期,部分短线获利盘存在兑现离场压力。短期盘面乐观情绪尚未退潮,但政策与现实预期拉扯背景下,资金面可持续性表现不强,量能再度回落至万亿级别之下运行。医疗领域反腐尚在进行,虽然短期来看,市场信心不强,叠加监管推进带来持续报道的冲击,可能出现医药行业的明显错杀。但对于具备长线投资性质的资金而言,将是较好的机会。目前国内股市市场位置还是处于风险偏好不高、估值低位的状态,在当前时点我们处在一个高胜率的大势位置,依然可保持对后市的乐观展望。整体来看,当前政策落地情况和半年报是影响市场的两个关键变量,综合考虑政策、流动性以及企业盈利拐点,8月A股有望继续震荡上行。
8月8日港股市场低开低走,延续调整,内房、科技、大消费跌幅居前。资金面上来看,部分经济指标显示美国经济景气走弱,但考虑到通胀水平仍高,后续加息节奏仍存不确定性。加上近期美债收益率走高,人民币走弱,港股资金面有所恶化。但考虑到美债已达前高,人民币回到7.2的低点,港股后续资金面改善空间较大。在投资策略方面,短期可适当兼顾周期与低估值品种,而下半年建议继续配置产业政策着力点以及国内中长期经济发展结构变革的关键驱动方向,尤其关注TMT在经历主题炒作后走出的具备产业趋势的方向,以及芯片、智能驾驶等板块。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
建议震荡筑底中逐步增配A股
经济基本面与政策博弈下的权益市场,越来有可能带来大类资产配置的变盘,市场虽然不太可能重演2022年下半年戏剧性的一幕,但仍然值得我们去积极布局。 2023年哑铃策略继续有效,不过哑铃两端的资产正在发生位移,主要原因是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正在逐步消融,确定性的收益渐渐成为投资者的期待。从资产配置的视角看,我们有如下的建议:
A股方面,最新PMI数据显示,尽管制造业景气度仍处于收缩区间,但底部回升的趋势开始显现,盈利周期逐渐由探底转向爬坑,极度悲观的风险溢价有待修复,建议在震荡筑底过程中,逐步增加对A股的配置。
港股方面,二季度港股流动性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伴随着美联储紧缩周期即将步入尾声,三季度望有所改善。叠加基本面在政策带动下有改善的预期,中期对港股配置的确定性在逐渐增强,投资者可以适当乐观些。结构上看,港股国企和红利的风险收益比相对突出。
8月9日 19:00
独家对话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刘会平,讲述香港持续变革中的独特吸引力
感兴趣的用户可以登录中国基金报APP预约观看
2023-08-09 08: 30
2023-08-08 22: 00
2023-08-08 20: 37
2023-08-08 18: 54
2023-08-08 17: 26
2023-08-08 17: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