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又要开始交易A股了,过去的五个交易日,沪指上涨0.27%,深成指上涨1.27%,创业板指上涨1.88%。A股后市怎么走?券商老师们怎么看。
常州最新回应
近日,常州华立董事长承勇跳楼身亡的消息引起舆论高度关注。11月12日晚,常州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中吴网”发布情况通报:
据悉,近日网传常州市华立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因被约谈后坠楼身亡,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正在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开展调查,纪检监察机关正在深入核查相关案件办理情况,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的原则认真处置。
十大券商最新研判
1、中信证券:情绪回暖延续,首选超跌成长
国内经济逐季修复趋势明确,10月数据小幅走弱,增量政策的效果将逐步显现,降息概率提升;外部流动性等环境因素持续改善,美债收益率中枢料将持续下行,中美元首会晤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市场流动性预期稳定,投资者情绪整体回暖,建议坚定增配超跌成长,重点关注科技与医药板块。
首先,国内经济和盈利周期底部在三季度已经确认,10月数据走弱不改经济逐季修复的趋势,预计特别国债等增量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且后续降息概率提升。
其次,预计美债收益率的中枢仍将持续下行,12月美联储再度加息概率较小,APEC会议期间中美元首会晤在即,外部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最后,市场流动性预期稳定,机构资金短期预计以调仓为主,场内资金的情绪整体回暖,超跌成长依然是当前配置首选,建议重点关注科技与医药板块。
1 海外“衰退式宽松交易”继续,但忽略了通胀与债务问题
继我们上周周报提到海外“衰退式宽松交易”再起之后,本周无论是美国消费者信心继续下行还是国内出口数据远低于预期,似乎都在为海外衰退交易“添油加火”。投资者沉浸在利率对于成长的压制解除之后的反弹中时,其实中长期的问题很容易被“淹没”:密歇根统计的消费者通胀预期显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通胀预期都在上升;而美国债务问题也使得穆迪继续下调美国的评级展望。投资者应该重视的是,历史上当利率真正开始下降时,纳斯达克指数往往结束反弹,开始下跌或震荡。这意味着市场对于短期边际变化的交易是有一个边界的,并非简单的“衰退-降息-涨成长”。对于通胀问题的忽视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如果衰退幅度足够深能够导致通胀大幅回落,那么此时定会进入危机模式,成长反弹的窗口期定会缩短;由于浅衰退和政府债务问题导致宽松提前到来,那金融条件的宽松会很快带来实物资产价格的全面反弹。
2 国内商品与股票的背离仍在继续:投资者预期的钝化与年底切换的博弈
对于国内的投资者而言,似乎与海外投资者达成了共识:跳过对于需求的押注,专注于与需求相关性不大、分母端对于利率更敏感的资产。上述共识形成的基础是,由于A股上市公司ROE成长性下降,导致A股呈现了低收益率、高波动率的特征,但是以主动偏股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缺乏做多波动率的工具,同时难以接受低收益率的事实。最终市场剩下三类机会:做多波动率(游资为主的主题风格),接受低收益率(以稳定收益诉求为主的红利风格)和不甘心尝试突围的风格(公募基金内部参与老赛道博弈反转的交易机会)。当下海外利率上行趋势出现反转,同时正值年末排名时刻,波动率(参与游资博弈和赚同行的钱)大概率成为市场更热衷的选择。但国内商品市场的投资者对宏观环境的反应大相径庭又可以理解:从黑色系商品的基差来看,10月下旬以来除了线材以外,基本上都是期货驱动为主,这指示整体宏观实物需求平稳,但是预期的需求躁动已经开始。这其实也预示着海外场景向国内的传导,如果海外利率下行,那么为中国的实物需求进一步恢复创造了空间。如果投资者要参与年末波动率交易,那么我们的建议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计算机和与机器人相关的主题投资:从超低配比例的变动和2023Q4以来表现来看,电新/计算机/通信是2023Q3超配比例下降较多同时2023Q4表现一般的成长板块。
3 中美利差收敛:名义利率VS实际利率
从名义利率的视角来看,自10月下旬中美利差触及2002年以来的极端低位(已经低于2006年最低点)之后已经开始收敛;如果从中美实际利率之差来看(根据经济特征,用中债10年期到期收益率-PPI同比作为中国实际利率,美债10年期到期收益率-CPI同比作为美国实际利率),那么其实在2023年年中中美实际利率之差又创下了2002年以来的新高,处于极端高位。通胀成为了这两大极端结果分歧的最重要原因,如果考虑到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之差都有收敛的必要,那么可能的路径是:美国的名义利率短期无法上行,但是受实际利率过高压制,中国名义利率无法快速上行,美国金融条件放松最终带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升,驱动中国PPI向上,中美实际利率开始收敛。
4 一切为了通往圣堂的路
市场对长期通胀定价的忽视,让基于短期的边际交易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反复,在一个进入整体低收益+结构高波动的市场中,年末接受高波动会成为当下很多相对收益者的选择。当市场认为的宽松如期而至时,全球真正的滞胀和实物资产的时代会真正开启,这是资源+红利投资者真正要通往的未来场景。但当下,市场对真相或许漠不关心,短期的扰动正是通往寻找真相的圣堂的必经之路。我们的推荐是:第一,在应对长期变化过程中,更受益于海外利率下行+国内经济修复、供给瓶颈更大的大宗商品相关资产(铜、油、油运、煤炭、铝、贵金属、钢铁)仍是具有性价比的选择。第二,如果投资者希望博弈年末的市场切换,根据前文分析可以选择电新(锂电、风电、光伏)、计算机与机器人产业链的主题投资机会进行交易。第三,红利资产(公路、电力、四大行等)作为配置型资金的选择,在未来交易主导的市场中回调有限,建议逆势布局。
3、中泰策略:如何把握积极因素“共振”的反弹行情?
