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波动大!近6成产品采用这一模式
李树超 2024-01-20 22:33
随着基础市场波动加大,采取定期持有模式的“固收+”基金越来越多。数据显示,去年新成立的“固收+”基金中,近6成产品采用了定期持有模式,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固收+”基金采用定期持有模式,有利于培养持有人长期投资理念,助力基金经理免受申赎影响,从容开展投资,进而提升潜在收益。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当年新成立“固收+”基金共计138只(统计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其中定期持有模式的产品达到80只,占比58%,同比提升了8个百分点。从2019年起步,定期持有模式在各类基金中快速增多,“固收+”产品也不例外。虽然以稳健增值为目标,但通过产品形式创新,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也成为“固收+”基金留客的重要方式。目前正在发行的“固收+”基金中,南方睿阳稳健添利6个月持有、兴业恒益6个月持有、易方达悦和稳健一年封闭等6只采用定期持有模式。嘉实基金表示,采用持有模式的“固收+”基金,一方面通过设置一定时间的持有期,帮投资者管住“追涨杀跌的手”,培养长期投资理念;另一方面,持有期基金份额相对稳定,基金经理在运作中将相对较少受到申赎波动的影响,更从容地进行资产配置,进而提升潜在收益,整体看有助于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持有期模式基金持续扩容的背后,是行业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满足投资者需求做出的积极尝试。”嘉实基金相关人士称。 沪上一位公募销售负责人也表示,各家公募积极布局持有模式“固收+”基金可能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相对于完全开放式基金而言,定期持有的“固收+”基金规模稳定性有所提升,基金经理配置的空间更大,这往往也能体现在收益率上,投资者体验感更佳,对于投资者和基金公司是互惠互利的;第二,投资者最熟悉的银行理财产品不乏大量定期持有模式,加上最近三年定期持有模式的公募基金也越来越普及,投资者对这类产品的接受度很高。不过,针对定期持有模式的“固收+”基金会否成为市场主流,甚至取代开放式“固收+”基金,行业人士意见不一。上述沪上公募销售负责人表示,持有模式的“固收+”基金的占比还有大幅提升空间,但对完全开放式产品不会产生替代效应。原因有两方面:第一,全市场的投资者对流动性的诉求是多元化的,“流动性优先”的投资需求不会被替代;第二,定期持有模式对净值表现的贡献有限,且有可能随着规模的增长而出现边际效用递减,投资管理能力比持有模式设计更重要。 汇成基金研究中心则认为,定期持有模式“固收+”基金有望成为市场主流:一是因为从持有期限看,长期定期持有式“固收+”基金可以经历完整的牛熊市场,避免了基民短期追涨杀跌的行为;短期定期持有“固收+”基金兼顾流动性的同时,也避免了过度的申赎交易成本。二是从资产配置角度,“固收+”基金具有多资产投资的优势,在持有期内可以自由转换资产,避免单一资产的市场波动。三是监管政策对持有期产品是鼓励的,有利于做好中长期投资。嘉实基金则表示,基金的运作模式只是辅助,关键还要看业绩表现是否符合预期,或者是看持有模式“固收+”基金能否发挥出其独特的效用,提升客户持基体验。目前,持有期模式“固收+”基金成效还有待观察。从业绩表现看,Wind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场1148只“固收+”基金,平均收益率为-0.24%。其中,定期持有模式的“固收+”基金平均回报为-0.16%,开放式“固收+”基金平均回报为-0.29%,相对表现并不突出。而从整体数据看,目前定期持有模式的“固收+”基金数量已达467只,在“固收+”基金中占比为41%。从资本市场长期发展角度,机构和行业人士认为,定期持有模式“固收+”基金可以让投资者养成长期持有习惯,有利于基金行业良好生态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