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三大股指全天震荡。截至收盘,沪指涨0.55%录得8连阳,重回3000点上方;深证成指涨0.28%,创业板指涨0.02%。盘面上,Sora概念持续拉升,因赛集团5天4板;减速器概念午后拉升,纳川股份、丰立智能20%涨停;影视传媒板块全天大涨,国脉文化5连板;汽车产业链继续走高,赛力斯涨停;英伟达概念、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光伏等概念板块领涨;煤炭、航运等板块回调。两市逾4400只个股上涨,成交金额逾9200亿元。
那么今日盘前有哪些值得划重点的资管大事:
重磅量化监管落地!影响有多大?
什么情况?有私募净值跌破1分钱!
多位投资大佬,调仓大曝光!
量化史诗级巨震!深度解析来了
龙年首周ETF再掀“费率战”
超八成正收益!这类产品,今年火了
最新!公募基金总规模披露
外资公募基金公司迎来最新人事变动
最新私募基金数据来了!
上周五(2月23日),上证基金指数涨0.29%收报5901.72点,深证ETF涨0.39%收报1219.03点,乐富指数涨0.43%收报6127.55点。
重磅量化监管落地!影响有多大?
近段时间,因部分产品业绩大幅波动,量化交易再次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关键时刻,监管围绕量化交易出台一系列“组合拳”,沪深交易所对宁波灵均实施暂停交易措施并启动公开谴责程序,量化交易报告制度平稳落地,未来量化方面的相关监管措施也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量化投资加强监管,有助于整个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从长远看,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上市公司数量及金融产品不断丰富,都给量化投资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随着市场参与者专业性提升,部分策略趋于同质化,如何持续获取超额收益,也是量化投资面临的新挑战。
什么情况?有私募净值跌破1分钱!
近期,有多只私募基金产品净值亏到低于1毛钱、1分钱,引发市场关注。
其中,有只基金“天虫蝉翼4号”,截至2月8日单位净值仅为0.007元,今年以来暴跌超98%;还有一只基金“沃田101号”,截至2月22日净值为0.06元,今年下跌40.59%;另外有只基金“同利德混合5号A”,截至2月8日净值为0.0546元,今年以来下跌39.40%。
是何种原因导致这些私募产品跌幅如此之大,背后是否反映了私募产品风控缺失等问题,基金君做了相关的采访,我们一起来看看。
多位投资大佬,调仓大曝光!
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因回购股份事项披露了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基金君发现,不少知名公私募基金经理的最新调仓换股情况浮出水面。
尽管市场震荡,但基金经理看好长期投资机会,布局热情高涨。私募方面,杨东掌舵的宁泉资产加仓了阳光照明;高毅资产邓晓峰增持鼎龙股份、江海股份,冯柳加仓了康华生物;睿郡资产董承非买进乐鑫科技,仁桥资产夏俊杰管理的基金则增持了新经典、山河药辅。
公募方面,中庚基金丘栋荣加仓了博众精工、新经典,工银瑞信基金赵蓓增持了漱玉平民;另外,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加仓了伯特利,易方达基金冯波也小幅增持该股。
量化史诗级巨震!深度解析来了
近期,市场上传闻量化巨头产品清盘、自营巨亏、DMA欠款等,引发诸多关注。业内人士分析,这样的传言源于节前量化私募产品集体遭遇大幅回撤,DMA产品波动更大。机构分析,此次量化业绩波动是微盘拥挤、市场下跌、流动性缺失、期指深度贴水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尽管发生的概率小、时间短,节后量化产品出现反弹,但偶然中有必然,仍然值得我们警示,包括管理好风险敞口、慎用杠杆等,投资要敬畏市场,对风险有更充分的预判。另外,机构表示目前并未出现投资者大量赎回量化产品的情况。
龙年首周ETF再掀“费率战”
公募基金降费正在持续推进中,越来越多宽基ETF产品也加入了“价格战”。龙年开年就有10只ETF产品以行业最低费率水平发行揽客,另外,年内还有包括广发、景顺长城、工银瑞信等在内的多家大中型公募旗下ETF产品宣布降费。目前,全市场已有近百只ETF采取最低水平费率,占全部股票ETF的比重为13%。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ETF降费一方面是响应主动管理基金降费的趋势,另一方面也是基金公司应对激烈市场竞争,扩大市场份额而采取的措施之一。他们同时提到,投资者申购赎回受到资金约束、风险偏好、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费率高低并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为投资者提供优质、丰富、具有长期配置价值的差异化产品,也将是重要竞争方向。
超八成正收益!这类产品,今年火了
开年以来,央国企板块表现可圈可点,相关主题赛道也成为公募机构布局热点。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字头板块的持续强势表现下,市场逐渐认识并重视央国企资产的投资价值。当前,央国企板块整体估值水平处于相对低位区间,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行动进行,国家安全领域、基础设施领域、科技创新领域中的央国企未来投资价值有望逐渐提高。
最新!公募基金总规模披露
2月23日晚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2024年1月的公募基金市场数据。其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国内公募基金的总规模达到27.36万亿元,较去年年末缩水了2355.53亿元;但公募基金总份额1月增加了5570.79亿份,月末达到26.97万亿份。
其中,1月份,货币基金受到投资者青睐,获得近6849亿份的净申购,规模达到11.92万亿元;股票基金、QDII基金也获得资金积极申购,份额分别增长了616亿份、278亿份,但是由于权益市场震荡,规模有所下降;另外混合基金、债券基金的规模和份额均有所减少。
外资公募基金公司迎来最新人事变动
又有外资公募基金公司迎来最新人事变动。
2月24日,贝莱德基金公告,公司总经理张弛因个人原因离职,公司督察长、合规稽核部负责人陈剑代任公司总经理。
事实上,这也是贝莱德基金年初以来第二次高层调整。今年2月1日,贝莱德刚刚任命贝莱德集团中国区负责人范华同时出任贝莱德基金董事长。
贝莱德基金成立于2020年9月10日,是国内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末,贝莱德基金管理的非货规模为80.42亿元,全行业排名第126名。
最新私募基金数据来了!
私募基金规模持续回落!
2月23日,中基协发布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虽然私募基金管理基金数量再度逼近前高,但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创下一年来新低,存续私募基金规模也回到去年3月份水平,约20.33万亿元。
银华基金
市场信心有望修复,看好科技成长
相比2023年底,经济和市场发生的边际变化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国内经济方面,年初处于经济数据真空期,1月通胀数据表明经济短期还处于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春节期间出行消费情况好于市场预期,居民消费力尚可。
国内市场方面,年初经历了大幅调整,目前看流动性危机或许已经大体解除。
海外经济和市场方面,美国1月通胀数据超预期,引发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首次降息时点延后至6月,美元和美债利率上行,但美股在AI产业趋势影响下表现强劲。
随着权益市场信心的触底回升,我们相信业绩可持续兑现公司的估值也将修复。当前时点我们看好科技成长股,经过年初以来股价调整,估值已处于性价比较高的状态,主要包括半导体国产化、AI等高景气赛道,以及市场预期较低、基本面有望迎来拐点的国防科技。(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4.2.23)
2024-02-26 07: 30
2024-02-25 22: 19
2024-02-25 20: 00
2024-02-25 18: 25
2024-02-25 15: 30
2024-02-25 13: 10