本轮超跌反弹在级别、时间、空间上进一步拓展和上调,建议积极把握。就配置方向而言:
1)中美元首会晤预期与平准基金入市预期共同驱动指数反弹,中央财政加杠杆令本轮反弹或更高看一线。如同去年10月宏观变量重要变化后,指数反弹的第一阶段重点将是“超跌+权重”,即:恒生科技、非银、新能源+顺周期。其中,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下,除了本轮救灾水利建设外,我们预计明年初围绕年轻租客的城中村改造亦将得到较大力度的中央财政发力加码,建材板块或相对受益。
2)指数在经历超跌反弹后,市场或再次进入结构性行情阶段,如同今年1-3月的AI行情。建议配置预计产业政策发力乐观的军工、信创、电网建设等板块。其中,今年军费增速保持稳定增长,叠加供应链安全和军工集团国企改革的催化,军工板块或有较大的发力空间;信创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政策重点提及“数字经济”、“数字政府”等支持政策,政策发力趋势整体乐观;电力市场改革政策加速催化,或带来改革成效初显,投资机会与市场预期相对乐观。
3)立足更长周期,在四季度市场由超跌反弹到结构性行情过渡后,在明年配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防御,建议关注医药以及电力等高分红板块。
4、中银策略:外资边际修复,走出阶段底部
从10月23日起至本周末,本轮“救市2.0阶段”上证指数已反弹3.4%,而进入本周后半段赚钱效应已有所弱化,周四市场题材股交易退潮叠加10月CPI数据偏弱,周四晚间鲍威尔就美国货币政策表态偏鹰进一步导致周五市场承压。部分投资者担忧本轮反弹是否结束?我们认为:
1)当前阶段更多属于正常回调,而非行情重新转头向下,在市场底部上涨修复过程中,通常会遇到数次回调,包括部分资金减亏后的减仓等正常行为,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已恢复万亿级别成交额,对于放量后行情而言,重新转头向下需要“发生显著利空”这一前提条件,而非观察“小级别利空”或者“利好落地”这两个变量。
2)从“救市2.0阶段”赚钱效应结构来说,除了医药、电子、TMT等行业赚钱效应较为明显外,其他板块如顺周期等修复力度并不显著,因此也并不存在支持行情再度明显回落的逻辑。
3)对后续行情的判断首先需要理解本轮市场底部是如何走出的。我们认为以汇金为代表的稳定资金“真金白银”买入并成就“救市2.0阶段”,是本轮市场得以快速走出底部的核心,在这一变量未发生显著松动的情况下,并无其他再转入“悲观”的担忧。
5、中信建投策略:政策加码阶段,逢低布局
经济底部震荡,宽财政基调,年底货币政策可期,后续值得关注城中村改造及地方化债方案。其次,APEC峰会在即,中美元首会晤或为中美关系带来进一步改善空间。处产业周期向上阶段、分子端向上斜率具备相对优势的细分品类预计仍将维持强势,短期在中美关系缓和和APEC峰会预期催化下,出口链相关品种可能有望迎来短期机会。
推荐行业:电子、创新药、海风、机械设备、火电、汽车、白酒等。
●经济底部震荡,政策空间有望扩大。近期公布的十月通胀和PMI都有边际回落迹象,未来还需要更多政策呵护。此前万亿国债释放宽财政信号,四季度的政策搭配有望继续期待,方向上大体有两个方面:1)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积极表态一揽子化债方案,化债的处理将会更进一步;2)货币政策方面或有进一步宽松,降准降息皆可期待。
●海外积极因素显现,中美关系有望趋稳及改善改善。近期中美关系朝着积极方向发展,本周何立峰副总理访美并与美财长耶伦会谈,双方致力于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回到健康稳定发展轨道。后续APEC峰会及中美元首会晤或为中美关系带来进一步改善,有望缓解短期内外围压力。
●逢低布局,科技成长分化,重点关注半导体、医药、汽车等。周中风格发生一定切换,市场对于科技成长行情的持续性存在担忧。我们认为前两周成长反弹行情背后的本质是国内经济预期企稳、海外美债超预期下行环境下市场风险偏好的修复,行至当下,随着美债收益率反弹并回归高位震荡态势,科技成长行情或将迎来分化,其中仍处产业周期向上阶段、分子端向上斜率具备相对优势的细分品类预计仍将维持强势,从我们梳理的情况看主要包括电子、智能车、医药、海风等。另一方面,近期在中美关系缓和与APEC峰会预期催化下,出口链相关品种可能有望迎来短期机会,结合美国行业库存周期以及国内出口优势几方面考虑,受益方向或集中在创新药、电子、机械设备、家电、纺服、新能源等。
6、广发策略:迎接中美政策底共振机遇
海外政策底已现,中美政策底共振下中资股迎来反转机遇!7.24政治局会议后国内政策底逐步夯实,综合近期美联储货币政策信号与海外资产表现,我们判断海外政策底已出现,困扰市场的核心因素中美利差见拐点,意味着A股市场底的最后一环——中美“政策底”共振已经形成!
鲍威尔的偏鹰表态是否推迟海外政策底的到来?我们维持11.4来的判断:中美政策底共振机遇已现!历史上来看,在美联储尚未明确表态加息周期已经结束时,如若美债利率出现过于快速的下行,联储官员往往会进行鹰派表态对市场预期进行调节,但决定联储操作的依然是就业与通胀两大核心指标。从11月议息会议表态、美国消费和就业数据等要素判断,海外货币政策转向迹象渐明。另一方面,中美元首即将进行的会晤意味着中美关系的边际缓和,这往往有助于A股风险偏好的修复。
7、财通策略:小盘大盘,此时如何抉择
北方全面降温的季节性原因,国内经济和海外环境从“内强外紧”到“内平外松”,近期“地产+债务”压制来年经济预期上限、也限制了躁动行情的演绎,市场偏平淡。后市底部A股下行风险有限,大概率跟随海外反弹向上磨,当下需要重视金融工作会议后若政策加码金融供给侧改革,在经济空窗期、市场低预期状态下,容易催化“预期扭转行情”。Q4左手周期,右手成长:1)周期方面,铝、钢铁、工程机械、金融等一是供需偏紧、库存低位,处在周期低点反弹的位置,弹性高,二是能够博弈政策发力(地方化债等),关注重点区域城农商行机会。成长方面,超跌的中小盘医药、TMT等在美债利率回落、市场开启反弹、风险偏好修复时,能够领跑市场。
8、国海策略:美债利率下行如何影响大势和风格
近期市场流动性出现明显变化,其中以美债收益率触及5%后回落尤为关键,美债收益率下行或有三种形态,对大势和风格影响不尽相同。
按照市场的涨幅划分,美债收益率见顶回落全A涨幅最大,如2018年11月-2019年9月;在上行周期中的阶段性回落对应5%-10%左右的涨幅;风险事件冲击下的下行A股小幅下跌。
美债收益率一旦确认下行周期,基本都是成长跑赢价值的格局,在上行周期中的阶段性回落不一定成长跑赢,如果国内经济基本面预期强劲,则会出现价值跑赢成长。
成长风格内部结构也需要有所区分,除了新能源+电子+医药之外,大盘成长中消费的权重更大,小盘成长周期的权重更大。如果美债利率回落的同时中美利差明显抬升,则是大盘成长占优;如果中美利差震荡,则是小盘成长占优。
本轮美债收益率的回落对于A股影响积极,大概率出现成长跑赢价值,中小盘成长占优的格局。
9、兴业证券:决定本轮修复行情空间的因素有哪些?
在当前市场逐步走出底部的关键时候,后续还有哪些修复动力值得期待?随着外部风险缓和、外资逐步回暖,政策发力仍在持续,国内资金面持续改善,岁末年初市场将有进一步向上修复的空间与动能。
展望四季度,当前经济呈现底部企稳迹象,高景气行业占比仍处于底部但已逐步回升,因此建议进攻高景气,红利低波为底仓,布局库存周期,沿三大主线布局。
一是高景气行业占比已在逐步提升,关注“118中观景气框架”中景气度较高、边际提升明显的行业。一方面,关注近期受益于政策推动、基本面改善的周期(建材、化工、工业金属、工程机械)、消费(纺织服装、休闲食品、白酒)等价值板块的修复机会;另一方面,继续把握高景气成长(汽车、半导体、传媒)等。
二是经济仍处于弱复苏、外围扰动尚存,建议仍以中长期确定性应对短期不确定性,布局红利低波类资产,重点关注石油石化、运营商、保险、电力和交运;此外,港股电信运营商、能源(石油、煤炭)、公用事业等领域的优质央国企龙头也具备较强的高股息配置价值。
三是布局顺周期,关注库存周期领先的细分行业,主要包括消费板块,即家用电器(厨电、白电)、轻工制造(家居用品)、农林牧渔(农产品加工)等;TMT板块(半导体、光学光电子、其他电子Ⅱ)以及化学纤维等。此外,装修建材、影视院线等板块也存在库存周期的提前切换。
10、华西策略:岁末行情可期,续推三条配置主线
市场展望:岁末行情可期,续推三条配置主线。海外方面,近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再度发表鹰派言论,美债利率本周出现反弹,但在中美关系企稳回暖和油价持续下行的背景下,资本市场更倾向于交易“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国内方面,A股三季报显示本轮“盈利底”基本在今年年中确认,后续盈利温和复苏将是主基调;资本市场投资端政策围绕“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发力,呵护权益市场;从资金供需角度来看,A股微观流动性已在边际改善,当前A股估值处于中长期底部区间,A股岁末行情可积极看待。
以下几个方面是近期市场关注的重点:
1)大国关系缓和叠加油价下行,市场更倾向于交易美联储加息结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周四在IMF举办的会议上发表鹰派言论,表示美联储将继续谨慎行事,若需要将毫不犹豫地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当日美债利率上行,美股小幅调整,但从CME联储观察来看,市场更愿意相信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已结束,当前市场预期12月美联储暂停加息的概率为90%。一方面,近期中美两国关系企稳,下周习近平主席将应邀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释放大国关系缓和的积极信号;另一方面,国际油价连续三周下行,均成为海外通胀预期的下行的驱动力。
2)三季报A股企业盈利底部回升,后续温和复苏是主基调。2023年三季报,全A/全A非金融两油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9%和-5.5%,分别较2023中报提升1.5pct/4.2pct。单季度来看,三季度全A/全A非金融两油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2%和+3.2%,较中报明显改善,表明本轮A股“盈利底”基本在二季度确认。往后看,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A股企业盈利有望延续底部回升,但10月CPI再度转负和PPI降幅走阔表明,当前整体需求有待进一步修复,后续盈利复苏弹性或较温和。
3)稳增长和“活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频出。央行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指出,“将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本周央行、住建部等四部门召开房企融资座谈会、央行加力推动“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企融资、央行副行长张青松指出“防范楼市出现过快过急的风险”等,延续了“稳地产、防风险”的主基调。资本市场政策方面,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表示,将加强对量化高频交易的跟踪研判、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各项配套政策落地,加快培育境内“聪明资金”等,结合监管阶段性收紧再融资、限制券商DMA业务和场外个股融券业务等,政策呵护权益市场的意图明显。
4)资本市场政策效应显现,A股微观流动性正在边际改善。资金需求端:IPO方面,9月起A股IPO首发家数和首发募资规模均呈现放缓,IPO家数单周在4-5家;产业资本减持方面,下半年以来二级市场净减持规模逐月下降,月度净减持规模降至100亿元下方;此外,交易所收紧再融资也有望使股市资金需求放缓。资金流入端:“国家队”资金自10月以来多次入市托底,同时资本市场投资端政策围绕“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发力,当前A股估值处于近十年底部区间,为社保基金、养老金、年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提供布局机会。
行业配置上:低估值红利作为压舱石,同时关注受益于国产替代和需求端回暖催化的华为产业链、估值调整至历史低位且政策预期改善的医药等
2023-11-17 19: 18
2023-11-17 17: 30
2023-11-17 15: 10
2023-11-17 15: 01
2023-11-17 14: 27
2023-11-17 12: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